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英才学校2017-2018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计划

---查漏补缺-整合知识-提升能力

一、指导思想

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所以,在具体实施前根据我班实际情况,制定此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使每一个学生能圆满完成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任务,为学生以后进入中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复习目标

1、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尝试提出新问题。 3、回顾学习过程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养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4、体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的魅力。 5、与同伴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自己的不足,形成实事求是和敢于质疑的态度,发展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三、复习重点、难点、关键点

重点: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使概念、法则和性质系统化、网络化。

难点:在基础知识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关键: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的整理复习。

四、复习内容

小学数学包含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对以上三个领域内容进行综合应用。各领域复习的内容和重点如下: 数与代数复习的内容和重点包括:(12课时)

(1)数的意义,包括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负数、百分等的意义;小数又包括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难点是数的意义的真正理解。 (2)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3)多位数、小数的读法、写法、改写和大小比较。难点是数的改写(包括求近似数),中间、末尾有零的数的读写、大小比较。

(4)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意义的理解是难点。

(5)计算既是基础又是重点,包括口算、笔算、混合运算、估算、运用运算性质及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口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6)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

(7)方程的意义,解方程和解比例。(解方程可依据等式的性质,也可依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8)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包括求比值、化简比、解比例、正反比例的判断。难点是正反比例的判断。

(9)除法、分数和比的联系与区别。

(10)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时间等计量单位的意义、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

(11)名数的改写换算。难点是名数的改写。 (12)数的整除

①除尽、整除、约数、倍数、质数、合数、质因数、互质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的理解。

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③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④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数的整除这部分内容概念非常多,又很抽象,应该着重理解各个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⑤通分和约分。

空间与图形复习的内容和重点包括:(5课时)

(1)直线、线段、角、平行、垂直的意义和特征。

(2)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概念、性质、特征,周长、面积的计算及其应用。

(3)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的概念、性质、特征,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及其应用。

(4)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

(5)根据给定的方位确定其它的方位和物体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表示。

概率与统计复习的内容和重点包括:(5课时)

(1)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的意义和方法。

(2)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制作步骤和方法。 (3)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和求法。 (4)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预测及其求法。

(5)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的预测及其求法,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复习的内容和重点包括:(3课时)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内容进行综合应用,其内容包括:

(1)综合应用数的意义、数的运算性质和方法、代数知识(包括方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综合应用比、比例(包括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综合应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性质特征、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4)根据平移、旋转和对称特征,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和作图,根据方位知识用数对表示点或物体的位置,描述其所在的方位。

(5)综合应用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的方法,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制作步骤和方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和求法,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预测及其求法,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6)解决问题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和习惯的训练和培养,尤其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训练。

(7)要重视不同类型解决问题策略和方法的训练:

作图训练(包括平面图、图形的变换和运动、线段图); 补充条件和问题的训练;

问题归类和分析数量关系的训练(包括工程问题和路程问题、买卖问题、分数和百分数乘除法问题、按比例分配问题、比例尺问题、求平均数问题、利用几何知识解决问题、分析统计图表的问题……);

寻找解题思路的训练(包括分析法、综合法、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法、按比例分配法、依据正反比例的意义法、图解法…… ),要尊重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

五、整体复习阶段的工作可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进行分类、专项训练强化。(1周) 第二阶段进行综合检测与训练。(3周)

教师要根据小学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要求,在分类复习、专项训练的基础上,自己编拟综合训练检测题,综合训练与检测学生在第一阶段分类复习中的复习效果。 每次综合训练、检测后,教师要及时批阅收集学生在综合检测中反馈的信息,科学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三阶段分层辅导、有效矫正。(1周)

根据学生在综合检测中反馈的信息,针对不同基础和水平的学生,实施分层辅导、有效矫正和突破、整体提高。

六、注意的问题

1、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知识之间的联系。

2、注意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整理和复习。 3、加强反馈,注意因材施教。 4、以纲为本,扣紧大纲。

5、力求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6、有的放矢,不是机械的重复,做到精要,有目的、有重点。 7、实际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七、具体课时安排(总80课时)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