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简述绩效管理发展的历史答:1)
财务绩效阶段,在这一时期,绩效评价指标以财务指标为主的状况是内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全面绩效阶段,再此阶段,研究人员提出了传统的财务指标无法真实地企业的发展的状况的观点,这使企业在纯财务指标上增加了客户,质量等指标来全面衡量企业的绩效。3)平衡绩效阶段。在此阶段,研究人员相继提出了绩效测评矩阵,平衡记分卡,绩效棱柱等方法。 2物流绩效的概念
答:物流绩效是正在进行的物流活动的执行情况,及已完成的物流活动的结果;对物流绩效的评价是对正在进行的物流活动的评价,也是对物流活动结果的评价。有效的物流绩效衡量和控制,对组织资源的监督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物流绩效管理就是判断物流计划与实际绩效之间的差距,以识别提高组织效率与效益的机会,并付出实践促进组织绩效的提升。 3简述标杆法及其主要实施流程 答:标杆法是将本企业经营的各方面状况和环节与竞争对手或行业内外一流的企业进行对照分析的过程,是一种评价自身企业和研究其他组织的手段,是将外部企业的持久业绩作为自身企业内部发展目标并将外界的最佳做法移植到本企业的经营环节中去的一种方法。
其流程包括:1)确定要执行标杆法的具体项目。2)选择目标。3)收集分析数据。4)确定行动计划。5)实施计划并跟踪结果。 4. 什么是关键绩效指标法 答:企业关键绩效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 5. 经济增加值的含义
答:EVA是一定会计期间使用一定量的资产创造的全部收益减去该资产的使用成本的余额,可以被定义为:公司经过调整的营业净利润减去其现有资产经济价值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 6.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
答:1)财务层面。财务绩效指标可以显示企业的战略及其实施和执行是否对企业盈利做贡献。财务目标通常与活力能力有关,其衡量指标为营业收入,资本报酬率或经济增加值;财务目标也可能是销售额的迅速提高或创造现金流。2)客户层面。确定企业业务单元将要蔡玉竞争目标客户和市场。客户层面通常包括几个核心或概括性的指标。3)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其重视的是对客户满意度和实现企业财务目标影响最大的那些流程。4)学习和成长层面,其主要有3个来源,即入,系统和组织程序。 7. 简述绩效系统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答:(1)谁参与整个过程 (2)谁负责采取什么行动 (3)行动的顺序 (4)各种行动怎样结合起来以产生期望的结果
8. 什么是狭义物流成本,什么是广义物流成本?
答:所谓下一的物流成本是指在物流活动中,企业为了提供有关的物流服务,要占用一定和耗费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中必要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是物流服务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物流成本,包括狭义的物流成本与客户服务成本。 9. 如果按经济内容、职能分类,物流成本包括什么内容?
答:1)按经济内容分为劳动对象方面的成本,劳动手段方面的成本和活劳动方面的成本。狭义物流成本按经济内容分为:固定资产折旧,材料费,燃料动力费,工资,利息支出,税金,其他支出
2)按职能分类分为以下类别:运输成本,仓储成本,配送成本,包装成本,流通加工成本
10.简述物流成本交替损益规律。
答:物流成本交替损益(Trade—off)规律又称为物流成本效益背反规律、二律背反效应,包括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和物流功能之间的效益背反。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是指物流服务的高水平将带来企业物流成本的增加。物流功能之间的效益背反是指物流各项功能活动处于一个统一且矛盾的系统中,在同样的物流总量需求和物流执行条件情况下,一种功能成本的削减会使另一种功能成本增加。 11. 企业在决定仓储类型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1)周转量。由于自有仓库的固定成本相对比较高,而且与使用程度无关,因此必须有大量存货来分摊这些成本,才能使自有仓库的平均单位成本低于公共仓库的平均单位成本。通常,存货周转量越高,使用自有仓库越经济。相反,当周转量相对较小时,便应选择公共仓库。2)需求的稳定性。自有仓库最适合需求稳定的企业。许多企业具有多种产品线,使仓库具有稳定的周转量,因此自有仓储的运作更为经济。3)市场密度。市场密度较大或供应商比较集中时,有利于修建自有仓库。相反,市场密度比较低时,在不同的地方使用公共仓库要比一个自有仓库服务一个很大市场区域更为经济。 12.简述库存流动假设
答:会计人员所选择的假定的货品出库流动次序将决定出库存货的成本和仓库中现有存货的价值。目前存在着多种库存流动假设,较为普遍的有:先入先出法(FIFO);后入先出法(LIFO);平均成本法。 13. 简述作业成本法的四大要素
答:1)资源。在作业成本下,资源实质是指支持作业的成本,费用来源,是一定期间内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项目,或者作业执行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代价。2)作业。作业是指在一个组织内为了某一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的工作,它代表组织实施的工作,是连接资源与成本对象的桥梁。3)成本对象。成本对象是企业需要计量成本的对象。4)成本动因。所谓成本动因,指的是解释发生成本的作业的特性的计量指标,反映作业所耗用的成本或其他作业所耗用的作业量。它是计量作业的依据,可以揭示执行作业的原因和作业消耗资源的大小。 14. 作业成本核算的步骤
答:1)作业认定。认定企业生产和服务中的作业,是实施ABC的基础。认定作业首先要进行鉴别,从而明确哪些作业是重要作业并且需要进一步细分,哪些作业不需要细分,甚至合并到其他作业中去。为了达到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作业的了解,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对庞杂的作业信息进行分析。2)分配资源费用到各个作业。将资源费用分配给作业的方法有直接分配,估计分配和认为分配。3)明确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对象是作业成本流向的终极目标。4)轨迹作业成本到相应成本对象。作业成本想各最终产品归集与资源向各个作业的分配形式基本相同,即直接分配,估计分配和认为分配三种形式。
15. 如何将资源费用分配到作业
答:将资源费用分配给作业的方法通常有三种:直接分配、估计分配和人为分配。1)直接分配是按客观,真是的尺度来对资源进行计量,具体地说是指测算作业所消耗资源的实际数额。2)估计分配放是指在缺乏或很难经济地进行直接分配的情况下,往往采用调查和询问的方式来估测作业所消耗的资源费用。3)人为分配不同于上述具有客观基础的直接分配法,它带有相当多的主观和随意成分。 17. 论述作业成本管理的过程
答:第一步:作业链和价值链分析。从作业成本管理的物理流即作业链管理的实质来看,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从外部顾客角度出发,尽量通过作业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二是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尽量从顾客提供的价值中获取更多的利润。为实现上述两个目标,企业必须进行作业分析。1)区别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 2)区别高效作业和低效作业 3)分析各作业之间的或作业链的内在联系 4)最终目标是消除非增值作业、提高增值作业效率,使作业链达到最优。
第二步,建立基于作业链或流程的责任中心。为了有效管理企业,通常根据各级管理者的责任和其控制范围的大小,把企业划分为若干责任单位,即责任中心。其通常分为成本中心、收入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建立基于流程的责任中心的原则:1)识别作业 2)按流程分类 3)按作业水平分类 4)按作业动因分类 5)建立责任中心 第三步:建立责任中心的控制标准
其标准有:1)作业成本管理和标准成本管理相结合设定标准 2)作业成本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设定标准 3)流程属性标准 4)最佳标准
第四步:计算及分析实际成本与成本差异。1)分别按照上述要求计算实际值,即作业实际成本,实际利用作业能力及流程实际达到的时间、质量和效率。2)计算和分析作业消耗资源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差异。3)当实际耗用的作业量小于约定作业能力时,就存在着“未利用作业成本”,为此还必须计算和分析由于为利用作业能力成本而产生的差异。4)计算和分析作业成本与弹性预算标准的差异。5)计算和分析流程所用时间与标准时间差异。6)计算和分析流程实际质量与所要求质量的差异。7)计算和分析;流程效率与所要求效率的差异。
第五步:业绩评价与持续改进。其评价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对过去的业绩进行相应的奖罚;其二,要分析未来的取向。
综上,作业成本管理是一个基于流程的、动态的系统,为了充分发挥作业成本管理的优势,实现组织既定战略,就必须变革,即进行流程改进、流程重组和流程创造。 18.阐述什么是完美订单?如何衡量?
答:完美订单就是指订单得到了完美的履行,在整个订单完成周期内,每一步作业都严格按照对顾客的承诺执行,毫无差错,可以作为企业零缺陷物流承诺的指标。完美订单评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