6 淳于髡
[基础巩固层]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三年不蜚又不鸣 B.见道傍有禳田者
C.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 D.不过一斗径醉矣
【解析】 A项,“蜚”通“飞”。B项,“傍”通“旁”,旁边。C项,“溢”通“镒”,古代的重量单位。
【答案】 D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 ..滑稽:指言谈辩捷,无所阻碍 B.先生少之乎 .少:意动用法,认为少 C.见道傍有禳田者 ..禳田:收割庄稼 D.不过一斗径醉矣 .径:就,即
【解析】 “禳田”是向田神祈祷的意思。 【答案】 C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先生饮一斗而醉 .②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 .B.①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②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 .C.①于是齐成王乃益赍黄金千镒 .②乃罢长夜之饮 .D.①以髡为诸侯主客。 .②淳于髡说之以隐 .
【解析】 A项,①承接;②转折。B项,①助词,的。②动词,到。C项,副词,于是就。D项,①动词,任命。②介词,用。
1
【答案】 C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可烧而走也 .A.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B.先生少之乎 .C.乃罢长夜之饮 .D.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
【解析】 A项和例句都是使动用法,B项是意动用法,C项没有活用,D项名词作状语。 【答案】 A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判断句) B.淳于髡说之以隐。(状语后置句) C.止王之庭。(省略句) D.赐酒大王之前。(状语后置句) 【解析】 D项,应为省略句。 【答案】 D
[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9题。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语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汙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
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委:委托 .B.赍金百斤,车马十驷 赍:赠送 .
2
C.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 绝:断 .D.夜引兵而去 引:退兵 .
【解析】 “赍”是“携带”的意思。 【答案】 B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国且危亡 .
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 .
B.淳于髡说之以隐 .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 .C.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 .D.笑岂有说乎 .威王大说 .
【解析】 A项,第一个“且”是“将要”的意思,第二个“且”表递进,可译为“况且”。B项,第一个“以”是介词,可译为“用”,第二个“以”是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C项,都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就”。D项,第一个“说”是名词,可译为“说法”,第二个“说”通“悦”,是形容词,可译为“高兴”。
【答案】 C
8.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淳于髡是“齐之赘婿”,社会地位低下,又其貌不扬,但是他有辩才,在多次出使诸侯的行动中,没有屈于压力而让自己受辱。
B.齐威王喜欢隐语,也好无节制地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把朝政交给大臣处理。淳于髡抓住这点,用隐语以劝诫,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C.齐王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派淳于髡到赵国请求援助,但带的礼物很少。淳于髡于是用一个人带的祭品少而要求得到的多的事例给齐王以暗示,齐王顿悟。
D.邹忌讽齐王纳谏,首先是邹忌有敢谏的勇气,齐王有纳谏的魄力。淳于髡之所以用暗示的手法劝谏齐威王且收到成效,也得益于齐王是一个明君。
【解析】 “没有屈于压力而让自己受辱”不正确,原文“未尝屈辱”的意思是“未曾使国家受辱”。
【答案】 A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