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运用和创设初中数学的情景教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数学教学的形式、内容和教学理念都受到很大的冲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呢?本文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利用和创设情景教学中的一点做法。
关键词:数学 创设 情景教学
一、运用和创设生活情景,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在教学备课时,我们先要分析学生的周围生活,从他们的生活中找到与新知识相关联的事物,从他们熟悉的事物出发,利用知识迁移手段,让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掌握新的内容,这样不但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将抽象的概念简单化、具体化。 在学习《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使用》时,创设这样的情景:李先生有一个小工厂,管理人员由李先生、他的弟弟、六个亲戚组成,工作人员由5个领工和10个工人组成。工厂经营很顺利,需要增加一个新的工人。小张去应聘时,李先生说:“我们这里的报酬不错,平均薪金是每周300元。”小张工作几天后找到李先生说:“你欺骗了我,我已经问过其他的工人,没有一个工人的工资超过每周100元的,平均工资怎么可能是一周300元呢?”李先生说:“小张,不要激动,平均工资是300元,你看这张工资表。”
人员 工资 人数 合计 李先生 2400 1 2400 李先生弟弟 1000 1 1000 亲戚 250 6 1500 领工 200 5 1000 工人 100 10 1000 合计 23 6900 问题:(1)李先生说每周平均工资300元是否欺骗了小张?平均工资300元能否反映工人的平均收入?若不能,你认为应该用什么工资反映比较合适? (2)小张找工作时,你认为应该了解什么工资? 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原有的“平均数”的经验有点行不通了)。形成学生欲罢不能的态势,很快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去探索和发现,这样将抽象的“中位数、众数”的概念简单化、具体化,对它们的应用就有了亲身的感受。
二、.运用和创设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并运用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中,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我在教学中尝试了变式教学,以确保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热情。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三、 强化交流和合作,运用和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活动情景
相对而言,传统课堂教学较为重视师生之间的联系、沟通,而忽略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忽视发挥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
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1).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
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空间形式多种多样,小组一般由5人或7人组成,也有4人、6人小组等。小组的这种形式缩短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间交往的机会,有利干小组内成员的交流与合作。 (2).小组学习任务的布置。
小组内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主要以协同活动为中介实现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活动中,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布置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教师不仅要指导组内交流,而且要引导组内交流;不仅要交流学习结果,更要重视交流学习方法。
( 3).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枝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问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四、充分利用数学开放题,创设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情景
数学开放题指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策略多样化的题目。由于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育中有其恃定功能。数学开放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意识,让学生真正学会“数学地思维”;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把数学开放题带进课堂是提高数学教学开放度的重要途径。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将一些常规性题目改造为开放型题
如可以把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造成给出条件,先猜结论,再进行证明的形式;也可以改造成给出多个条件,需要整理、筛选以后才能求解或证明的题目;还可以改造成要求运用多种解法或得出多个结论的题目,以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此外,将题目的条件、结论拓宽,使其演变为一个发展性问题,或给出结论,再让学生探求条件等,都是使常规性题同变为开放题的有效方法。 (2).设计数学开放题的基本要求
设计数学开放题要选择有用、有趣、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容易进入解决问题的角色,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最佳发展。
(3).适度开展数学开放题教学
由于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费时太多,而课堂教学又受课时的制约,因此,必须适当控制问题的开放程度,必要时教师作一些铺垫。同时,为使数学开放题逐步进入课堂,我们应根据时代的需要,大力推进初中数学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学基本功。
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科学有效的教学情景模式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是指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方法、人力资源和数学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灵活多变的教学情景,我尝试了以下两种: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借助几何画板软件、图形计算器等信息技术
手段,提出探究问题,创造数学实验情景,由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做数学,让学生在动手
实践的动态过程中自主观察、探索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和结构关系,然后去猜想、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获取新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时,可以采用几何画板软件,创造实验平台。实践操作如下:1、引导学生自主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如右图),2、度量两组对边AB、CD的长度,BC、AD的长度,3、度量两组对角∠A、∠C的大小,∠B、∠D的大小,4、用鼠标拖动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观察平行四边形ABCD的形态、结构和度量值的变化。这样动手实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于是他们会主动归纳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此时,教师可以顺着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有什么特征,让学生思考、猜想,继续做数学实验,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精神。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而且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更牢固,理解会更深入。 二、合作研究性教学模式
合作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由学生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查找、筛选信息和网上协作共同完成课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多学科、多纬度的综合性教学模式,将知识、计算、规律的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等目标综合在一起。应用这种模式的教学一般不能在一节课中完成,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确定所需的时间。此模式的实施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分析问题,组织小组,确定研究计划。(3)自主查找、收集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4)交流协作,制作、计算数据,解决问题。(5)汇报,评价,反思。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合作研究性教学,实际操作如下: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收集一些与勾股定理有关的素材,如《外星人与勾股定理》,以此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勾股定理的热情后,提出以下问题: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谈谈它的由来。它的证明方法有哪些?它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哪些问题?勾股数等。其次讨论分析以上问题,然后分小组分任务解决。第三,学生明确目标后,带着问题独立地通过网络进行搜索、收集相关的信息。第四,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形式的协作学习,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想象,总结解决的办法,通过电子邮件、腾讯QQ实时聊天或在BBS上发表帖子交流,并讨论它的可行性,以及收集到的信息是否有效。第五,收集到与勾股定理的信息后,由学生汇总信息,完成课题的小结并打印成册,得到《勾股定理史话》,《毕达哥拉斯与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勾股数研究的现状》等,最后由小组成员向全体同学做出书面汇报,并要求学生回忆探索与协作的过程,反思如何从问题中提取数学知识、怎样才能找到需要的信息、如何选择有用信息、解决该问题用了哪些数量关系、与小组成员协作是否愉快、学习伙伴有哪些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打算以后怎么应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等。通过这一过程,全体同学基本上对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都有有了比较好的掌握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