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八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主题
一、总体概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一个重要后果,即俄国无产阶级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苏联人民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二、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俄国“二月革命”;《四月提纲》的提出及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爆发和胜利;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土地法令》;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及巩固;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苏联的成立;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两个五年计划的实行;苏联的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新宪法。 能力目标:
1、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及历史意义,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2、 通过引导学生客观地叙述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同时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就与失误,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的讲述和分析,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三、中考热点链接:
链接一:坚定社会主义道路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距今已整整七十年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社会主义道路经历了无数的坎坷曲折,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艰辛。尤其是二十世纪末期,社会主义道路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在二十一世纪,如何更好的面对未来,如何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链接二:苏联建设的经验。
苏联从1928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经有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些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中考试题回放:
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法国大革命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2005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
【解析】此题考察学生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和分辨历史事物的能力。关键词语“第一次”“社会主义”,A、B、C项都属于资本主义革命,正确选项是D。
【答案】D。
2、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有许多启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轻重的比例要协调发展 B.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
C.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D.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 —— 2005年泰州市中考 【解析】此题考察学生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斯大林模式有很多弊端,这些弊端包括工、农比例失调;经济效益差、能耗高;以及在建立集体农庄的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等等,所以,A、B、C都正确,而“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说法有误,也包括商品经济。【答案】D。 五、模拟实战训练:
1、1917年俄国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十月革命”。这场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观原因是( ) A 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B俄国帝国主义发展落后于欧洲。 C 国内各种矛盾异常尖锐。 D 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2、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 ) A 沙皇专制统治。
B 布尔什维克和社会民主党人专政。
C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苏维埃政府统治。
3、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最主要的不同在于( )
A 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 B 目的在于推翻资产阶级,实行无产阶级革命。 C 工人阶级领导建立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