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高考真题)

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借助于离子的跨膜运输,考查与呼吸作用有关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氧气浓度.难度适中.

2.(6分)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端粒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条链,可见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实质上是一重复序列,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细胞分裂一次,由于DNA复制时的方向必须从5'方向到3'方向,DNA每次复制端粒就缩短一点,所以端粒其长度反映细胞复制潜能,被称作细胞寿命的“有丝分裂钟”.

【解答】解:A、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大肠杆菌没有染色体,没有端粒,A错误;

B、根据试题分析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可能为逆转录酶,B错误;

C、端粒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是真核染色体两臂末端由特定的DNA重复序列构成的结构,使正常染色体端部间不发生融合,保证每条染色体的完整性,C正确;

D、当细胞分裂一次,每条染色体的端粒就会逐次变短一些,构成端粒的一部分基因约50~200个核苷酸会因多次细胞分裂而不能达到完全复制(丢失),以至细胞终止其功能不再分裂,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端粒的相关知识,这属于课本的小字部分,可见不一定重点篇幅出现的才是考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审题能力,识记能力,难度适中.

第6页(共17页)

3.(6分)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作用 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分析】胞吞是细胞把大分子颗粒依附细胞膜的表面,然后内陷形成由膜包裹的泡;胞吐则是细胞内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分泌泡,然后和细胞膜内表面结合,通过膜的运动,把包裹的物质释放到细胞外面,胞吞和胞吐与物质的跨膜运输无关,与细胞膜的结构的流动性有关。

【解答】解: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是胞吐作用,A错误;

B、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不是胞吐作用,B正确;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是胞吐作用,C错误; 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是胞吐作用,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胞吐作用的实例,意在考查考生对于胞吐作用的识记和理解,平时注重总结归纳相关实例是解题的关键。

4.(6分)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生态系统的稳态主要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方式进行的.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

第7页(共17页)

发生变化后,通过负反馈调节能够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

【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A正确;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有能量输入和散失,B错误;

C、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 D、生态系统的稳态主要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方式进行的,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生态系统的功能;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掌握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5.(6分)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

细胞免疫过程:

【解答】解:A、抗体存在于细胞外液,只能消灭细胞外的抗原,A错误; B、抗体抵抗病毒属于特异性免疫,溶菌酶杀灭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 C、Rous肉瘤病毒是病毒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有关,C错误;

第8页(共17页)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特异性免疫过程.

6.(6分)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分析】当染色体的数目发生改变时(缺少,增多)或者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时,遗传信息就随之改变,带来的就是生物体的后代性状的改变,这就是染色体变异.它是可遗传变异的一种.根据产生变异的原因,它可以分为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两大类.其中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解答】解:人类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的类型和实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做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40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

29.(12分)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试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 组别 乙烯释放量(μL?kg﹣1?h﹣1)

第9页(共17页)

20d A B C

0 0 0

35d 27 9 0

40d 17 5 0

45d 15 2 0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X基因和Y基因 ,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 .

(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 A 组,其原因是 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果实的乙烯含量高于其他组 .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 B 组.

【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C组没有一直乙烯释放量,B组乙烯释放量很低,A组乙烯释放量是正常的,可见A组乙烯的合成和X基因和Y基因都有关,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和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有关,C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和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有关.

【解答】解:(1)B组、C组乙烯释放量均低于A组,可见A组乙烯的合成和X基因和Y基因都有关,而B组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

(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A组,因为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果实中乙烯含量高于其他组,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B组,原因是B组乙烯释放量低,成熟晚,耐储存. 故答案为:

(1)X基因和Y基因 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

(2)A 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果实的乙烯含量高于其他组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与性状、激素含量之间的实验,主要考查考生分析表格数据,获取实验结论的能力,难度适中.

30.(9分)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第10页(共17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