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RD格式整理. .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哪种情况能够增强货币政策效果 ( ABD )。△y=ki*△i=(1/(1-β))*(-d*△r)=(1/(1-β))*d*△m/h
A.投资对利率更加敏感 B.边际消费倾向变大
C.货币需求对利率更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更加不敏感 2. 下列哪种情况能够增强财政政策效果 ( BCD )。挤出要少│△i│=│-d*△r│=│-d*△L1/h│=│-d*△yF*k/h│越小,财政政策效果
A.投资对利率更加敏感 B.投资对利率更加不敏感 C.货币需求对收入更加不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更加敏感 3. 下列哪些属于政府购买支出 ( ABD )。
A.机关办公用品支出 B. 政府雇员报酬 C.贫困救济 D. 国防建设支出
4. 下列哪些工具能够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 CD )。
A. 利率 B. 政府购买支出 C. 失业救济 D. 个人所得税 5. 中央银行的职能包括 ( ABD )。
A.代理国库 B.制定货币政策
C.向公众发放贷款 D.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三、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 × )1. 中央政府每年都应保持预算平衡,使政府支出等于税收。 ( √ )2.在MPC恒定情况下,挤出效应越大,则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差。 ( × )3.货币供给量的多少完全取决于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无关。 ( √ )4.其他条件不变,如中央银行买入国债,会使货币供给量增加。 ( × )5. “自动稳定器”能够抑制所有的经济波动,维持经济稳定。 ( √ )6.企业投资对于利率变化越敏感,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 √ )7.若中央银行在政府减税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则利率必然上升。 ( × )8.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缓和了经济萧条,减轻了政府债务。 ( √ )9. 不管各国政府是否制定财政政策,它们实际上都在实行某种财政政策。
( × )10. 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将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减少。 ( × )11. 假如挤出效应等于100%,则财政政策十分有效。 ( √ )12. 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
( √ )13. 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时间不一致性问题。时间不一致性又被称作动态不一致性,它是对动态决策行为特征的一种实证描述,是将博弈论应用于经济政策分析的产物。是指中央银行在当前作出的关于在未来一个时期所要执行的政策,等到实际执行时已不再是最优的了,因而需要对既定的政策加以调整。具体来说,在公众预期形成之前,对中央银行来说,零通货膨胀可能是最优的选择;当公众预期形成后,零通货膨胀已经不再是最优的政策了。在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存在的条件下,为了获得非预期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的刺激作用,中央银行将实行正的通货膨胀政策。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公众知道中央银行会这样做,因而货币政策是不可信的。这主要是由于政策制定者与政策调节对象行为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货币政策行为及效应是政策制定者与政策调
. .专业知识分享. .
. WORD格式整理. .
节对象在主、客观条件制约下进行的一种博弈行为。具有理性和完全信息的公众不会被欺骗,最后结果必然是中央银行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