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教案

课 题 21《孟子》二章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 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3.理解孟子关于“大丈夫”言论和“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思想,增强个人修养,增强忧患意识,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 1.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重点难点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策略方法 朗读法、师友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1.了解孟子及写作背景资料。 2. 自学生字词: 公孙衍(yǎn) 贫贱(jiàn) 丈夫之冠(ɡuàn) ...课前导学 不能淫(yín) 畎亩(quǎn) 妾妇之道(qiè) ...傅说(yuè) 曾益(zēnɡ) 法家拂士(bì) ...胶鬲(ɡé) 外患(huàn) 劳其筋骨(jīn) ...教 学 流 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环节 交流感知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作者以及背景资料。 2.生字、生词的读音和释义。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孟子名轲,战国时人, 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是继孔子之1.学生交流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平。 后儒家学派又一位代表人物,被尊 称为“亚圣”。主张行“仁政”而 “使天下人皆归之”,主张以民为 本,曾说“民为贵,社稷轻之,君2.师友互相检查基础知识掌握为轻”。曾游说各国,但主张不被情况。 采纳,退而与弟子们闭门著书,成 下熄。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孟子》一书。今天,我们就来学3.自主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富贵不能淫》 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习其中的两篇名篇: 。 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道。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组织全班交流预习内容。 三、研读课文: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 研读共品 教师适时引导 1.师友讨论明确:可用课文原句,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大丈夫形象。 2.孟子认为的大丈夫是什么样的?(用原文回答) 3.谈谈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4.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5.分析文章主旨。 四、课堂总结 1.师友归纳,总结知识: 总结提高 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生字词 2.思考课后习题。 教师选点精讲,进行学法指导。 2.全班交流。 师友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师友谈收获。 学生评选出最佳师友 教师点评,作重点强调。 教师总结提升。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第 二 课 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师友回顾交流 一、复习导入:回顾上节内 容,引入本节课内容。 交流感知 二、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个人物的事例,其共同点是教师适时引导 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 研读共品 么? 2. 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 条件是什么?造就人才的主 三、探究学习 1.第1段运用排比句列举六 师友讨论共品。 全班交流

观(内部)条件是什么? 3. 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 教师选点精讲,进行学法指导。 法?(论证的思路和方法) 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阐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5.分析文章主旨。 四、交流疑点,互相解答。 掌握学情,及时解惑。 互助释疑 五、 全班交流,解决疑难。 六、迁移拓展 巩固拓展 请用排比手法写一段有文采的话。(200字左右) 总结提高 七、课堂总结 1.师友归纳,总结知识。 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 八、布置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师出示问题,适时引导 教师总结提升 布置作业 师友交流,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其他师友 师友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班上提出。 师友相互讨论谈感受。 全班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师友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师友谈收获。 学生评选出最佳师友 板书设计 补充修正 教学反思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