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热点专题八可持续发展战略

热点专题八 可持续发展战略

[学习提示]

第一,在认识方面,要明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五个统筹”的新发展观,其中之一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二,在备考方面,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有关这方面的试题屡屡出现,如“城市环境问题”、“洞庭湖区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能源问题”等。今年要继续关注可持续发展战略。

[问题探究]

一、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其实质就是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控制人口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良性循环,使经济能够持续发展。

二、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1)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会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相违背的。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性要求。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必须保护耕地面积,节约土地资源;必须保护生态环境,生产无公害的绿色产品。

2.从哲学角度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且总体文化素质不高,资源严重短缺,特别是人均占有量不足,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2)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把按客观规律办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把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促进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并在实践中尊重和利用这些客观规律,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急功近利,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严重影响了今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些都是不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

(3)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又要从整体着眼、顾全大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是正确地处理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把当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坚持人与环境的协调和谐统一;同时,这也是一种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大局,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来处理的观点和方法。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看作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反对静止地看问题。社会

主义经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既要顾及到它的过去和现在,又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坚持全面地看问题,反对一点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要全面理解发展,即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而是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还要全面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既要看到人与自然的对立,更要看到人与自然的统一。

3.从政治学角度分析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重要的国家职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顶基本方针。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来治理环境,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这既体现了搞好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也体现了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践行“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具体说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我国生产力,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利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4.从地理学角度分析

从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环境问题的产生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人类观念和技术水平上的问题。当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的一时发展的短视行为,必将受到环境的惩罚,人类也会失去未来美好的前景。保护环境已成人类共识。而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又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人类将有可能更合理地组织生产和消费活动,调控自身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从而妥善处理好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三、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调节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介入环保领域,使环保投资多元化,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应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有效促进人口、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协调、持续发展。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积极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注重科技创新。无论是降低消耗,节约资源,还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都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加强科技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牢牢抓住结构调整这一主线。经济结构调整是“十五”计划的主线,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进一步减少污染、降低消耗;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搞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工作,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考虑中国加入WTO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入世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最突出的特点是,我们做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不仅要把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结合起来考虑,而且要更多地考虑国际因素。要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努力避免不利影响。比如,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减少本国资源的消耗;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环保科技,借鉴国外先进的环保体制;在引进外资时,要充分考虑外企对

环境的影响,等等。

2.从哲学角度分析

(1)要把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另一方面,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2)要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看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反对孤立地发展经济;要着眼于人类的长远利益和长期的持续发展,反对只顾眼前的短视行为;要全面理解发展,全面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3)要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项正确的方针政策,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全民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尊重和正确处理了经济建设与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并把当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同整体利益统一起来,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取向。而一些地区和部门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肆意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体现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是小团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表现。

3.从政治角度分析

(1)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无视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制造“政绩”,片面追求经济指标,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没有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2)要坚持依法治国原则。立法部门要加强环保立法,确保环保工作有法可依;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加大环保工作的力度,反对地方保护;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依法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其他有关部门要做好环保法规的宣传与监督工作。

(3)要坚持用“三个代表”的思想指导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4)要加强国际合作。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搞好环境保护,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4.从地理学角度分析

(1)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途径: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环保立法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强监督检查,开展广泛的环境安全教育;搞好国土整治工作;参加国际协作,保护人类生活的地球。

(2)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同时由于世界各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各有其特点,因而也带有明显的地域性。保护环境既要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环保科技,又要把握地域差异,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

[精题导引]

2003年夏天,我国很多地区持续高温,整个地球也仿佛在“发烧”。气象专家表示,地球正处于近万年来第三次暖期。据此回答1~4题。

1.开始于19世纪中后期的第三个暖期,既有地球运动自身的原因,也有大量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是

①工业生产和生活导致二氧化碳的超量排放 ②滥砍滥伐导致森林资源锐减 ③火山活动频繁 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2.全球变暖会导致高温热浪增加、洪涝灾害频发、农业病虫害加剧等自然灾害,还将引起主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