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题及答案

A、注意观察幼儿在新环境中的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B、经常带幼儿接触不同的人际环境,如参加亲戚朋友聚会,多和不熟悉的小朋友玩,使幼儿较快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C、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

D、气温过热或过冷的季节或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温度适当的时间段开展户外活动,也可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幼儿的个体差异,适当减少活动的时间。

4、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如: ()

A、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如,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们对自己事情的

意见等。

B、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C、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画片等。

D、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要积极为幼儿创造用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 5、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如: ()

A、与他人交谈时,认真倾听,使用礼貌用语。 B、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粗话。

11 / 15

C、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们把话说完。

D、和幼儿讲话时,成人自身的语言要清楚、简洁。 三、简答题

1、4~5岁情绪安定愉快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

2、\我们怎样训练幼儿的手的动作灵活协调能力?

3、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答:

4、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 答: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

2012年10月15日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1],对防止和克服

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

2、《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对3至4

岁、4至5岁、5至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

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同时,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

12 / 15

5教

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建议。

3、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介绍,《指南》着重强调了要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

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成人不应用一把“尺子”衡

量所有幼儿等先进教育理念。

4、《指南》不是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快与慢、好与差的“标尺”,不能简单地对照指标评判幼儿,

更不能将《指南》作为分领域训练的“清单”,为追求“达标”而对幼儿进行强化训练。广大家

长要切实转变观念,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还孩子们

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 二、选择 1、A B C D 2、C 3、A B 4、 5、 三、简答题

1、4~5岁情绪安定愉快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13 / 15

答:

①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②需要不能满足时能够接受解释,不乱发脾

气。③愿意把自己的情绪告诉亲近的人,一起分享快乐或求得安慰。 2、我们怎样训练幼儿的手的动作灵活协调能力? 答:

①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如: 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

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

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发展其手的动作。如练习自己用筷子吃饭、扣扣子,帮助妈妈摘菜叶、做面食等。幼儿园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

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材料制作。②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如: 为幼儿提供的塑料粒、珠子

等活动材料要足够大,材质要安全,以免造成异物进入气管、铅中毒等伤害。为幼儿示范正确

地拿筷子、握笔的姿势和使用剪刀、锤子等工具的方法。提醒幼儿不要拿剪刀等锋利工具玩耍,

用完后要放回原处。

3、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答:

4、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

14 / 15

答: 6

15 / 1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