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大学期末考)

四、简答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2、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 一是社会历史根源二是阶级根源三是认识根源

3. 为什么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

4. 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何意义? 首先,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把握运动。其次,相对静止是 事物分化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条件。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把事物区分 开来进行科学分析。

5. 怎样理解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差别 是主观的,但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客观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是近似的、有时甚至是 歪曲的,这是意识最鲜明的主观特征,但任何反映归根到底都有自己的客观原型。

6. 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第一,新生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第二,新生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新生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 护和支持,必然能战胜旧事物。 7. 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立统其次, 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 础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最后,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 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8. 简述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一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内因,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 外因。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 事物发展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第二位的原因;外因一般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9. 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事物 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超越度的范围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量变和质变相互联系。量变是 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二,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 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 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不断转化、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10.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本身的 创造性;意识活动对人体的控制作用;意识通过人的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五、论述题

1. 试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可以表述为:世界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多 样性的统一,其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该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它包括了物质 观、运动发展观、规律观和意识论。对于指导我们的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既然世界是不依赖我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 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

其次,既然客观世界是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变化着的实 际情况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实事求是制定方针和政策。

第三,既然客观世界有自己固有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按客观规律 办事,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2. 试述普遍联系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四、简要回答题

1.简述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 2. 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5.如何理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6. 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7. 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