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员入职试题

2009年12月31日

应付利息=1 000×5%×9/12=37.5(万元)

利息调整=(56.57-13.73-4.58-14.14-4.71)×9/12=14.56(万元) 实际利息费用=37.5-14.56=22.94(万元) 借:财务费用 22.94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14.56 贷:应付利息 37.5 2010年3月31日

应付利息=1000×5%×3/12=12.5(万元)

利息调整=(56.57-13.73-4.58-14.14-4.71)×3/12=4.85(万元) 实际利息费用=12.5-4.85=7.65(万元) 借:财务费用 7.65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4.85 贷:应付利息 12.5 2010年4月1日 借:应付利息 50 应付债券-面值 1 000

贷:银行存款 1 050

2.参考答案:(1)甲公司将持有的乙公司股票进行重分类并进行追溯调整的会计处理是不正确的。

因为甲公司是为了减少交易性金融资产市场价格波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而进行重分类的,不符合重分类的条件,所以处理是不正确的。并且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不能与其他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的。 更正的分录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3500 盈余公积 36.2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25.8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15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5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62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5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5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50

(2)甲公司变更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并进行追溯调整的会计处理是不正确的。

因为甲公司是为了减少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而变更后续计量模拟的,并且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是不可以从公允价值模式变更为成本模式的。 更正的分录为: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85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680 盈余公积 52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68

贷:投资性房地产 8500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200 借: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340 贷:其他业务成本 34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0

(3)甲公司将剩余丙公司债券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是正确的。

因为甲公司将尚未到期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出售了,并且相对于该类投资在出售前的总额较大,所以需要在出售后将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会计处理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85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75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

3.【答案】(1) ①记录应支付的赔款,并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预计负债 700 贷:其他应付款 5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②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 ③调整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 贷:盈余公积 15 (2)财务报表相关项目 单位:万元 调整项目 影响金额 利润表项目: 营业外支出 -200 所得税费用 50 净利润 150 资产负债表项目: 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其他应付款 500 预计负债 -700 盈余公积 15 未分配利润 135 4.【答案】

(1)甲公司在20×8年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该采用成本法核算,20×9年应该采用权益法核算。 (2)20×8.1.1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7 000 累计摊销 640 贷:无形资产 3 200 营业外收入 440 银行存款 4 000 20×8.2.5分配上年股利: 借:应收股利 600 贷:投资收益 600 20×8.3.1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600 贷:应收股利 600 (3)20×9.1.1追加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4 500 贷:银行存款 4 500 转换为权益法核算:

a.初始投资时,产生正商誉1 000=(3 000+4 000-40 000×15%);追加投资时,产生正商誉414=4 500-40 860×10%,综合考虑后形成的仍旧是正商誉,不用进行调整。

b.对分配的现金股利进行调整: 借:盈余公积 6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4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600 c.对应根据净利润确认的损益进行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705 贷:盈余公积 70.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34.5

在两个投资时点之间,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总额为860万元(40 860-40 000),其中因为实现净利润分配现金股利引起的变动额为700万元(4 700-4 000),因此,其他权益变动为160万元,因此还需做调整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24(160×15%) 贷:资本公积 24 20×9.3.28宣告分配上年股利 借:应收股利 950 贷:长期股权投资 950 20×9.4.1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950 贷:应收股利 950

20×9.12.31 20×9年乙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金额为5 000-(1 360-1 200)×50%=4 92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 230

—其他权益变动 50

贷:投资收益 1 23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 5.【答案】

(1)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认定

①将管理总部认定为一个资产组的处理不正确。

因为管理总部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不能认定为一个资产组; ②将甲、乙车间认定为一个资产组组合的处理不正确。

甲、乙车间组成的生产线构成完整的产销单元,能够单独产生现金流量,应认定为一个资产组;管理总部、甲、乙应作为一个资产组组合。

(2)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①正确。 ②不正确。

对子公司北方公司投资的可收回金额=公允价值4 080-处置费用20=4 060(万元)。 (3)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①~⑥均不正确。

资产组组合应确认的减值损失=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2 000+1 200+2 100+2 700)-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7 800 =200(万元);

按账面价值比例计算,办公楼(总部资产)应分摊的减值金额=200×(2 000/8 000)=50(万元),因办公楼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1 980-20=1 960(万元),办公楼分摊减值损失后其账面价值不应低于1 960万元,所以办公楼只能分摊减值损失40万元,剩余160万元为甲、乙车间构成的资产组应分摊的减值损失。

分摊减值损失160万元后,甲、乙资产组的账面价值5 840万元(1 200+2 100+2 700-160)大于该资产组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5 538万元,故甲、乙车间构成的资产组应确认的减值损失为160万元。

按账面价值所占比例,甲车间A设备应分摊的减值损失=160×(1 200/6 000)=32(万元);B设备应分摊的减值损失=160×(2 100/6 000)=56(万元);C设备应分摊的减值损失=160×(2 700/6 000)=72(万元)。

按账面价值所占比例乙车间分摊的减值损失总额 =56+72=128(万元),分摊减值损失后,乙车间的账面价值4 672万元(2 100+2 700-128)大于乙车间未来现金流量现值4 658万元,所以乙车间应计提的减值损失为128万元。

对北方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4 080-20=4 060(万元),应计提的减值准备=4 200-4 060=140(万元)。 注:因为该企业只有一个资产组(由甲、乙车间构成),因此总部资产应全部分摊在给资产组上。 ⑦处理正确。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