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仪式研究的理论学派述论

特纳分析了他从社会戏剧的角度来分析了赞比亚恩登布人(the Ndembu) 的阶段性的,社区竞争和公共关系紧张的仪式的结构,他将此种仪式分为四个阶段:正常关系的中断;危机感的增加;补救行动的开始;重新整合被异化的个体。 特纳对范根纳普三阶段框架进行发挥,他认为,仪式可以在逆转原来秩序的同时,通过改变其基本结构或将人们从一种身份转换到另一种身份,重新修正和塑造或确认该秩序。Liminality是阈限—过渡仪式的中间阶段,反结构,模棱两可,非此非彼(betwixt

and between),有创造性的。如过渡仪式中的成年礼,参与者无身份、财产、标记、日常的衣服、等级与尊卑等。 在这一非此非彼的阶段,可以形成特纳所称的融合,或共同体,形成一种非结构的平等的,无差别的社会联系。 四、宗教现象学派(The Phenomenology of Religions)

以上从神话、心理或社会的角度入手来研究仪式的做法,受到以米恰尔·伊利亚德(Mirca

Eliade)为代表的宗教现象学(the Phenomenology of Religion)(也称为“比较宗教学派”)的批评,他们反对神话-仪式学派、社会学派和心理分析学派的化约论点,反对把宗教或看做是原始社会或“初民”解释的方式,主观幻觉或错误的理解,或是社会组织的投射,或仅作为心理工具。在伊利

亚德的阐释中,宗教应从其本身的角度来加以理解,神圣性(the sacred),通过象征或神话来加以表述,来构建宇宙秩序,神圣就是力量,而且归根到底,就是现实。人对神秘的、强有力的,使人敬畏的东西向往是永恒的,神话与仪式是人们获得经验与人生意义的方式。该学派还强调神话和象征的意义高于仪式,神话或象征提供了比仪式更清晰的有关宇宙与神圣物的意义表述,而仪式不会像象征那样揭示更多内容,也不像神话那样稳定,乃至展示永恒的结构。仪式不过是对神话或象征的展演。宗教现象的研究并非是一种历史或进化的研究,而是用比较的方法,对事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形态或表象做出研究,从中发现人类认知的心灵结构。从根本上来看是反对进化论,也是非历史性的研究。宗教有两种范畴,第一是现象,即所有宗教经验之中的共同结构成分,第二是历史范畴,历史千变万化,也因时因地不同,但是对历史宗教的研究目的可以引伸出超越时空的共同宗教结构。 五、仪式研究的象征文化学派 (Symbolic-Cultural School of Rituals)

该派也称为象征学派(symbolists)、文化学派(culturalists)或象征-文化学派(symbolic culturalists),与功能主义将象征与社会组织紧密联系不同,象征-文化学派强调的是文化系统的独立性和与语言相似的特质,以及象征意义的交流和传递。从象征的社会表述向象征的文化意义转移,文化作为意义、

价值观和情感的主要层面,有效地作用于社会组织,文化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与社会层面交汇,相互作用,构成一整体。不少学者,如特纳、利奇(Edmund Leach)和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都在研究中既具文化观,又保持了对传统的社会结构的研究兴趣。就仪式研究而言,该派学者将文化或仪式作为一种独立的系统来进行研究,关注的是其与语言相似的特征,通过系列词汇或术语,按照相应的语法结构进行组合连接,来表述或象征。

特纳认为,象征并非是无时间性的社会投射或社会组织的反射形式。起源于社会关系的机制,象征无固定意义,可以浓缩很多的意义,本质上是“多元的”(multivocal),象征物应该与其他的象征体的关系与相对位置去理解。象征体的结构是双位的,有两极,一端代表的是感官经验(sensory experiences),另一端代表的是规范或意识形态。比如,恩登布女孩的成年礼仪中用的“牛奶树”(milk tree),与恩登布女孩的胸部发育和日后的婴儿抚育的象征有关,但同时也与恩登布社会的母系规范联系起来。感官的一极可以让规范或意识形态的一极变得可亲,可爱,可接受。

格尔兹(Clifford Geertz )强调文化的研究是着眼于阐释和对意义的追求,对“地方性知识”的描述,而非寻求科学的规律。对仪式的研究强调的是语义或符号的特点,也即仪式所表达和传递的观念、价值和情感、态度。他认为宗教是一文化体

系,也即通过构建存在的普遍秩序来影响人们的情感和动机的符号系统。宗教信仰和宗教仪式的象征活动就构成了一个体系,即作为世界现实的模式,也成为了它的理想型模式。仪式不仅表述社会结构,更为关键的是它针对的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意义问题,如邪恶与磨难、死亡等。仪式为文化观念和社会经验的中介,是社会文化变化的重要机制,它对一个群体的世界观和情感的改变都很关键,比如巴厘斗鸡仪式对于现实的地位和处境影响不大,但是情感的高涨中,斗鸡仪式使日常的经历都能够被理解。

六、仪式研究的实践、表演学派 (Practice and Performance School of Rituals)

“文化表演”(仪式、节日、戏剧)被看作是文化系统的更加抽象和隐蔽的结构的表述,或者是文化存在与再生产的方式,行为的属性高于意义的层面。在“表演”的模式中,特纳的“社会戏剧”(social drama)的概念有着很大的影响。 神话与仪式研究者们倾向于认为戏剧源于仪式,但是表演学派的研究者们倾向于它们之间双向互动的关系,他们在戏剧和表演的比喻中看到了潜力,即文化理想模式及其范畴怎样被纳入社会的态度和个人经历中,仪式的表演怎样帮助人们利用、改变和型塑个人的身份和文化价值观。

表演模式强调的是仪式参与者的积极而非消极作用,对象征的理解、阐释、修订,因此,变化是人们文化生产和再生产

的有机过程,而且表演模式的研究可以从仪式的知识层面扩大到物质外观、情感乃至感官方面,而且仪式象征的多维性,创造性,矛盾性使这些表演派学者们抛弃了文化封闭和完整符号体系的观念,而是把文化看作是不确定、变化,戏剧性的和过程性的。仪式的表演研究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首先,仪式是一种事件,是系列的活动,它们不是简单地表达文化价值观或表演象征文本,而是改变人的观念和阐释,仪式的物质性和感官性需受到重视。其次,仪式是一个“框架”(framing) 建构过程。某些仪式或信息建立起一种阐释的框架,用来理解后来的或同时的行为(metacommunication),是交流中介。

其次,仪式活动的特殊的灵验效果(efficacy),使之区别于文字性的交流或单纯的娱乐活动,关键在于转变的实现。存在与意识通过高密集的“流动”(flow) 或“聚集”(concentration)得以转型,仪式质量的呈现,是表演研究者们最为关怀的目的。新的文化形象、素质和情境的建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自我反思,反思性的构成是表演仪式的重点。意义的掌握不是理论家自己,而是表演者本身的自我意识与创造性。

最后,从表演的角度来认识,仪式,可以推及戏剧、体育、游戏、公共景观等,并从其他的活动中借鉴研究,文化游戏模式中的社会化现象对于理解仪式有密切的关系。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