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体育的含义和任务?
答:含义:学校体育管理是指遵循学校体育和教育的基本规律,充分利用有限的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因素,以最佳的手段和方法,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评估等一系列的综合活动。 2、主要任务:(1)建立和健全学校体育的各级管理机构,制定一整套管理法规并明确有关管理机构和人员的管理职责。
(2)科学地制定学校体育管理的各种计划和文件,使之适应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 (3)合理地组织管理学校体育各方面、各环节的活动,确保低耗、高效地顺利实施。(4)协调学校体育各管理部门和学校体育内、外部的各种关系,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等条件。(5)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检查评估,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学生体质的不断增强。 二、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
宏观管理的主要内容(1)研究制定学校体育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长远规划和投资建设的战略布局等。(2)研究制定学校体育的法制建设并监督实施。(3)建立健全全国和地区性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和管理基本要求。(4)研究拟定学校体育管理的总体改革方案和措施。 2、微观管理的内容(1)建立健全学校内部体育管理机构的设置,加强体育人事管理等。(2)加强学校体育各项业务工作(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等)的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效果。(3)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不断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4)加强学校体育的制度建设、体育情报信息与宣传教育工作和场地设施器材经费管理。(5)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的检查与评估。
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学校体育法规和政策;佳丽健全学校体育领导机构及实施机构,制定开展学校体育各项工作的制度、计划和有关措施。督促检查学校体育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执行 国学校体育现行的主要法规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大中小学〈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 学校体育管理的意义?,在于他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肩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性人才的重任,规范化、制度化、遗体化的 学校体育管理,能在现有人力、才力、物理条件下,通过最 佳的手段和方法,取得更大的学校体育工作效益,以推动学校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学校体育中如何对学校体育进行管理?1.政策法规管理法2.行政管理法3.目标管理法4.评估与奖励法
四、竞赛规程的内容包括哪些?1.体育竞赛的名称2.目的、任务和要求3.时间
地点4参赛单位和人数5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6竞赛办法7奖励办法8报名办法9注意事项
五.制定竞赛规程时一般应考虑哪几个方面?1.竞赛规程应明确可行2.竞赛规程应利于更多的学生参加3.竞赛规程应提前下达。 六、合格的体育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能力?(一)体育教师首先应具有教师的一般能力1.教育能力 教育能力是体育教师育人职责的需要。 2.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业务能力。 3.科学研究能力 现代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越来越重
4.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 信息化社会为现代教育教学开辟了一片前所未有的新天地,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已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师生间的关系和沟通更快、更深、更广。
5.其他方面的能力 其他方面的能力包括社会活动能力,独立而有创造性的工作
能力、表达能力、自学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并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有事实求是,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和尊重科学的精神。 (二)体育教师特殊的专业能力
体育教师要教会育人身体的方法而不仅仅是运动术,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首先应具有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能力,其次,体育教师应精力充沛,体魄健壮。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各项条件,是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的。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根本;全面的业务工作能力是前提;广博的知识是理论基础;充沛的精力、健壮的体魄是物质基础。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全新的思想风貌,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一个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上述条件,才能做好本职工作,完成历史赋予的任务。
七、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和职责有哪些?(一)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1.脑力劳动与体力活动紧密结合2.工作对象多,活动空间广。3.工作任务繁重复杂4.体育教师的工作面向整个社会 (二)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
1.努力提高政治业务水平2.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学生身心健康3.上好体育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4.搞好课外体育工作5.协助学校和教研组做好各项工作6.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
28.试述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目标?对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目标是:1.强化职业信念,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水平2.具有一定的现代教育意识和观念,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3.掌握一定的本学科专业理论和教育理论,熟悉体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4.掌握基本教学技能,能运用于体育教学实践,且教学效果较好。5.基本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并能积极开展教改实验和理论研究。6.逐步建立一支适应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体育教师队伍
1、学校体育:指在以学习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为手段,对受教育者加以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2、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提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本理论课程,学校体育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的,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基础的一门新兴学科。 3、体育的特点:(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与德育、智育密切配合的组成部分)(以娱乐和竞技的形式)
4、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掷标枪
5、骑士教育:就是世俗奴隶主子弟所受的教育,它同时也是一种培养为世俗封建主服务的、保护封建制度的武夫的教育。作为中世纪西欧早期结合宗教教育与武士教育为一体的一种西欧封建主阶级的特殊教育形式而存在。 6、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奕棋,吟诗。 7、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8、军国民教育:是军国主义思想在教育上的体现,即对学生施行军事训练与教育,灌输民族沙文注意思想,使之充当统治者的侵略工具。
9、社区体育:是指在社区居民的居住区内开展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10、学校体育: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传递体育文化为目的的教育过程,是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较强的体育教育活动
11、竞技体育:亦称竞技运动,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12、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与应试教育相对应。
13、终身教育: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 14、学校体育功能:
15、学校体育目标: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事件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16、体育课程: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我国实现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培养学生完整个性的有效途径。
17、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专门组织编制和审定的统一课程,是国家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体育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
18、地方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
19、校本课程: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主要由本校或校际之间的体育老师(校长、家长参与)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充分利用资源,根据学校的开办思想而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20、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21、直线式课程:将某类体育活动内容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按照逻辑顺序组织起来,其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
22、螺旋式课程:是按照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顺序组织起来,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特定的体育活动内容。
23体育课程规划:体育课程规划就是体育课程工作者根据学校教育和体育目标制定体育课程目标、设计体育课程方案、制定体育课程标准和编写体育教材的过程。
24.体育课程评价:体育课程评价就是对体育课程规划和体育课程实施活动以及整个教学过程所进行的评价活动,以期对已有体育课程进行反馈,为体育课程编制、修正和完善提供事实依据。
25、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6、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
27、体育学习:体育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培养品德和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育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行为的过程。 28、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达成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进程
29、体育教学中交往:指师生在教学情境中,以特定的符号系统为中介,传递体育知识技能、沟通情感及交换意见而发生的直接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活动 30、体育教学评价:是长期体育教学实践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体育教学各种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31、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用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32、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指体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等教学实际情况,针对体育课堂教学活动而进行的教学设计
33、体育课教案:是在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切合实际的计划或方案
34、体育课堂常规:是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遵守的、保证体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一系列的基本要求
35、体育课密度:是指在体育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
36、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指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运动的量和强度的总称,是身体练习对机体刺激程度的反映
37、体育学习的评价:主要针对学生从事体育学习的具体情况而对其学习进程、学习效果所作的一种评判,既包括学习进程的诊断判断,又包括学习结果的评定 38、态度:指人们凭借过去的经验和自己的想象,对某种事物喜爱或厌恶情感与观念的表露
39、课余体育:指学生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多种方法,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多种形式内容的体育教育活动
40、课余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多种体育手段,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愉悦身心为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41、余暇体育:指学习、各种之余开展的群众性的体育活动
42、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有一定体育运动特长的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培养竞技能力,是他们运动才能得以发展和提高的一个专门的教育过程
43、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统一原则:指根据项目特点、对象的水平和训练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任务,把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结合起来,以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
44、周期性原则:指课余体育训练安排应按照一定的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进行
45、适宜负荷原则:根据运动员承受的能力、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并使大、中、小负荷科学结合,取得好的训练效果
46、区别对待原则:课余体育训练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条件、训练水平、不同专项等方面,有区别的确定训练任务,安排相应的训练内容、手段、方法和负荷
47、直观性原则:在课余体育训练中运用多种直观手段,通过学生的感受器官,激发活跃的形象思维,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与实践,提高学生积极水平的训练原则
48、体能训练:指在运动训练整运用各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增进运动员运动技能的提高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为从事专业运动技术训练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49、技术训练:学习、掌握和提高专项运动技术的训练过程
50、战术:是根据自己和对手的竞技能力和外部情况,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本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争取主动,确保比赛胜利或表现出所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用的竞技计谋和行动。
51、心理训练:在训练中,有意识的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施加影响,使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主动把握和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训练过程
52、课余体育训练计划:指对未来训练过程预先设计出的,为提高运动成绩、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而实施的训练方案
53、学生体育竞赛:指全体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的旨在丰富课余文化体育生活、增强学生体质的体育比赛
54、学校体育管理:是学校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是实现学校体育总目标的组织保证
55、学校体育环境:是一个特殊环境,它是学校中各类人员进行教与学为主的各种所依赖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