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探究

作者:秦旭芳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9年第10期

[摘; ; ; ; ; ;要]; 声乐课堂教学是实现声乐教学任务的根本途径,是培养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的重要手段。但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并不符合新的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特点。

[关; ; 键; ;词];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9-0092-02

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要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的队伍建设,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新的形势下需要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幼儿教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基层幼儿教师的摇篮,声乐课堂教学是实现声乐教学任务的根本途径,是培养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的主要手段。

一、采用分层教学,实施因材施教

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多采用集体授课的教学模式,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显然不符合学生的音乐素质现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能力,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个性差异来选择教学内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層次的教学,尊重差异,关注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为了使分层教学有效地展开,让每个学生受到最适合的教育,可根据学生声乐能力的具体情况分成A、B、C三个层次组,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

A层学生:有一定的声乐基础。要求他们在正确掌握发声方法、咬字、吐字技巧的基础上,完善呼吸方法,加强气息的控制,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后,补充更难的声乐内容,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驾驭作品的能力和表演水平,为技能大赛做准备。

B层学生:喜欢唱歌,音准、节奏好。要求他们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基本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咬字、吐字技巧,能够演唱艺术歌曲及一定难度的儿童歌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C层学生:声乐素质、音准、节奏不好。教师做到有耐心、有爱心、有恒心地指导,帮助他们初步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在不脱离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多布置些简单的歌曲,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信,能够准确把握儿童歌曲的音准、节奏。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合理分配和利用时间,某一层次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其他层次学生观摩,观察演唱学生的演唱情况,作好记录、讨论与交流,使所有的学生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使他们不仅会唱,还会教。通过分层,教师根据各层学生声音技巧和演唱能力的情况,科学、合理、高效地安排课程,设置学习目标,布置学习任务,遵循共性问题集体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讲解的原则,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合理搭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声乐技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均衡发展,确保声乐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强化实用教学,掌握应用技能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声乐教学中仍然延续着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不符合学生现状,也与现阶段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声乐课应紧紧把握专业特点,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应用技能的训练,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实用性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声乐基本理论和基本演唱技能与技巧,还应着重学习儿童歌唱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儿童嗓音保护常识,了解儿童歌曲演唱的特点,正确地理解儿童歌曲的音乐形象,结合幼儿园教材的内容,学会正确地范唱儿童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