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市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

2016年北京市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

(法律法规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份,共20题)

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D ) 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停工、停业、停课

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D.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

2.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或销售明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应(D )

A.处以警告 B.停产或停止营业 C.吊销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D.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3.下列哪项不属于放射事故( A )

A.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受到放射性损害 B.丢失放射性物质 C.人员超剂量照射 D.放射污染

4.《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 C ) 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 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

5.《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之一是( D ) A.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 B.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C.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D.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6.医疗机构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依法采取的措施是( B ) A.立即抢救 B.及时转诊 C.继续观察 D.提请上级医院派人会诊

1

7.某县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医师胡某,违反母婴保健法规定,出具有关虚假医学证明而且情节严重。该县卫生局应依法给予胡某的处理是( C ) A.罚款 B.警告 C.取消执业资格 D.降职降薪

8.按照《母婴保健法》规定,必须经本人同意并签字,本人无行为能力的,应当经其监护人同意并签字的手术或治疗项目是( C ) A.产前检查、产前诊断 B.产前检查、终止妊娠 C.终止妊娠、结扎 D.产前诊断、终止妊娠 9.医疗事故鉴定办法由哪个部门制定( A )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D.高级人民法院 10.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 C ) 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

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 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 11.医疗责任事故包括下列情形,除了(D ) A.擅离职守,贻误诊治时机而造成过失

B.遇复杂难题不执行上级医师指导,擅自处理造成过失 C.上级医师接到下级医师报告后不及时处理造成过失 D.由于相应职称的一般水平,能力不足而造成的过失 12.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B )

A.预防保健制度 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C.爱国卫生运动 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13.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不包括( C )

A.麻醉药品 B.精神药品 C.进口药品 D.医疗用毒性药 14.医疗事故是指( C )

A.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功能障碍的 B.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C.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

2

15.职业病防治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是( A )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C.实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D.实行国家卫生监督制度 16.医师经执业注册后( C )

A.只准从事医疗业务 B.只准从事预防业务

C.可以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 D.可以重新申请医师执业注册 17.医疗事故的违法性是指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违反( C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技术操作规程 D.和院方的约定 18.医疗机构为死因不明者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 A ) A.只做是否死亡的诊断 B.只做死亡原因的诊断 C.可同时做是否死亡和死亡原因的诊断

D.既不能做是否死亡的诊断也不能做死亡原因的诊断 19.须予以隔离治疗的患者是( B ) A.鼠疫、霍乱和炭疽

B.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病人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 C.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

D.对除了艾滋病病人、肺炭疽患者以外的乙、丙类 20.下列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除了( A ) A.手术开错部位造成较大创伤

B.诊疗护理中违反了规章制度,尚未给病员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害 C.因体质特殊发生难以预料的后果 D.由于一种疾病合并发生另一种疾病

21.《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开始实施的日期是:( B ) A.2009年12月26日 B.2010年7月1日 C.2010年5月1日 D.2010年6月1日

22.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 C )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A.二年后 B.满一年 C.满二年 D.满五年

23.执业医师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 B )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 A.请上级医师会诊、协助调查 B.亲自诊查、调查

3

C.可以委托实习学生做实地调查 D.经本院医务主管部门批准

24.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 C )审阅、修改并签名。

A.有资质的医务人员 B.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 C.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 D.本医疗机构正式的医务人员

25.《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 B )实施不必要的检查。

A.医疗常识 B.诊疗规范 C.医院规定 D.有关规定

26.开具处方应当使用经( D ) 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

A.卫生行政部门 B.卫生监督机构 C.药品监督检验机构 D.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7.根据抗菌药物的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临床应用时实行分级管理的分级方法是:( A )

A.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B.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C.一级、二级与三级;

D.使用级、备用使用级与限制使用级。

28.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控制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的品种数量。同一通用名称抗菌药物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 C )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列入供应目录。 A.5 B.3 C.2 D.4

29.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 B )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30.《处方管理办法》所称处方是指由( A )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A.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B.注册的执业医师 C.执业医师 D.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31.执业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不良后果情节严重的,面临的处罚是( A )。 A.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

B.取消其处方权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经济处罚。

4

32.开具处方应当使用经( D ) 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

A.卫生行政部门 B.卫生监督机构 C.药品监督检验机构 D.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33.执业医师法对被注销注册有异议的,可以依法采取的司法救济途径是。( A ) A.行政复议 B.行政赔偿诉讼 C.民事诉讼 D.刑事诉讼

34. 医疗卫生机构违反《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或者其家属的信息的。( B ) A.依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B.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C.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D.依照艾滋病防治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35.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控制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的品种数量。同一通用名称抗菌药物品 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 C )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列入供应目录。

A. 5 B. 3 C. 2 D. 4

36. 按照医师执业标准,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进行定期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 A )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A. 三个月至六个月 B. 半年 C. 一年 D. 六个月 37.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尽的义务不包括(D ) A.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

B.需要实施手术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C.需要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D.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可以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38.根据抗菌药物的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临床应用时实行分级管理的分级方法是( A )

A.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B.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C.一级、二级与三级;

D.使用级、备用使用级与限制使用级。

39.医师在执业活动中,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