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同济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真题经验

同济大学

——翻译硕士

1

看到复试通过,终于释然了,答应了很多人写篇经验贴,不能爽约,回报论坛的时候到啦。先说说本人情况吧,浙江某普通二本,自己对英语和翻译挺感兴趣的,于是转投MTI。一开始择校范围定在北上广,综合考量之后确定上海,于是就定在同济、复旦、交大和上外中的一所。以为同济理工科学校会好考一点,就初定同济。准备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太傻太天真,同济因为有刘宓庆大牛在,翻译门槛超高,各种考你翻译理论翻译批评,但是自己选的学校,怎么都得坚持下去。闲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具体参考书及资料如下。 1、英语翻译基础

理论: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增订本),何刚强《笔译理论与技巧》,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

译著: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1-3册) 古汉语:Mencius, D. C. LAU

实用文体翻译:《法律文本与法律翻译》,《英语笔译实务》(三级) 2、翻译硕士英语

词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词汇表、托福分类词汇 阅读:GRE试题阅读理解部分、英语专业八级历年真题 写作:《英语写作手册》

英美文化知识:Global Times,《英语世界》,《英语文摘》,庄锡昌《西方文化史》

3、汉语百科知识与写作

文化百科知识:叶朗《中国文化读本》,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徐新《西方文化史》,杨谷怀《2000个应该知道的文化常识》

新闻、时政词条:《中国翻译》(期刊),关注China Daily、翻译公众号、相关论坛小组等

汉语写作:夏晓鸣《应用文写作》

根据考纲整理好参考资料后,你就成功了一半。准备的过程就像装修新房一样,你需要去采购各种材料,然后对号入座,精心装备,直到某一天,自己蜕变成当初期待的模样。这是一个制造惊喜和期待的过程。然后你要做的就是静下心

2

来把要学的知识充分掌握,耐住寂寞和孤独,也不为惆怅或迷茫所压垮。要相信自己,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先来说说政治,我没报班,因为我觉得关键看你自己。9月份才开始不紧不慢地看,跟着肖秀荣一路走到考场。如果你时间富裕,可以先看《政治新时器》再刷题,如果没空,直接刷题也未尝不可,身边这两种人都有,最后都考得还行,总之刷题背题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选择题,只要选择题正确率有保证,政治铁定不差,我1000题刷了5遍,错题一定要摸透,同时要好好研究一下大题的答题技巧和思路。今年老肖压中了俩,也算不错了,毕竟今年这么反压题。不要太把政治当回事,一开始就看我觉得不明智,最重要的还是你的专业课,当然也别当儿戏,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就行了。

我觉得翻译复习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积累阶段,即能力提升阶段,二是整合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大家最好多记一点(应该是很多东西)东西,不管是英语的,汉语的,还是两者对照的,积累足够了,你看到的层面是不一样的。

比如,你会在看到一个汉语的时候,脑海中马上出现5种英文译法(这是好现象,也是不好的现象,本文后面我将再次谈到)。我觉得基础很重要,事实上,就是英语专业那几本课本你全弄熟了话,也是莫大的财富。我的优点是记忆力还行,所以从大三下期我就开始记忆很多东西,包括中高口中的所有词汇和表达,汉语古文(中文学院的课本),各种翻译教程和读本中的词汇和表达。

我刚开始比较注重积累翻译教程里面关于文学方面的表达方法。积累的时候,不要忽略细枝末节,积累短语有助于汉译英时的表达。呵呵,对了,积累的东西最好是权威一点的,别囫囵吞枣、杂七杂八的都记下了,到时候用错了的时候,还可能认为自己用得好。我想积累就说到此吧,具体数目什么的,我觉得其他人说的就足够了。“多”能导致量变到质变,但是“精”能保证你吸收的一直是精华。

二是整合阶段,即把你积累的东西用于实践,把你看到的方法真正的应用。我一开始没有坚持翻译,只是积累表达,呵呵,忘了怎么说了,一句话,坚持至少每天翻译一篇,要一直保持翻译的状态。文章是可以反复翻的,第一次翻完后,即使两个月后你又翻一次,你很可能发现你还是犯了同样的错误。当你翻得有些经验之后,呵呵,你会发现原来那些翻译理论真的可以到处用,到处见的。还有

3

就是,你在翻完之后对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你朝正确的方向看、真正理解了参考译文的优点,这不太容易,事实上,开始时,我们看到的东西大多数都是浮于表面的。

前面我说到第一阶段积累了很多表达方式,第二阶段的任务就是,区分哪个表达在此时此地是最好的、最合适的,并不是前面积累的可以到处用。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表现在翻译里面就是,汉译英的时候,把结构重组,增加连接词,注意整句的重心在哪儿(这要根据全文主题,和附近语句的意思判定),找到了重心,如何安排词汇、语句,达到所需的效果,一个状语到底是放在最前面,中间,还是最后,都是以整体意思和细节修饰考虑的,选择词语和短语的时候,重要的是它能不能达到信、达,再看它能不能“炫”,鉴于我们大家的普遍能力要求,我个人觉得达到前面两点比较重要。意合语言少连接词,所以英译汉时,要把这一点记在心里,少用连接词,但是要把意思表达清楚。任何方法或特点都是“过犹不及”,翻译多了,你就会知道如何掌握这个度的。

拿到一篇翻译,考试的时候,你要先考虑时间,如果时间足够,最好先打草稿,在草稿上改了之后,再认真地誊写到卷子上。我第一次考试的时候,就是直接写上去的,我的字是很烂的,不要让可以避免的错误断了你的出路。我每次翻译都会先把原文看至少三遍,甚至在心里默读,理解原文很重要,你需要知道原文的风格,原文用词的文雅程度,通过语感感受到原文,然后再真实的把感受表达出来。翻完之后,我也会修改、阅读译文,也是通过语感感受哪儿还不对劲、或者不好,然后做出适当修改。对了,毛荣贵的书挺实在的,可以看一看。

百科的话,所有的政治、经济、人物等词条反复背,考试用三四十个字解释清楚即可。其实很多文科生只用每天看看新闻就够了,因为很多事件和文学类知识对她们来说是常识,但是跨考生就要扎扎实实地背诵几千个词条了。

应用文我把全部七十多篇作文写了两遍,真的有点丧心病狂了。因为应用文大概小学之后就没有写过了,而且种类繁多,我分了十三大类,每个下面还有小类。第一遍我是按照目录,每天三篇的写,因为完全不知道格式,基本上就是把答案简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了,再总结格式。第二遍,我先把自己的笔记本上的所有应用文题目分类,观察一类下面的几篇文章,哪个格式更好,再自己看题目写一遍。

4

网上有很多总结的模板,我都没有用,因为基本上总结的都比较乱,我还担心种类不全或者格式错误。不过有一点基础的同学最多把所有答案的格式过一遍就可以了,考研的时候我因为不知道答题纸一页多少字,担心字数不够,结果写了大概700字,反而画蛇添足了。

议论文一定要练,我是一周写一篇作文,第二天修改错别字和一些不太好的表达,第三天往自己的文章里添加素材论据,比如可以引用的诗句,证明自己观点的例子和数据,其他四天看满分作文,把别人写的好例子和句子抄在笔记本上并背诵。太久没写过作文了,以致于写第一篇议论文的时候写了两段就写不下去了,写到第十篇才终于像是可以上考场的文章了。

以上,就是我所用到的同济大学翻硕的考研专业课相关参考书,个人觉得已经相对比较全面了,我手中还有相当数量的考研资料,其中有买的,有自己整理的,还有当初准备考研时候各种渠道搜集的,有需要的学弟学妹可以在high研里私信我,我免费提供给各位考研的小宝贝!!!

另外有什么不懂得也可以私信问我,只要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一定会给大家详细解答,关于资料的话,深知考研不易,凡是我手里的电子版资料,以及我个人整理的资料我都会免费送给大家,下载high研app随时联系我,大家不用花钱再买。

最后祝大家都能得偿所愿,爱你们呦!!!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