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怀古咏史诗

. .

2015学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怀古咏史诗

一、关于怀古咏史诗

余秋雨先生在《兴亡象牙白》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中国的诗人自古以来仕途多不顺,而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1996年的全国卷、2004年的卷、卷,2005年的卷、2007卷、卷皆考查了此类诗歌,由此怀古咏史诗在诗歌中的地位可见一斑。怀古咏史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在理解时,要注意抓住三个步骤。 1.了解历史典故

1996年考的是元朝阿鲁威的散曲《咏史》:“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赤壁之战这段历史,在课本和读本中屡见不鲜。1991年考的文天祥的《念奴娇》涉及的也是“三国”的历史,还涉及《廉颇蔺相如列传》等。2007年卷诗歌题两首诗歌一为《华清宫》一为《过华清宫》,若不了解唐玄宗宠幸贵妃荒淫误国的典故,此题目也难以完成,由此我们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凡是课本、读本及其注释、练习中所出现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典故都应牢牢掌握,切不可等闲视之。 2.寻找今古对接点

了解了历史典故,大家还要抓住典故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当然这首先要我们在平日的学习中有意识地积累诗人的生平概况,做到知人明世;其次则要进行最具有学术价值的思考:典故中的人、事与作者的际遇有什么对接。如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幽州台”是个典故,讲的是燕昭王延引人才的事。它连着重用人才而筑黄金台的燕昭王和多次进谏而不被采用的子昂,这个对接点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空怀报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再如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为什么要在诗句中追念王昭君呢?一是在王昭君的出塞与杜甫的“飘泊西南天地间”的身世有相似处,二是在王昭君美冠后宫而不得恩宠与杜甫一直不受重用的命运又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相似。诗中的明妃就是诗人自己,诗人自己就像当年的明妃。借写昭君的怨恨来抒发自己一生颠沛流离、遭逢动乱、功业无成等身世家国之情。抓住此对接点,就不难揣摩出诗作的含义。所以,在怀古诗中,无视典故的鉴赏只能是隔靴搔痒,而找不到对接点的鉴赏等同于盲人摸象。

3.把握作者的四种情感

(1)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如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吴宫中的花草,都已埋没在荒僻的小径里;东晋显赫一时的贵族,更已变成一座座荒凉的古墓了。盛衰之对比突出历史的幻灭感。 【当堂演练】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栌,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樽前,繁华镜

页脚

. .

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淮一片明月。 这首诗歌结尾“伤心”二字因何而来?

答:

【参考答案】诗人登上石头城,想到从前这里的繁华显赫,这里曾发生的风云史事,看到今天的荒凉冷清,不禁生出昔盛今衰的“伤心”。 【赏析】

萨都剌(1272-1355?),字天锡,号直斋,蒙古族人,元代诗人。官至燕南道州政廉访使经历,晚年居浙东。他的诗词作品清新绮丽,自成一家。所著有《雁门集》。

萨都剌的词作虽然不多,但颇有影响。尤以《念奴娇·登石头城》、《满江红·金陵怀古》两首著名。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之作,诗人抚今追昔,以苍凉的韵调,以富有悲剧意味的形象,咏出了风云易消、青山常在的感慨。

上阙:重点写的是昔日在这里发生过无数次激烈的战争,写景,咏史,抒怀。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写出了石头城空荡凄惨的江山,发出了世事变迁的慨叹。诗人由眼前的“望”起笔,登上高高的石头城,看到的是什么?是昔日六朝胜地的空旷和“无物”。一个“无物”蕴含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悲惨的过去!叫人怎能不抚今追昔,怎能不追述起那八百多年的纷纷战火!

“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当年站在橘子洲头看着眼前的大好江山咏出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雄浑诗句,然而萨都剌目睹“六朝形胜地”所感发的却只能是“唯有青山如壁”,原因何在?无非是连年不断地战火摧残了山川的壮美,摧毁了往日的繁华。如此一来,下文追述历史上的连年战乱也就顺利成章了。

“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这三句话以简洁的文字,以极富于代表性的事物“旌旗”、“樯橹”、“白骨”——“旌旗”“蔽日”,“樯橹”“连云”,“白骨”“如雪”,清晰鲜活地再现了历史上曾经接连不断的战争的激烈场面。旌旗,泛指旗帜。樯橹,桅杆和划船工具,这里代指船只。不论怎样,历史都会过去,那些龙争虎斗的英雄豪杰也不可避免的被历史的洪流席卷而去,正如诗人所写的那样,“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下阙:写的是凄凉冷清的行宫,多少歌舞粉黛在这里送走了青春,耗尽了年华。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往昔皇帝避暑的行宫,如今已是“东风辇路”皆芳草萋萋,早已没有了从前的富贵繁华。“避暑离宫”前边加上“寂寞”,写出了“离宫”已是人去楼空,空冷孤寂。“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有力地衬托了行宫院的孤寂与萧条。院里宫殿之间的通道上,每到春风吹来,都要长出青青的野草,这还是皇上和宫女们饮酒歌舞享乐的地方了吗?不仅如此,诗人还以“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渲染行宫院人事皆非的空冷、阴森气氛。

“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有多少美丽如花的歌舞粉黛曾在这唱歌跳舞、推杯换盏、对镜施粉理鬓的享乐中耗费了时光年华,消磨了青春美丽,这应该是诗人对自已也是对世人青春易逝的警醒。

“夜深还过女墙来”的诗句,这里诗人用其借以说明淮河上明月依旧,六朝的繁华却早已消逝,可见伤感无限。

这首词采用宋代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全部韵脚,但因萨都剌思笔流畅,再加之采取倒

页脚

. .

叙的手法,工笔描写世事的变迁,抒发人生之感慨,使作品思路开阔,境界宽广,自然天成,堪为豪放派之大作。

(2)借古讽今,寄托年华已逝、壮志难酬之悲哀。如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又如南宋叶梦得的《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上片作者引入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的典故,抒发对东晋安的赞叹,对南宋卞京残破的叹息。下片中的“怆遗情”、“桓筝”句又提到安晚年的另一典故。因为位高望众,加上小人拨弄是非,安与孝武帝发生了一些摩擦。在一次宴饮中,同僚桓伊奏古筝替安表达忠信之情,致使孝武帝很惭愧。诗人在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离开中枢府,与安一样“怆遗情”、“东山老”,其壮志难酬的感伤虽有历史遮盖,还是从字里行间表露出来。 【当堂演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书愤(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武餐毡①久,忧愤巡嚼齿②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①武餐毡:武厄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泯。(事见《武牧羊》)。②巡嚼齿:唐安史之乱中,巡死守睢阳数月,后城破被俘仍骂敌不止,最后竟嚼齿吞舌,不屈而死。 (1)试分析作者用武和巡两个典故的作用。

答:

【参考答案】表明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不减他们二人,有天地可鉴。表现了诗人满怀壮志和一片忠心而不被理解的愤懑之情。

(2)文中“只凭天地鉴孤忠”一句,有人分析说由此可见作者对朝廷失去了信心,只好让天地来鉴别自己的一片忠心;也有人说是他对朝廷的怨恨,朝廷不重用自己,使自己一生空过了。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

【参考答案】本诗没有涉及“对朝廷失去了信心”的意思,只是谈自己对朝廷的忠心。学生如果有别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亦可。

(3)借古讽今,表达对当前现实的不满或警戒。如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仲谋!”作者在这里极力赞颂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相似,显然作者热情赞颂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为了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 【当堂演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桃花曲(顾况)

帝宫人舞凤楼,隋家天子泛龙舟。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觉桃花逐水流。

(1)试分析诗中“帝”、“隋家天子”两个典故的作用。

答:

页脚

. .

【参考答案】借古代亡国的教训,讽今朝君王安于享乐。 (2)诗歌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 【参考答案】作者借象征的手法暗示如果不接受历史教训,唐王朝的繁盛终将像桃花随水流走那样亦将付之东流。

(4)反思历史,抒发一己之感慨。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过往,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如杜牧的《赤壁》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如王安石的《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表现王安石政治上崇尚法治的主。著名的《明妃曲》二首,借歌咏王昭君和亲之事,隐约表达了封建臣子明知“君恩”不可恃、但又不得不寄希望于此的复杂感情。

【当堂演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西施(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滩(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1)新颖的立意是两首诗歌的共同之处,请你谈谈这两首诗歌思想容上的相同点。

答: 【参考答案】两首诗歌对西施的观点相同:国家的兴亡成败是有各种复杂因素的,不能将亡国的罪责加在一个女子身上。

(2)两首诗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试分析说明。

答: 【参考答案】罗诗以议论为主,开头摆明自己的观点,后两句运用反向证明的手法,推出世人的观点是错误的。诗,也是议论开篇,但是后两句借春水之急来为西施鸣不平用的是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赏析】

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一上来,诗人便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之类女人身上。这里的“时”,即时会,指 促成家国兴亡成败的各种复杂因素。“自有时”表示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这无疑是正确的看法。有人认为这里含有宿命论成分,其实是出于误解。“何苦”,劝解的口吻中含有嘲讽意味:你们自己耽误了国家大事,却想要归罪一个弱女子,这是何必呢!当然,挖苦的对象并非一般吴人,而是吴国统治者及其帮闲们。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后面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一个事理上的推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爱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读来锋芒逼人。

罗隐反对嫁罪妇女的态度是一贯的。僖宗广明年间(880—881),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皇帝仓皇出 逃,至光启元年(885)才返回京城。诗人有《帝幸蜀》一首绝句记述这件事:“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妃。”“阿蛮”即“阿瞒”的通假,是唐玄宗的

页脚

. .

小名。 前一回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于马嵬坡缢杀妃以杜塞天下人口。这一回僖宗再次酿成祸乱奔亡,可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诗人故意让九泉之下的玄宗出来现身说法,劝诫后来的帝王不要诿过于人,讽刺是够辛辣的。联系《西施》作比照,一咏史,一感时,题材不同,而精神实质并无二致。 【赏析】

西施是春秋时代的越国人,家住县南的苎。苎下临浣江,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这首诗不同于一般吊古伤今的登临之作,而是针对“女人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翻案。

诗立意新颖,议论形象而富有感情。上联平平道来,旨在澄清史实。据《史记》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后困于会稽,派大夫文种将宝器美女(西施在其中)贿通吴太宰伯嚭,准许越国求和,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这就是历史的真相。所以诗一开头就道破问题的实质:“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这个“陷”字用得十分精当,推翻了“女人祸水”论,把颠倒了的史实再颠倒过来。

议论入诗一般容易流于枯涩,而这首诗却把议论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诗人在为西施辩诬之后,很自然地将笔锋转到了西施滩,用抒情的笔触,描写了西施滩春日的情景。春天到了,江河水涨,西施当年浣纱的滩头那哗哗的江水急促奔流,好象在为她蒙上一层历史的污垢发出如泣如诉的声音,诉说着世事的不平。但春水毕竟不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这一切只能是诗人想象,所以第四句很快补上:“似有不平声。”这“似有”二字,选用得非常得体,真切自然,寄寓着作者深沉的慨叹。这一联,完全是在抒情中进行议论,在议论中渗透感情。

晚唐诗人罗隐也写过类似的诗:“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比较起来,两诗的立意相似,又各具特色。罗诗议论充分,能联系“时运”来分析国家的兴亡,这比诗似觉深入一层;诗发议论,不仅诉诸理智,而且诉诸感情,将理智和感情自然地揉合在一起,这较之罗诗又有其高出一筹的地方。 二、经典鉴赏

浪淘沙(欧阳修)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这是一首咏史词,作者对贵妃喜食鲜荔枝,玄宗命人从岭南、西蜀驰驿进献一事抒发感慨,歌咏唐天宝年间玄宗荒淫、贵妃专宠的史事,给世人以深刻的戒鉴和启迪。

开头三句从五岭荔枝成熟写起。首句点明产地、产时,次句点明荔枝成熟,第三句描绘荔枝的外形质,次第井然。荔枝成熟时,果皮呈紫绛色,多皱,果肉呈半透明凝脂状,这里用“绛纱囊里水晶丸”来比况,不但形象逼真,而且能引发人们对它的色、形、味的联想而有满口生津之感。 接下来两句,承首句“五岭”,专从产地之遥远托讽致慨。“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似故意模拟玄宗惋惜遗憾的心理与口吻,又似作者意味深长的讽刺,笔意非常灵动巧妙。从玄宗方面说,是惋惜荔枝生长远离长安的岭南,不能顷刻间得到,以供贵妃之需;从作者方面说,则又隐然含有天不从人愿,偏与玄宗、妃作对的揶揄嘲讽,而言外又自含对玄宗专宠贵妃、为她罗致一切珍奇的行为的批判。

下片“往事忆开元”句一笔兜转,点醒上片。说“开元”而不说“天宝”,纯粹出于音律上的考虑。“妃子偏怜”及以下“驿使”本《新唐书?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这里的“偏”与上片的“天教”正形成意味深长的对照。

页脚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