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政治思想史 平时作业四

平时作业四

一、名词解释

1.墨家学派

我国先秦时期形成的一个很有影响的思想流派,墨子是其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墨子的学说以历史观为理论基础,注重实用。在政治思想上,墨子的主要主张是尚同、尚贤。尚同是墨子关于政治体制的认识,尚贤是墨子关于人事管理或政治录用问题的基本主张。

2.法家学派

作为一个有影响的思想流派,法家兴盛于战国时代,代表人物有申不害、商鞅等。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将法家学派的法、术、势理论融为一个体系,旗帜鲜明地主张君主专制。法家思想在当时成为秦国改革和谋求统一的指导思想。

3.董仲舒

我国西汉早期的著名思想家,被誉为当时的儒学宗师。董仲舒着力阐发了儒家典藉《公羊传》中的王权大一统思想,又吸收了墨、法、阴阳等家学说,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即天人合一政治论。董仲舒促成了汉武帝独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汉代统治者的政治指导思想,并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这对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深远的影响。

4.民本

柳宗元在政治上忠于李唐唐王朝,对当时社会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局面非常忧虑和不满。他主张革除弊政,进行政治改革,形成了革新思想。同时,长期的贬谪生活,使他对社会下层情况有较多接触,对社会政治弊端和人民的苦难了解较多,这也促使他积极揭露社会弊端,所以就阐发民本思想。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国为君之本,在君、国、民三者中,民是最基础性的要素。所以在政治上要以民为本,围绕民本来制定和执行政策。

5.王艮

王艮 初名银,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少时,因家贫辍学,参加煮盐劳动。十九岁后,开始经商,家境渐宽。王艮也得以专心研究学问。他潜心自学达十年之久,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并开始讲学。正德十年(1502),王艮赴江西拜谒王阳明,并投入其门下,学习王学。王阳明卒后,王艮自立门户,授徒讲学。王阳明心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分化,形成十多个不同流派。其中以泰州学派最具特色。该学派发展了心学的世俗化倾向, 并倡导平等思想。王艮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素来不喜著述,所以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 其子孙及门人编有《心斋王先生全集》,清人又编为《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

6.郝经

字伯常,原籍太原郝乡,远祖郝仪迁至潞州,八世祖郝祚又迁至泽州之陵川,遂为陵川人。郝经一生在金朝、蒙古国、南宋三个政权下度过,是金末元初政治舞台上一代杰出的政治家。郝经饱览群书,著述颇丰,有《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原古录》、《通鉴书法》、《玉衡真观》等,还有数十万字的《文集》传世。作为一个思想家,郝经在中国理学思想发展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他在中国思想史上上接唐宋,下启明清,在金末元初这个动荡的历史时期中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中国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7.破心中贼

“破心中贼”是王守仁心学思想的重要观点。“破心中贼”就是要革除人们超出其社会地位的物质欲求和犯上作乱之心,即人欲,而保留良知、天理,即回归封建道德。达到“破心中贼”要求的人当然是纯善无恶的顺民。致良知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思想武器。所以他用致良知教化民众,则有“破心中贼”的奇效。如果人人如此统治就会安如泰山。 “破心中贼”就是消除民的反抗,使之安心接受统治,从而解决社会政治危机,稳定明朝天下。致良知是王氏心学的基本结论,“破心中贼”是其实现的途径和方法。王守仁本人对此极为看重。他的主观目的是通过强化封建道德来维护封建统治。

8.王夫之

明末清初政治反思与批判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于儒学世家。组织过匡社。参加过武装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衡阳石船山,潜心著述,自称“船山遗老”,因而被称为“船山先生”。其著作主要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读四书大全说》、《读通鉴论》等,有《船山遗书》。王夫之及其思想在当时并不为人知。二百年后始被发现,并受到高度评价。其成就主要集中于政治哲学方面。王夫之精研儒学,对佛道有深入的理解,在对各家思想融会贯通的基础,综采各家,形成了内容丰富、庞大的政治哲学体系。其要点有:理势关系与通变思想——认为时、事、势、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因时而变法就是自然和合理的;理欲合一的观点——理欲都是自然的产物,因而欲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合理性,理欲可以并行不悖,和谐共处;道器统一——道为本、器为末,器具有普遍性,道器相须,两者有机结合。王夫之是传统政治哲学的极大成者。他对传统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达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在近代其思想的价值为人们所发现和承认,对推动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变革和进步起了积极作用。

二、简答

1.什么是无为而治?老子和庄子提出无为而治的依据和实质是什么?

答: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

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根据道家的观点,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就能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人身、社会亦是如此。如果人为干涉事物的发展进程,按照某种主观愿望去干预或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揠苗助长,自取其败,因此,明智的人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养生治世,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当然,无为而治的“无为”,绝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无为而治的“无为”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相反,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以有为为之。但所为之为,都应是出自事物之自然,无为之为发自自然,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所以这种为不仅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进程和自然秩序,而且有利于事物的自然发展和成长。

2.董仲舒天人合一政治思想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董仲舒是汉代公羊学的大师,主要研治《春秋。公羊学》。《公羊学》在政治上基本主张是王权大一统、注重等级原则和华夷之辩。董仲舒着力阐发了《公羊学》中大统一的思想,又吸收了墨、法、阴阳等家学说,对《公羊学》进行了神秘主义改选,形成了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即天人合一政治论。主要内容有:

1、天人合一,天人关系是我国古代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命题。董仲舒所讲的天,既有理性成分,也有神秘因素,既指自然规律,也包括伦理原则。这样的天的权威自然是至高无上的。 2、君权至上与天谴说。在现实政治中,董仲舒主张君权至上,拥护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为巩固这一体制,保证汉家天下的长期延续,他为君权至上的合法性、合理性、神圣性作了精心论证。3、阴阳合分论与纲常理论。认为天的运行有其内在的规律,体现为阴阳分合运行。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政治论,由天人关系、天道运行规律论证了君权至上和等级原则,又主张以天制约君主,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起来,从而提高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适应能力, 这是儒家政治学家成熟的表现。

3.韩愈人才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文创作理论上: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4.王安石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征?

王安石是北宋\熙宁变法\的主将,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影响巨大。王安石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1)财政思想。王安石改革侧重于解决财政问题,所以财政思想是其改革思想的主要方面。其要点有:其一,为理财正名。其二,以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作为增加政府收入、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途径。其三,重视节约。 (2)立法与变法思想。这里的\法\不仅指法律,也包括政府政策,指导思想,政府规章等。其主要内容有:其一、法之善恶关系天下之治乱,立善法是致治的关键。其二、鼓吹法令制度的改易更革,并以之为政治上最急迫的任务。其三、法令制度变革的指导思想是法先王,而且必须是法先王之意。其四、制订法令制度要从现实出发。

(3)人才思想。人才思想也是王安石改革思想的重要内容,与立法相辅相成。其要点有:其一、批评国家人才现状,论证人才对改革求治的重要性。其二、独特的人才标准。王安石的人才标准一是赞同改革,主张变法;二是具有治国理政的实际才能。其三、人才的教育培养。其四、人才的选拔。要从下自上、严格审查、以才取才。其五、人才的任用。要因德才授任、久任。

王安石变法的基本特征:王安石勇于进取,又非常务实,他提出了较全面的政治改革思想,并全力实施,对增强宋的国力,巩固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由于他的改革思想和实践是为了巩固君主统治,因此,只能立足于缓和社会矛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宋积贫积弱的问题。而且他依靠君主和封建管理制度来推进改革,实践中产生了不少负面影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