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应考能力提升

※ 精 品 ※ 试 卷 ※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考纲 卷别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017·西周分封制与文化认同 2016·宗法制 2014·分封制、礼乐制 2016·西周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013·西周、战国墓葬等级规定 —— —— 考情分析 新课标全国卷试题,核心素养立意的态势日趋明显,如分封制与时空观念的养成;墓葬考古与史料实证的方法;对历史概念的解释以及对历史作用的理解;青铜器铭文、西周分封的文化认同与历史价值的养成等等,均在本讲考题中体现。试题强调能力立意,呼应现实热点问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2013·高考全国卷Ⅰ)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

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知识定位】 本题考查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素养解读】 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两方面,具体解读如下:

本题考查 时空观念 方法指导 由“周代”“战国时期”可以看出这是处于春秋战国社会转型期政治领域出现的变化 由“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可推知秦国王权强大,分封制走向瓦解比较早 全国卷 2010·西周分封制;2010·秦朝选官制度;2011·西周政治对秦汉统一的影响; 201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趋势 历史解释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有效信息: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而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体现了秦国已经走向集权,C项正确。A项是对题干材料的错误解读;B项表述本身错误,分封制下君主权力有限;D项表述本身错误,春秋时期分封制就已经遭到破坏。

【答案】 C

(2017·高考全国卷Ⅰ)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

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 推 荐 ※ 下 载 ※

※ 精 品 ※ 试 卷 ※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知识定位】 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与文化认同。

【素养解读】 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理解”两方面,具体解读如下:

本题考查 时空观念 方法指导 由“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可以看出这是周灭商,建立西周,确立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由“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结合所学知识西周初期,受封到各地建国的贵族会带去官吏、军队和少量的周民,也会把周文化带到各地,可以推知政治上的一统推动了文化上的交流 历史理解 【解析】 根据材料“河南”“山东”“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王分封王族成员,使得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这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形成,故A项正确。周不存在君主专制,B项错误,排除;C项错在“直接控制”,排除;材料并未体现“世袭特权”,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 A

■练真题———————————————————

1.(2016·高考全国卷Ⅲ)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解析:选B。商周时期的铭文并不属于新的文字体系,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青铜器功用的信息,D项错误;由铭文的内容“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材料体现的是重视家族传统的继承,C项错误,B项正确。

2.(2016·高考全国卷Ⅱ)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解析:选B。族谱编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而非乾隆年间的特殊现象,A项排除。当时大量的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因此他们纷纷将祖先的牌位请回台湾,以便于拜祭,B项正确;C项材料无从体现且说法过于绝对;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3.(2014·高考全国卷Ⅱ)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解析:选C。“雅言”是周王室使用的语言,而西周的统治中心镐京在今陕西省境内,故本题选择C项。 4.(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 推 荐 ※ 下 载 ※

※ 精 品 ※ 试 卷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解析:选C。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世影响深远。

5.(2010·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解析:选C。此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山东简称鲁,山西简称晋,故答案为C。

6.(2010·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解析:选D。此题考查考生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以材料提供的新角度解读秦始皇时期的郡县制,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考查。材料主要意思为柳宗元肯定郡县制“公天下”,郡县制下官吏由皇帝任免比分封制下分封贵族爵位世袭更利于国家政局的安定,故选D项。

7.(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进行联系。材料中的“……专制权……愈积愈进”体现了专制程度不断加深,联系所学知识:中国古代从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一直到明清时期,专制程度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尤其是清朝军机处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故选C项。

■练模拟———————————————————

1.(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高三调研)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这说明该时期( )

A.经济领域已发生较为深刻的变化 B.经济迅速发展与周王室权势渐强 C.处于王室衰微与诸侯纷争的境地 D.面临激烈的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

解析:选D。根据题干可知题意有两层,第一层是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乱,第二层是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这两个方面决定了历史发展进程,D项正好体现了这两层题意,故D项正确。

2.(2018·怀化高三期末)周初所封诸侯多集中于王畿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边远地区,而在统治中心渭河流域则几乎没有封侯情况。这客观上有利于( )

A.防范诸侯割据 B.扩大统治区域 C.监督商朝残余力量 D.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解析:选D。“在统治中心渭河流域则几乎没有封侯情况”,这有利于渭河流域和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故D项正确。

3.(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高三调研)有学者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其本身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

※ 推 荐 ※ 下 载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