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期末测试卷

学校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高二导游基础知识

考试要求:试卷上的所有试题均用黑色签字笔在试卷上作答,其中选择题答案写在题号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唐代医学家________被誉为“药王”;唐代陆羽写的________是世界上第一步茶

叶专著;唐代的“诗圣”是_______; “画圣”是______。 2. 气候学上一般用______来划分四季。

3. 台湾阿里山的三大名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是我国的传统宗教。

5. 我国藏族的史诗是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 6. 水墨画的基本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中国的四大宗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就建筑材料而言,我国的古代建筑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9. ___________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 早在( )就普遍用干支纪日。

A.商代 B.周代 C.秦代 D.汉代 2. 我国泉数以( )地区最多。

A.西藏 B.云南 C.福建 D.台湾

3. 泰山和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的突出表现( )。

A.险、幽 B.雄、秀 C.险、奇 D.雄、奇 4. 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是( )。

A.壮族 B. 回族 C.满足 D.苗族 5. 同中国文字同属象形文字的是( )。

A.英文 B.古埃及的文字 C.拉丁文 D.法文 6. 藏式大白塔是( )的标志。

A.普陀山 B.五台山 C.峨眉山 D.九华山 7. 我国历代所建长城中最长的一条是( )。

A.春秋战国时期楚长城 B.秦代古长城 C.汉代古长城 D.明代古长城 8. “窗含西岭千秋雪”诗句中,在古代园林构景手法中,应属于( ) A.抑景 B.添景 C.对景 D.窗景

9. “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瓷器产于( )。 A.洛阳 B.景德镇 C.德化 D.醴陵

10. 六安瓜片、铁观音、白牡丹分别属于哪种茶类( )。 A.绿茶、乌龙茶、白茶 B.红茶、花茶、白茶 C.绿茶、白茶、红茶 D.乌龙茶、白茶、绿茶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

1. 下列文字中属于地支的有( )。

A.丙 B.寅 C. 巳 D.己 E.戌 2. 我国的三大瀑布是指( )。

A.蛟龙瀑布 B.黄果树瀑布 C.吊水楼瀑布 D.大龙湫瀑布 E.黄河壶口瀑布 3. 历史文化名城中,属于古代少数名族的都城的有( )。

A.银川 B.南京 C.拉萨 D.呼和浩特 E.大理 4. 下列各少数民族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的是( )。

A.满足 B.维吾尔族 C.苗族 D.蒙古族 E.彝族 5. 民国初年以来的“四大名旦”有( )。

A.梅兰芳 B.周信芳 C.荀慧生 D.尚小云 E.程砚秋 6. 帝王陵墓的封土形式有( )。

A.方上 B.封土为陵 C. 宝城宝顶 D.木椁墓 E.砖石墓 7. 中国园林的基本类型,大致可以分为( )。

A.自然园林 B.宫廷园林 C.私家园林 D.皇家园林 E.寺庙园林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康乐气候: 雾凇: 借景:

中国园林:

风景名胜区:

五、判断正误(本大题共9小题,每题1分,共9分)。

1. 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自然旅游资源可分为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和

生物景观累。 ( )

2. 长江与黄河之间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与北方、亚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

( )

3. 北宋著帝死后均葬在位于河南巩义的北宋陵中。 ( )

4. 东汉“医圣”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医疗学的基础。( ) 5. 浙江龙泉宝剑采用低碳钢为原料,经过淬火、锤炼等20道工序制成。( ) 6. 成都新繁东湖创建于唐代,是一出具有很高历史文化价值和文物价值的古典园林。

( )

7. 东正教的主要特点是保守性、神秘性、依附性和多中心。 ( )

8. 《山海经》、《楚辞》、希腊神话中有众多的神灵,表明鬼神崇拜成为人类文化进

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

9. 黎族妇女有纹面纹身的习俗,称之为“雕题”。 ( )

六、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请列举我国国号名称的主要来源并举例(至少五条)。

2.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