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声字辨别法大全
说明:本编整理入声字辨别、记忆之法,方便操方言、普通话以及有一些音韵学基础知识者学习。分为方言法、推导法(国语)、口诀法三大类。
甲、方言法
方音每存古音,利用方言可以帮助我们辨别入声字。主要有两个方法: 一、利用方言中入声字特征进行判断
中古时代的入声字虽然在今天的国语中消失了,但是有些方言,如闽南语、客家语、粤语等,至今仍保留了许多中古时代的语音,当然也就保留了大部份的入声字。因此,若能熟悉这些方言,确是帮助我们了解入声的一个最简便的方法。
入声字都有塞音韵尾,按照收音部位的不同,有三类:
1.收双唇塞音的入声(—p):例如「十」宇,若用方言发此字之音,在最后结尾时,其状态必定是:上下唇紧闭,同时通往鼻腔的孔道闭阻,肺中呼出的气流皆充塞于口腔之中。
2.收舌尖塞音的入声(—t):例如「骨」字,若用方言发此字之音,在最后结尾时,其状态必定是:舌尖顶住上齿龈,同时通往鼻腔的孔道闭阻,肺中呼出的气流皆塞于口腔之中。
3.收舌根塞音的入声(—k):例如「玉」字,若用方言发此字之音,在最后结尾时,其状态必定是:舌面的后部顶住软颚,同时通往鼻腔的孔道闭阻,肺中呼出的气流皆充塞在口腔后部和咽头之间。
在闽南语、客家语、粤语中保留这类入声字很多,如果能准确读出,就能准确区分入声字。还有的方言入声字塞音韵尾整体变化为紧喉音,如江浙地区的吴方言,故吴语中凡是遇到紧喉音就可以认为是入声字。请用方言试读:
1、收双唇塞音的入声字:习、集、入、湿、及、立、急、吸、合、答、杂、叶、接、业等。
2、收舌尖塞音的入声字:质、实、七、八、一、吉、失、必、笔、术、卒、物、佛、月等。
3、收舌根塞音的入声字:竹、育、伯、叔、尺、熟、淑、木、目、读、肉、禄、鹿、福、六、格、屋等。
二、方言与普通话对音
入声字古今读音变化较大,在各个方言中的变化也不尽一致,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山西、内蒙等地还能区分出入声(但并非都是古入声的读法)。但是大部分的方言区已经不能读出入声字。但是,这些地区的入声字演变却是有规律的,我们可以利用入声字的演变规律来掌握一些入声字。比如,在河南大多变成阴平,而西南一带(鄂、湘、云、贵、川)全部变成了阳平。在北方话中基本上派入平、上、去三声。在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方言中,ai,ei,a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这些都是一些辨别方法。
由于各个方言的入声分化情况不同,我们还可以利用入声分化的差异来辨别一些入声字。比如入声字在西南官话都是阳平,而在普通话四声都有,于是,可以利用这种不同的分化来区分。例如,“各”和“个”在普通话中读音一样,都是去声gè,但是西南官话中“各”是阳平,“个”是去声,“各”与普通话不同音,于是可以判断为入声字,因为其分化不同,而“个”却不是——西南官话入声不派入去声。此法对于西南官话和普通话都派入阳平的字,则失效,如“国”字。故此法只作为辅助性判断方法,掌握此法还需要具备一些方言的知识。
乙、推导法 (普通话辨入声字法)
普通话中读平声的部分古入声字(僻字除外)
一 屋 屋竹福熟族菊轴伏读渎牍粥哭叔独啄秃扑幅竺蝠舳孰倏 二 沃 俗足烛局鹄督赎 三 觉 觉捉卓驳
四 质 出实疾一壹吉漆七卒佶尼蒺失悉 五 物 佛拂屈掘吃绂弗厥
六 月 阙伐罚竭歇发忽勃蹶掘阀碣羯咄滑核饽 七 曷 曷达活钵夺拔拨割豁掇喝泼撮跋 八 黠 黠杀察猾瞎刷滑
九 屑 节绝结说舌别缺折切拙辙诀噎哲碣捏颉竭 十 药 薄爵约郭博酌诧削铎泊搏嚼膜礴摸芍
十一陌 白石泽宅席籍格额积夕革翮核责舶摘择谪蝈昔惜 十二锡 锡击笛敌滴镝激檄狄荻涤
十三职 职国德食蚀极直值黑赋刻则殖植棘织逼息熄媳 十五合 合答杂匝阖蛤鸽搭
十六叶 帖贴蝶叠捷颊楫协侠荚睫摺辄 十七洽 狭峡匣压鸭乏劫胁插押狎掐夹呷
普通话中入派三声,入声字大部分变成了去声,其次是阳平,一小部分变成上声。这给接受普通话教育的多数诗词爱好者带来了不便,入声字的辨别成了一个难题。好像除了背诵作品、查字典、死记韵书之外,就没有别的办法。诚然,以勤补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但从文字和音韵方面来说,并不是没有办法的。下面就介绍一些用普通话来推导入声字的方法。
一、肯定法:
1、声母是b、d、g、j、zh、z的阳平字都是入声字。(原因:官话中中古全浊声母清化的规则)。属于这类的常用入声字比较多,共有一百个左右。再如:
b 拔跋白帛薄雹别蹩脖柏舶伯泊百勃渤博驳
d 答沓达笪得德笛敌嫡觌翟跌叠碟蝶牒独读牍渎毒夺铎掇 g 各格阁蛤骼革隔膈葛骨国虢
j 及极吉急击棘即脊疾集籍夹荚裌嚼洁劫傑竭节捷截局菊掬鞠橘决诀掘角厥蹶镢橛脚觉爵绝
zh 扎札紥铡闸(字本作牐)炸(字本作煠)宅择翟着折辙摺哲蛰轴妯竹竺烛筑逐酌浊镯(字本作鋜)琢啄涿拙直值痣质执侄职指趾
z 杂凿则泽择责贼足卒族昨
2、声母为d、t、n、l、z、c、s,韵母为e(国际音标为[?])的字,不论阴阳上去(实际上只有阳平、去声)都是古入声。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