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翻译的对等问题:
文本对等textual equivalence—在特定情况下目标文本与特定源文本的对等。
形式对应formal correspondence—目标文本与源文本的语法范畴在各自语言中占相应位置。 4) 翻译转换:
层次转换—目标文本与源文本所用词语处于不同语言层次,也指语法和词汇层次互相转换。 范畴转换:翻译偏离两种语言的形式对应。
A.结构转换(structure)—即按照目标语要求改变源文本结构。 B.词类转化(word class)
C.单位转换(unit),或级转换—指目标文本和源文本属于不同的级。
D.系统内部转换(intra systemic )—指源语和目标语结构系统在形式上基本上对应,但在翻译时需要在目标语结构系统选用一个与源文本不对应的形式。
5) 翻译的限度。指不可译性问题。
不可译:1)语言方面的不可译性有双关语、歧义语法结构。
2) 文化方面的不可译性是由于不同的社会风俗、时代背景等非语言因素所引起。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他的主要特点是,潜心研究西方翻译的过去和现在,坦陈各家各派之言,广泛论述翻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1) 翻译类别:交际翻译、语义翻译、直译和死译。 交际文本:目标文本所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近源文本。
语义翻译:目标文本应在目标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情况下尽可能再现源文本的语境意义。 2) 翻译的性质。从性质上说,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3) 翻译规则。
4) 意思的走失。分为四方面:
A. 如果源文本内容涉及本国特有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习俗,
目标文本意思上就必然有所走失。 B. 每一种语言都自由语音、语法、词汇的基本系统和运用方式。 C. 怎样运用语言,译者和原作者各有自己的方式。 D. 译者和原作者具有不同的语义理论和价值观念。 E.
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
(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他的核心观点是: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实际上是个翻译过程。翻译是语言的基本因素。 他代表了当代西方语言和翻译理论中独具一格的解释学理论派(hermeneutic translation)。 他认为翻译的步骤有四点: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penetration;吸收incorporation;补偿restitution/compensation
按照凯利的观点,斯坦福的翻译模式是一个基于“正题thesis”、“反题Antithesis”和“合题synthesis”三个概念之上的黑格尔式理论模式。 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翻译研究论丛》奠定了她作为翻译研究和文化学派地位。她的翻译思想具体表现为: 1)翻译研究的性质:“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是门“研究翻译及翻译问题的学科”。 2)翻译研究的范围: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其具体研究范围可涵盖四方面: A.翻译史学研究;
B.翻译与目标语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
C.翻译的语言学研究。 D.翻译的诗学研究。 3) 翻译研究的文化视角:
她认为,翻译绝不是纯粹的语言行为,而是根植于有关文化深处的一种行为;
翻译是文化内部和文化直接的交流;翻译对等是源于与目标语在文化功能上的对等。 这种翻译文化观的具体含义:
A.翻译应以文化为单位,而不应把翻译单位局限在语言的范围里。 B.翻译不只是简单的“译码—重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交流过程。
C.翻译不应局限于对源文本进行描述,应着眼与源文本在目标语文化的功能对等。 D.翻译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原则和规定,不同时期的翻译也都是为了满足不同时期的文化需要以及满足特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
更重要的含义则是,翻译中译者不仅必须分析源文本的文化含义,而且更应考虑如何把这个文化含义转化成既尊重目标语文化规范,又不违背源文本文化含义的目标文本。
巴塞尔.哈蒂姆Basil Hatim: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在于它从语篇语言学和话语分析这个新的视角对跨语言文化交际的种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诠释。 他是英国以至整个西方最早把话语分析结合到翻译领域的学者之一。《话语与译者》 莫娜.贝克Mona Baker:开辟了以语料库方法展开的翻译研究,这是种全新的翻译研究途径。 她认为翻译研究所用的语料库可分为:
1)平行语料库parallel corpus:源文本始终是一个,译入另一语言的对应文本却不止一个。 2)多语语料库multilingual corpus:收集来自两种或多种语言题材相同或相似的原创。 3)可比语料库comparable corpus:同时收集某一语言的原创文本和从其他语言译入
这一语言的、题材相同或相似的文本。
(三)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的发展有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整体研究方法上继承了欧洲翻译理论的传统; 二是早期研究多受美国结构语言学流派的影响。 三是在研究成果上又居上之势。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代表认为是布隆菲尔德Bloomfield,他采用行为主义方法,认为对语言的一切都能进行科学客观的研究。50年代不时兴了,取代而居美语言学统治地位是 乔姆斯基Chomsky的转换生成理论,该理论提出三个观点:
1) 人类先天具有语言能力; 2) 语言由规则支配;
3) 语言包括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沃吉林C.F.Voegelin:他从人类学着手,结合采用语言学的手段,对如何借助于翻译来调查印第安人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他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一种多步翻译法或“循序渐进翻译”: 1) 逐词对译,译文往往不符合目标语规则,因而不成文,也无意义可言。 2) 将逐词对译的疑问整理成符合目标语规范的句子。 3) 删减多余的或不予句中其他词语搭配的语言成分。 4) 增添原文所无但为译文所需的语言成分。
5) 作进一步的语言加工处理,以使译文文从字顺,能为读者所接受。 而“事后检验翻译法”Back-checking translation则指:
指从原文到译文,首先来一个飞跃,译出文从字顺,能为读者所接受的译文, 然后对两种文字逐词逐句进行检验,找出增添、删减和更改的成分来。 奎恩W.V.Quine:从哲学角度阐述了翻译的一些基本问题。 他的主要论点是:
1) 翻译是通过检验人的行为来寻求语言意思结构的过程。
2) 语言的意思并不是一种客观的符号功能,而是一个行为和有关社会因素相关联的现象;
语义就是刺激物接受者对于现实所作出的反应。 尤金.奈达Eugene Albert Nida:
奈达翻译思想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早期带有明显美国结构主义色彩的语言学阶段,
中期的翻译科学说和翻译交际说阶段, 晚期的社会符号学阶段。
翻译科学说:奈达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技巧还是一门科学。这里的所谓科学是指 “采用处理语言结构的科学途径、语义分析的途径和信息论来处理翻译问题。” 翻译交际论:奈达把通讯论和信息论用于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就是交际。 动态对等说:“从语义到语体,从接受语中用切近(原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 三点关键——“切近”指在“自然”基础上选择意义与原文最接近的译文;
“自然”指译文不能有翻译腔;“对等”就是核心。
翻译中没有绝对的对等,但译者为寻求“切近自然的对等语”,翻译四标准是: 达意、传神、措辞通顺自然、读者反映相似。(内容首要,但同时不能绝对化)。 翻译功能说: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观点出发,认为翻译必须以读者为服务对象。 四步模式说:翻译过程指:分析—最复杂关键,奈达翻译研究的重点所在。分析重点在语义
转语—把分析得到的意义从源语转移到接受语。 重组—按接受语规则重新组织译文。 检验—对照源文本检测目标文本。
罗伯特.布格兰德Robert de Beaugrande:语篇语言学理论和话语分析的声音。 1) 翻译单位不是单个的词或句子,而是整个语篇;
2) 翻译是作者、译者、读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因此
3) 值得研究的东西并不是文章特点本身,而是反映在这些特点之上的语言使用的技巧问
题,换言之,某句话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 4) 必须根据语言交际的上下文对这些技巧作出评价。
5) 具体翻译要采取三个步骤:a.分析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b.选择特定风格; c.按与之相关的语境系统地选择恰当的相应词语。 安德烈.勒弗维尔Andre Lefevere:翻译研究学派在美国的重要代表。
1) 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从语言学派最关心的语言结构和形式对应问题,转向目标文本 和源文本在各自文化系统中的意义和功能,这是所有文化学派的共同特征。 2) 翻译中的操纵概念:译者在处理源文本以及生成目标文本的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
而有权也一定会取己所需,对文本进行改写。改写就是对文本的操纵。
劳伦斯.韦努狄Lawrence Venuti:美国翻译研究领域“异化”“归化”发言最多理论的人物。 主要观点:翻译中要求译者隐身是错误的;译者在译文中不能隐身,而应当有形可见。即
翻译应当采用“异化”原则和策略,使译文保持异域风貌、异国情调,读起来像译文,而不是“归化”原则和策略,使译文完全按照目标文化的意识形态和创作规范进行改造,读起来不像异族作品,而就是目标语原创。 道格拉斯.鲁滨逊Douglas Robinson: 翻译应当以译者为中心。强调人作为决定因素的译者中心论和强调文化环境因因素的文学化
派翻译理论,也就是鲁滨逊所说的后殖民理论之间并无本质的冲突。
用修辞和人类行为的角度来看待翻译的本质,按此方法我们可把翻译分为六类: 1) 换喻型翻译metonymy:把源文本的部分内容替换成目标文本的部分内容,
两文本都不是全部展现。
2) 提喻型翻译synecdoche:以部分替代整体,其目标文本是对源文本的一种减缩。 3) 暗喻型翻译metaphor:以目标文本的整体来替代源文本的整体,使两者完全等同。 4) 讽刺型翻译irony:承认翻译是伪造事实,又不否认或者直接否认完美翻译的可能性。 5) 夸张型翻译hyperbole:对源文本进行修正、改进或“夸大”。即译者把一个“低劣的”
源文本拔高,在目标文本中加译者观点见解,创造一个原作者意图。
6) 转喻型翻译metalepsis:对翻译行为在实践上的多种悖论,但要用英语来翻译是荒谬的,
译者出路在于忽略文本的时空悖论,创造一个虚幻的译本空间。 埃德温.根茨勒Edwin Gentzler: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1) 对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使人们对二次大战以来西方各个翻译理论流
派的认识明晰化,因此引发翻译研究领域对形形色色的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兴趣。 2) 根茨勒在全面、系统梳理当代西方各种翻译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公平对
待一切系统”的多途径合作的翻译研究观。
3) 根茨勒对翻译本质提出了一种后结构主义的解释模式。 应把“翻译”看做发生在一种多文化形态环境和另一种同样多文化形态环境之间的转换。
(四) 当代德国翻译理论
德国翻译研究中两个带有地域特征的学派:莱比锡派和萨尔派
莱比锡派:民主德国翻译理论流派,主要理论家纽波特、卡德、雅格尔、阿格利可拉和罗西奇卡等,主要理论园地是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主办的《外国语》杂志及其不定期增刊。 该流派基本观点是:翻译中必须严格区分不变因素即认知cognitive因素和可变因素即语用
pragmatic因素;翻译理论可以借助于转换生成语法和符号学。
萨尔派:指联邦德国萨尔大学为研究基地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尔斯。该流派 基本特征是在奈达“翻译即科学”之说的基础上,主张把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 沃尔夫兰.威尔斯Wolfram Wilss:研究侧重于翻译的宏观理论,《翻译问题和方法》 威尔斯的观点集中反映在两个问题上:
1) 翻译即科学。这是威尔斯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
翻译学是一门边缘科学,它必须处理语言的描写性、解释性、规范性问题。 翻译学有三个研究内容:
A.普通翻译学:研究翻译过程的普通规律,提出翻译的理论和模式,具有超理论功能。 B.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特指翻译学,它对源语和目标语进行描写, 检验从源语到目标语的传译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C.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应用翻译学,主要用于翻译教学。 2)翻译应以与语篇为基本单位。
简言之,要把范围大于句子的语篇结构当做研究的对象--翻译研究中语篇语言学派观点。 翻译是:把源语篇变成最适当的对等的目标语篇。
随着1990年东西德统一,不再热衷于莱比锡派和萨尔派。如果我们谈论德当代翻译学派,特别是70年代末以来德最具影响的是翻译功能学派,是深具德特色的翻译目的学派。
创始人弗米尔《普通翻译理论的框架》针对语言学派等各种重形式的翻译理论的薄弱环节,
率先提出重社会文化及交际功能的翻译目的理论。 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
翻译并不是一个转码过程,而是人类一种具体形式的行动。
这种在目的理论支配下的(波斯盖特)前瞻式翻译观,把立足点放在目标读者和翻译任务委托者身上,特别是放在目标文本在他们所属文化中的功能上,译者必须根据目标文本在目标文化中所要承担的功能来决定在翻译中应当采用何种方法和策略。 即在目标文本产生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目标文本的功能,该功能亦即目的,由翻译发起者(客户或委托人)要求来决定。翻译行动所产生的结果是“译品”,是特殊类型目标文本。 文学翻译中,追求对源文本的忠实也是一种目的。即模仿和重视是翻译行动的合法目的。 按照弗米尔的解释,翻译目的概念上三层意义: 1) 翻译过程,亦即翻译过程的目的;
2) 翻译结果,亦即译品translatum的功能; 3) 翻译方式,亦即所用方式的意图。 总之,在目的论定义中,翻译是为另一种文化的受众创造出的能够再不同语境中实现特定功能的目标文本的生产行动。它是从源文化到目标文化的一个连续体。
撒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另一重要倡导翻译目的论的人,基本理念与弗米尔一致。 她认为目标文本的形态首先应该由它在目标语境中需要完成的功能和目的决定, 翻译是一种互动的语用行为,目的原则有二:互动由目的决定;目的随着接受者不同而不同。 赖斯把信息走失造成的信息改变区分为:
1) 有意改变:是译者根据目标文本目的与源文本不同而特意安排的。 2) 无意改变:源于语言间的结构差异或者译者翻译能力上的差异。
赖斯把翻译过程分为:
1) 分析阶段phase of analysis:译者必须首先分清源文本的功能。 A.确定原文的功能类型text-type,是信息、表情或运作型文本。 B.确定文本的体裁text variety,是不是超越个体的言语或写作行为。如说明书、告示等。 C.分析语言风格,即关注语言符号、搭配方式等方面的选择。 2)再次词语表现阶段phase of reverbalization或再语符号化阶段:
是利用词汇、分句、句子、段落等组织好目标文本的线性结构。
在如何看待翻译对等问题上,相对弗米尔及典型的目的论,赖斯表现灵活。 从功能理论出发,她提出了比较合理的翻译批评观。 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翻译的文本分析》重点阐述了源文本分析和目的论的关系。 她认为,目标文本的目的是决定翻译的关键因素,目的由译者服务对象—翻译发起人决定,目的是翻译发起人旨意的语用内容。即目的只能由翻译发起人决定,译者无权裁决和改变。 而弗米尔认为翻译目的是以翻译发起人的旨意为基础,为此,诺德提出翻译“忠诚”原则--译者责任心,超出文本“忠实”的范围。
在诺德看来,翻译的文本分析应以翻译为取向,在确立源文本的功能时,译者拿这些功能与目标文本在相应目标文化里的功能进行对比,识别在翻译中需要保留的功能,剥离那些需要调整的功能。
“译者行动”也称“翻译行动”,是霍尔兹曼塔里1984年提出,用来描述创造目标文本的联合行动过程。基本概念上与“目的论”相似,但概念含以上,比“目的论”更激进。 新创“译者行动”来取代传统术语“翻译”,即把译者的一切行动涵盖在内,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翻译,而且也包括释译、改编等其他类型的文本构建行为。 玛丽.斯内尔霍恩比Mary Snell-Hornby:把翻译研究定为“综合性学科”,弗米尔赖斯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