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每章测试题

因此,已知总生产函数、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以及货币工资曲线,就可以求得总供给曲线。

22. 按照古典理论,货币工资和价格具有伸缩性性。或者说,当价格水平变动时,实际工资会作出迅速的调整。因此,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供求量会始终保持着充分就业水平不变,国民收入不会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而提高。这表明,在长期时,实际产出水平主要由潜在产出水平决定,总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的垂直线。这条垂直线被称为古典总供给曲线或长期总供给曲线。

23. 由于存在两条总供给曲线,因此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情况。 (1)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变动。一个社会的长期总供给主要受人口(劳动力)、资本存量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人口和资本存量增加以及技术进步都会增加总供给,从而引起总供给曲线的向右移动;反之,则相反。

(2)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变动。一个社会的短期总供给主要受工资、原材料价格的影响,工资水平和原材料价格的下降都会带动成本下降,从而导致短期总供给增加,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反之,则相反。

24.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把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以此来说明均衡总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总需求曲线上的点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产出与价格水平的各种不同组合。总供给曲线上的点则表示当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时,总产出与价格水平的各种不同组合。因此,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相交时,交点所对应的总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就是使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总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三个市场同时处于均衡也意味着,此时由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决定的总需求,恰好使劳动力市场均衡决定的就业量所生产出来的总产品完全实现转化。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不仅说明了在同时考虑三个市场均衡时总产出的决定,而且还说明了IS?LM模型所无法说明的价格水平的决定。

25. (1)在古典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的垂直线。因此,当总需求曲线移动时,只能导致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对就业量和总产出水平不发生影响。

(2)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供给曲线由于名义工资具有刚性而向右上方倾斜,这说明就业量和总产出水平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总需求水平。当总需求扩大时,实际工资的下降会增加就业量,从而扩大总产出水平。

26. (1)将劳动需求函数代人总生产函数,可得总供给函数为

Y?K?(W/P)?1

可见总供给y是价格水平尸的增函数。

(2)将????0.5,K?500,W?25代人总供给函数得Y?10P。它表明在技术条件给定、短期资本存量不变以及工资刚性假设下,总供给是价格水平的增函数。这正是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再将W/P?1代入,可得Y?250。劳动市场的竞争性导致充分就业的实现,而实际工资为一常数。这正是古典学派的观点。

27. (1)将需求方程Yd?600?50P和供给方程Ys?500P联立,解得

P?1.1Y?550(亿元)

(2)当总需求增加10%后,新的总需求方程变为Yd?660?55P,将其与原供给方程

Ys?500P联立,解得

P?1.19Y?595(亿元)

(3)当总供给增加10%后,新的总供给方程变为解得

Ys?500P,将其与原需求方程联立,

P?1Y?550(亿元)

(4)当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同时增加时,将新的总需求方程Yd?660?55P和新的总供给方程

Ys?500P联立,解得

P?1.1Y?600(亿元)

第七章 《总需求理论》学习同步自测题及答案

(一)学习同步自测题 1. 解释下列概念:

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自生支出、乘数、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加速原理、加速数、货币需求、货币供给、流动性偏好、货币交易需求、货币投机需求、凯恩斯陷阱、资本的边际效率(MEC)、投资的边际效率 (MEl)、IS曲线、LM曲线、LM曲线的凯恩斯区域、LM曲线的古典区域;IS-LM模型,

2. 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 A. 价格水平下降 B. 收入增加

C. 储蓄增加 D. 利率提高

3. 线性消费曲线与45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 )。 A. 自发性消费 B. 总消费 C. 收入 D. 储蓄 4. 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 )。 A. 边际消费倾向

B. 与可支配收人无关的消费的总量 C. 平均消费倾向

D. 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总量

5. 如果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为300亿元,投资为400亿元,边际储蓄倾向为0. 1,那么,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水平为 ( )。 A. 770亿元 B. 4 300亿元 C. 3 400亿元 D. 7 000亿元

6. 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 A. 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 边际储蓄倾向为0.1 C. 边际消费倾向为0.4 D. 边际储蓄倾向为0.3

7. 已知某个经济充分就业的收入是4 000亿元,实际均衡收入是3 800亿元。假定边际储蓄倾向为0.25,增加100亿元投资将使经济( )。 A. 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 B. 出现50亿元的通货膨胀缺口 C. 出现200亿元的通货膨胀缺口 D. 出现50亿元的紧缩缺口

8. 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为5 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6 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9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 )。

A. 500亿元 B. 50亿元

C. 10亿元 D. 30亿元

9. IS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使( )。 A. 投资等于储蓄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 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的货币量 C. 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货币量

D.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

10. 一般地说,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 )。 A. 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 B. 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 C. 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D. 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非均衡组合 11. 政府支出增加会使IS曲线( )。 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保持不动 D. 斜率增大

12. 在萧条经济中,若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则各个可能利率上的国民收入(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

13. LM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使( )。 A. 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 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C. 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收人和利率的组合 D. 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14. 一般地说,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 )。 A. 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B. 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 C. 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D. 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15. 水平状的LM曲线表示( )。 A. 利息率对货币投机需求影响最大 B. 利息率对货币投机需求影响最小 C. 货币需求对利息率的影响最大

D. 货币需求对利息率的影响最小

16. 位于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组合表示( )。 A.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 B.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求大于供

C.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 D.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求大于供

17. 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右下方的组合表示( )。 A.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 B.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求大于供 C.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 D.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求大于供

18. 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右下方的组合表示( )。 A.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 B.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求大于供 C.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 D.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求大于供

19. 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左上方的组合表示( )。 A.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

B.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求大于供

C.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 D.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求大于供

20. 假定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均衡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根据IS-LM模型,如果不让利息率上升,政府应该( )。 A. 增加投资

B. 在增加投资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

C. 减少货币供给量

D. 减少投资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量

21. 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分析储蓄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节俭的悖论”?

22. 政府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与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有什么不同?

23. 怎样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假如某经济社会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国民收入和就业将发生什么变化?凯恩斯认为应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或货币政策? 24. IS曲线和简单的凯恩斯模型有什么联系? 25. 简述IS曲线所描述的宏观经济含义。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