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13、超额学习越多,记忆效果越好。

答:错。研究表明,学习程度为150%时,记忆效果最好。但超过150%,效果并不会随之再有显著的增长。因此,适度的超额学习对记忆的保持是有效的,但又要防止大量的超额学习造成的副作用。

14、定势对问题的解决只有消极作用,没有促进作用。

答:错。定势是人们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虽然有时会使问题解决的思维变得呆板,具有消极作用,但有时也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

15、想象可以创造出现实中尚未存在或不可能存在的新形象,因此它是超现实的。

答:想象虽然可以创造出现实中尚未存在或不可能存在的新形象,但它是在人脑中储存的表象中改造加工的结果。无论想象如何新颖,其内容依然来源于客观现实。因此,想象不可能是超现实的。

16、无意注意是不受意识控制的。 答:对。

17、无意注意就是没有意义的注意。

答:错。虽然无意注意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但它能使人及时获得外界的信息,保持人对外部环境的警觉。它对人的生存意义重大,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18、由于无意注意缺乏目的性,因此学习中不能依靠无意注意,只能依靠有意注意。 答:错。学习中是不能仅靠无意注意,因为无意注意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而且不能持久和稳定。但也不能全凭有意注意,因为有意注意必须付出很大的意志努力,消耗巨大能量,容易使人疲劳,从而分散注意。因此,教学中要善于转换两种注意,使两种注意有节奏地轮换,才能将注意持久地保持在学习上。

19、注意的转移就是指注意的分散,是注意的分心现象。

答:错。注意的转移跟注意的分散不同,前者是在新的需求下,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使一种活动合理地被另一种活动所代替,这是注意的优良品质;而后者则是无意识地、被动地离开了当前应该注意的对象,这是注意的不良品质。 20、情感是人的主观态度和体验,它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答:错误。虽然情感是人的主观态度和体验,但它仍然来源于客观现实,是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反映。

21、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答:对。

22、只有知之深,才有爱之切。 答:对。

23、焦虑情绪对学习只有干扰和阻碍作用。

答:错。高度的焦虑会干扰、阻碍学习活动,但焦虑不足也会使人不够兴奋、缺乏注意,从而影响学习。因此,一定程度的焦虑对学习的正常进行是必要的。 24、焦虑水平低,学习效果好;焦虑水平高,学习效果差。

答:焦虑对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因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情景而有所区别。一般来说,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是呈“倒U曲线”的关系,即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学习效率,而中等程度的焦虑才能导致最高的学习效率。

25、意志在人的意识中具有自觉的、有目的的主观能动作用,所以人的意志是绝对自由的。

答:错误。虽然意志具有自觉的、有目的的主观能动作用,但人的意志同时也具有社会制约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意志既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 26、天才就是天生之才。

答:错。天才通常是指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各种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和最完善的结合,并能创造性地完成相应的活动。天才并不是指天生之才,任何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特别是个人的实践锻炼和主观努力。 27、学习成绩越好,说明学生能力越强。

答:错。学习成绩好只是代表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较多,知识的多少可以说明一个人对自然、社会的了解程度,但不能代表他能力的强弱。因为,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是不能等同起来的。

28、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气质的稳定性是不可以改变的。

答:错。“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气质的先天性决定了它是人的个性中最为稳定的特性。但是,气质的稳定性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在教育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个性特征,都会对气质的改造产生一定的影响。

心理学试题(填空题) 第一章 人的心理

1、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 ___和 ___两大方面。

2、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年,其标志是德国的心理学家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3、心理过程包括 、 和 。

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许多种,主要的研究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个案法等。

5、心理学研究遵循的原则有 、 和 __ 。 6、个性心理包括 和 两个结构成分。

7、个性心理特征包括______、 和_______。

8、心理的实质是: 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其对 ____的反映。 9、认识过程包括:感觉、 、 、 和想象。

10、个性倾向性包括______、 、_______、信念及自我意识等。

1、心理过程、个性心理2、1879、冯特3、认识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5、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6、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7、能力、气质、性格 8、大脑、客观现实9、知觉、记忆、思维 10、需要、动机、兴趣

第二章 感知觉

1、感觉的产生是整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分析器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 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对直接作用于客观感官的事物的 的反映。

3、根据刺激来源,可以把感觉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4、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被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而个体对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数量上成_______关系。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种情况属于嗅觉的_____________。

6、一个刺激被觉察出有差异所需的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成正比例,这个定律被称之为_____________。

7、根据人脑所反映事物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8、时间知觉是个体对客观现象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反映。 9、知觉有 、 、 、 四种特性。 10、知觉形成的大脑信息的加工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形式。 11、“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是感觉的 现象。 12、吃了糖后再吃水果,总是觉得很酸,这是感觉的 造成的。

13、红、橙、黄等类似于太阳和烈火的颜色,能给人以温暖之感,这种现象属于 。

14、在心理学上,人的感受性是用 来衡量的。

15、电影的胶片是一片一片的,但按每秒24片的速度放映,看上去却没有间断感,而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这是依赖 的结果。

16、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比如思维、想象等,都是在 的基础上产生的。

17、知觉的对象与背景是相对的,是可以 的。

18、根据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活动,可把知觉分为 、 、 、 和触摸知觉等。

19、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 和 。 20、感觉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 和 。

1、感受器、传导神经、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2、个别特性、整体3、外部感觉、内部感觉4、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反比5、适应6、韦伯定律7、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8、持续性、顺序性9、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10、自下而上加工、自上而下加工11、对比12、对比13、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14、感觉阈限 15、视觉中的闪光融合现象(视觉后像)16、感觉17、互相转化18、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视听知觉19、社会知觉、物体知觉20、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章 记忆

1、记忆是个体对 __的反映。

2、记忆表象有两个特征: 、 。

3、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为 ___、 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根据信息加工的时间长短,记忆可以分为 ___、 __和______________。

5、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__组块,信息保持时间为 __。 6、记忆包括 、 、 三个基本环节。

7、世界上最早系统研究遗忘过程的人是德国心理学家 ,他根据实验结果绘成的曲线叫 ,它表明遗忘的进程有 趋势。

8、个体感知过的事物一旦成为记忆的内容,是以某种具体的形象保存在脑中的,这种形象称为 __。

9、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 ___、 __、 ______________这四个方面。

10、根据识记材料的特点和识记时是否以理解为基础,可把识记分为 __和 __。

1、过去经验 2、直观性、概括性3、形象记忆、语言-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4、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5、7±2、1分钟以内6、识记、保持、再现(再认) 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8、记忆表象9、记忆的敏捷性、保持的持久性、记忆的精确性、记忆的准备性10、机械识记、意义识记

第四章 思维与想象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 和 反映。 2、思维的基本特性是 和 。 3、“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反映了思维的 。

4、根据思维的抽象水平,可将思维分成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在问题解决中思维探求问题解决方案有无确定的方向,可将思维分为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概念获得的两种途径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7、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8、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9、创造指为人类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有价值的社会产品的活动。 10、创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11、睡眠中的梦境属于 想象;与主体的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事物的想象叫做 。

12、根据想象内容新颖性的不同,有意想象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3、根据想象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可以把想象分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4、凡是符合客观现实发展规律的积极幻想,叫做 ;凡是脱离客观现实发展规律的消极幻想,叫做 。 15、思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 、 、比较、抽象、 __、 ___、具体化等活动来实现的。其中, 与 是其最基本的过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