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复习重点

经络的概念——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络是具有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作用的通道。 经脉——经络系统中的主干(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络脉——经脉别出的分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孙络和浮络。

十二经脉

含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为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的总称。 作用:联络脏腑,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特点:十二经脉有一定规律的循行路线 ①分布规律 阳明经在前

手足三阳经四肢外侧少阳经在中 头面躯干太阳经在后 太阴经在前

手足三阴经四肢内侧厥阴经在中 躯干少阴经在后

②循行走向特点(流注)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

循行总的原则:阴经向上升,阳经向下降(将上肢举起) ③内属一定的脏腑:阴经属脏阳经属腑 ④有表里络属关系:

脏腑之间有表里关系,所属的经脉间也有表里属络关系,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有络脉沟通。表里关系

⑤十二经逐经相接,形成一个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传注系统。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肺 ⑥交接部位:

阴经与阳经(相表里经)在四肢部交接,阳经与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不同于十二经脉的“别道而行”的八条经脉.

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 ⑵特点:①有一定的循行路线②不直属脏腑③无表里关系④无逐经相接的关系⑤除任、督脉外无腧穴分布 奇经八脉作用:

①交错循行于十二经脉间,沟通十二经脉的联系;②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调节作用(3)十五络: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别出一络及脾之大络的总称(4)十二经别:十二经离合出入的别行部分,深入体腔的支脉

经络的生理功能

⑴沟通内外,联系脏腑和肢体⑵运行气血,濡养全身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经络的病理反应

⑴反应病候:内脏有病通过经络反应到体表⑵传注病邪:正虚邪盛时,经络是病邪传注的途径①经脉病变可以传入内脏②内脏病变可累及经络③脏腑之间病变通过经络相互影响

腧穴的含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在体表的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同时,亦是针灸和其他疗法施术的部位。俗称“穴位”。

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腧穴──属经络──属脏腑

腧穴的分类:

腧穴分为:经穴、奇穴、阿是穴

⑴经穴——十二经脉与任脉、督脉的腧穴称“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腧穴的主要部分。

经穴的数目: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记载361穴,一直延用至今。 其中:双穴(十二经穴)309穴单穴(任、督脉)52穴

⑵奇穴——十四经穴以外,而临床逐渐发现有奇效的穴位;或一个穴名有几个刺激点而无从归经的穴位,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 ⑶阿是穴

以痛点为穴位,“以痛为腧”。并有“天应穴”、“不定穴”等之称。

腧穴的治疗特点表现在: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 ⑴近治作用:

有治疗穴位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组织器官、脏腑病变的作用。这是所有穴位的共同点。

⑵远治作用: 十四经穴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的远隔穴位所在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变,甚至对全身有影响。 ⑶特殊作用

①双相良性调节作用

当机体功能低下时——刺激某些穴位——机体功能增强 当机体功能亢进时——刺激同一穴位——机体功能恢复正常 ②相对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素髎升压

腧穴的定位方法:

⑴骨度分寸法⑵体表标志法⑶手指比量法⑷简便取穴法 ⑴ 骨度分寸法(骨度法、折量法):

背部的标志:

①第七颈椎棘突为最高的棘突 ②肩胛岗内端平第三胸椎棘突 ③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 ④髂嵴平第四腰椎棘突

特定穴: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腧穴。因主治功能不同,而各有其不同的名称。

1)五输穴

十二经中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穴位。

运行的动向是:由小→大,由浅→深。 2)原穴

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共十二原。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以输代原。治脏腑病变。 3)络穴

络脉从经脉分出的部位。有沟通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共十五络。有治疗本经及相表里经脉病变的作用。 4)俞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分布于背腰部。共十二俞。 治脏腑病变及与脏腑相关的组织器官病变,多用于脏病。 5)募穴

脏腑经气汇集于胸腹部的腧穴。分布于胸腹部。共十二募穴。 治疗脏腑病变。多用于腑病。 6)八会穴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会聚的八个腧穴。 治疗八种精气有关的病变 7)郄穴

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共十六郄穴(十二经、阴阳跷脉、阴阳维脉各有一郄穴)。 治疗本经、本脏腑的重症、急症。

阳经郄穴多治痛证、阴经郄穴多治血证。 8)下合穴

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穴位。 治疗六腑病变 9)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交会的八个腧穴。

手太阴肺经 (一)经脉循行 1、体表路线

起于胸部外上方的中府穴→上肢内侧前缘→止于拇指桡侧端的少商穴。 腕后1.5寸→食指端交大肠经。 2、体内联系

属肺,络大肠。并与胃、气管、喉咙联系。 (二)主要病候:

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痛、外感、经脉所过部位病症。 (三)常用腧穴(本经共11穴) 1.中府(肺的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2.尺泽(合穴)

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咳血 ②咽喉肿痛 ③肘臂挛痛

刺灸:直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3.孔最(郄穴)

定位:腕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穴的连线上。 4、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 定位:腕横纹上1.5寸,桡骨茎突上方。 主治:①头痛项强、面瘫

手阳明大肠经

(一)经脉循行: 1、体表路线: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上肢外侧前缘→肩→颈→面颊→左右交会于人中穴→止于对侧鼻翼旁的迎香穴。(交胃经) 2、体内联系:

属大肠,络肺。并与鼻、下齿有联系 (二)主要病候:

①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 ②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 ③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等症 (三)常用腧穴:(本经共20穴) 1、商阳(井穴)

定位:食指桡侧,距指甲角0·1寸。 2、合谷(原穴)

定位: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

主治:①头痛、眩晕、面瘫、面肿、齿痛、牙关紧闭、目赤肿痛、鼻渊、鼻衄、咽喉肿痛、耳聋、耳鸣 ②热病、多汗、无汗 ③妇科病:闭经、滞产 ④上肢痿痹、手指挛痛 ⑤腹痛、便秘 刺灸:直刺0·5~1寸。可灸。孕妇慎用。 3、阳溪(经穴)

定位:腕背横纹桡侧,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中。 4、手三里

定位:肘横纹下2寸,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

手少阴心经

(一)经脉循行: 1、体表路线:

起于腋窝的极泉穴→上肢内侧后缘→止于小指桡侧端少冲穴(交小肠经) 2、体内联系:

属心,络小肠。并与肺、咽喉、眼有联系。 (二)主要病候:

①心痛、咽干、口渴、目黄 ②手心发热

③经脉所过部位病变 (三)常用腧穴:(本经共9穴) 1、极泉

定位: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 2、少海(合穴)

定位:屈肘,当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3、通里(络穴)

定位: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4、阴郄(郄穴)

定位: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5、神门(输穴、原穴)

定位: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横纹尺侧端

手太阳小肠经 1、体表路线:

起于手小指尺侧少泽穴→上肢外侧后缘→肩→颈→面颊→止于耳前听宫穴。分出至目内眦交膀胱经 2、体内联系:

属小肠,络心。并与胃、食管、目、耳有联系 二、主要病候

①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 ②耳聋目黄颊肿咽喉肿痛 ③经脉所过部位的病变 三、常用腧穴:(本经共19穴) 1、少泽(井穴)

定位:小指尺侧距指甲角0.1寸。

2、后溪(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定位: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头项强痛、目赤痛、耳聋、咽喉肿痛

手厥阴心包经

(一)经脉循行: 1、体表路线:

起于乳头外侧天池穴→上肢内侧正中→掌中→止于中指尖端的中冲穴,从劳宫分出至无名指端交三焦经

2、体内联系:属心包,络上、中、下焦。 (二)主要病候:

①心痛、胸闷、心悸、心烦 ②癫狂

③腋肿、肘臂挛急、掌心发热 (三)常用腧穴:(本经共9穴); 1、曲泽(合穴)

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2郄门(郄穴)

定位: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3间使(经穴)

定位: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 4、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手少阳三焦经

(一)经脉循行: 1、体表路线: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手背→上肢外侧正中→肩→颈→耳后→耳前→止于眉梢的丝竹空穴?→目外眦交胆经 2、体内联系:

属上、中、下三焦,络心包。并与耳、眼有联系 (二)主要病候:

①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

②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颊肿 ③耳后、肩臂肘部外侧疼痛 (三)常用腧穴:(本经共23穴)

1、关冲(井穴)定位:手第四指尺侧,距指甲角0·1寸。

2、中渚(输穴)定位:手背,无名指掌指关节后方,第四、五掌骨间凹陷中。 3、阳池(原穴)定位: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督脉

一)经脉循行

1、体表路线:起于尾骨尖下长强穴→腰背项部正中→巅顶→前额正中→鼻柱→人中沟→止于上唇系带与齿龈相接处的龈交穴

2、体内联系:与生殖器、脊髓、脑、鼻有联系。 二)主要病候热病

神志病、腰脊强痛、头痛眩晕 任脉

一)经脉循行 1、体表路线:起于前后阴之间会阴穴→腹胸颈前正中→止于颏唇沟中点的承浆穴。 2、体内联系:与生殖器、唇、目有联系 二)主要病候:带下不孕少腹疼痛月经不调 阳痿早泄遗精遗尿疝气腹中结块

经外奇穴

1.四神聪定位:在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 2.印堂定位:在额部,两眉头之中间。

3.太阳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 4.球后定位:当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

5.上迎香定位: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 6.牵正定位:耳垂前0.5~1寸处。 7.翳明定位:在项部,当翳风穴后1寸。

8.安眠定位:在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之中点处。 9.定喘定位:大椎穴旁0.5寸。

10.夹脊定位: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 寸 11.腰眼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

12.腰痛点定位:在手背,当第二、三掌骨及第四、五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两穴。

13.八邪定位:第一至第五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14.八风定位:第一至第五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15.四缝定位:第二至第五指掌侧,近指关节的中央。 16.十宣定位:在十指指尖端,距指甲游离0.1寸。

17.落枕定位:在手背,第二、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 18.膝眼定位:髌韧带两侧凹陷中。 19.胆囊定位:阳陵泉直下2寸

20.阑尾定位:犊鼻穴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针灸技术

毫针刺法:指运用不同的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特定部位(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毫针的构造:针尖、针体、针根、针柄、针尾。 双手进针法:指切法、夹持法、舒张法、提捏法。

行针亦称运针,是指毫针刺入穴位后,为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 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

辅助手法: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飞法、震颤法。

得气的定义:又称气至、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捻转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

得气的标志:患者有酸麻胀重(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自觉反应,或循经传导或见局部肌肉跳动,有时还见循经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象。此时医者手下沉紧涩滞、针体颤动。否则患者没有特殊感觉或反应,医者感到针下空松、虚滑。

针刺补泻是通过针刺腧穴,运用一定的手法激发经气以鼓舞正气、疏泄病邪而防治疾病的方法。 基本补泻手法:

捻转补泻(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重向后轻为补;向后重向前轻为泻)、

提插补泻(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下插用力为主,为补;先深后浅,轻插重提,上提用力为主,为泻)

徐疾补泻(进针是徐徐刺入,疾速出针为补;进针是疾速刺入,徐徐出针为泻)迎随补泻(随经脉循行方向进针为补,迎经脉循行方向进针为泻)

呼吸补泻(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补) 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按闭针孔为补,出针是摇大针孔而不按为之泻)、 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

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可以避免。

针刺注意事项:

1.饥饿、疲劳、精神紧张——不宜立即针刺 身体瘦弱、气虚血亏——手法不宜过强卧位 2.孕妇

3个月——小腹部腧穴不宜针

3个月以上——腹部、腰骶部腧穴不宜针刺。 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禁刺 经期——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刺。 3.小儿囟门未合——头顶部腧穴不宜针 4.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不宜针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不宜针

6.胸、胁、腰、背脏腑所居腧穴(尤其肝脾肿大、心脏扩大、肺气肿)——不宜直刺、深刺

7.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脊柱部的腧穴——掌握针刺角度,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

8.尿潴留——小腹部腧穴(免误伤膀胱) 灸法

·灸法的作用: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

·灸法的种类: 1、 艾灸法

1) 艾炷灸(直接灸a瘢痕灸b无瘢痕灸。间接灸a隔姜灸b隔蒜灸c隔盐灸d隔

附子饼 2) 艾条灸(悬起灸a温和灸、b雀啄灸c回旋灸;实按灸a太乙神针b雷火神针) 3) 温针灸 4) 温灸器灸 2、 非艾条法 1) 灯火灸

2) 天灸(白芥子灸、细辛灸、蒜泥灸、斑蝥灸)

直接灸:

操作:是用大小适宜的艾柱直接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 适应症:瘢痕灸适用于治疗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顽疾。无瘢痕灸适用于一般虚寒性疾患。

间接灸:

操作:是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柱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隔姜灸、隔附子饼灸、隔盐灸。

适应症:隔姜灸适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及风寒湿痹痛等,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隔蒜灸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初起肿疡等,有清热解毒、杀虫作用。隔盐灸用于治疗伤寒阴证、吐血并作、中风脱症。隔附子饼灸用于命门火衰引起的阳痿、早泄、疮疡久溃不敛。

灸法的注意事项:

1、施灸顺序:先上后下,先阳后阴,壮数先少后多,艾柱先小后大。

拔罐法

拔罐法的临床运用:留罐、走罐、闪罐、刺血拔罐、留针拔罐。 拔罐法注意事项:

1、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部位。

2、根据所拔部位面积大小选择大小适宜的罐。 3、用火罐时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

4、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心脏、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

针灸治疗总论

针灸治疗原则:补虚泻实、清热温寒、治病求本、三因制宜。

补虚泻实:

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2、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3、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清热温寒:

1、热则疾之2、寒则留之 治病求本:

1、急则治标2、缓则治本3、标本同治 三因制宜

1因时制宜;2因地制宜;3因人制宜

针灸的治疗作用: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选穴原则:近部取穴、远部取穴、辨证对症取穴。

配穴原则:按经脉配穴(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同名经配穴),按部位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左右配穴)。

治疗各论 痹证:

是由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为主症的一类病症。 主穴:阿是穴局部经穴

配穴:行痹加膈俞、血海;痛痹加阴陵泉、足三里;热痹加大椎、曲池;另可根据部位循经配穴。

中风:

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主症的疾病。

病因病机:本病病因较多,从临床看,以内因引发者居多。1.情志郁怒2.饮食不节3.劳累过度4.气候变化5.血液瘀滞

中风的发生,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气虚;肝火、心火;肝风、外风;风痰、湿痰;气逆;血瘀六端。 辩证及治疗穴位配伍: 中经络: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加气海、血海、足三里;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口角歪斜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加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悬钟、太冲;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 中脏腑:

主穴:内关水沟

配穴: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面瘫:

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症,又称口眼涡斜。 治法:祛风通络,疏调经筋。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

配穴:风寒证加风池;风湿热证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浅加迎香;乳突部疼痛加翳风;舌麻、味觉减退加廉泉;目合困难加鱼腰、申脉(或昆仑)。

操作:攒竹、阳白均向鱼腰部透刺。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针刺不宜过深,取穴不宜过多,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肢体远端的足三里施行补法,合谷、昆仑行平补平泻法。余穴均用泻法。

方义:面部腧穴可疏调局部经络气血,活血通络。合谷为循经远端选穴,急性期用泻法可祛除阳明经络之邪气,祛风通络。在恢复期,加足三里用补法,可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