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政 策
作者:
来源:《新材料产业》2016年第01期
欧盟对巴西等国氧化锰进行反倾销调查
12月17日,应Erachem Comilog SPRL的申请,欧盟对原产于巴西、格鲁吉亚、印度和墨西哥的氧化锰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该案的倾销调查期为2014年10月1日-2015年9月30日,损害调查期为2012年1月1日-2015年9月30日。(新华网)
美国拟对中国耐蚀钢征收256%惩罚性关税
近日,美国商务部的初步调查认定,进口自中国的耐蚀钢以非公平的低价在美倾销,将被征收高达256%的关税。
美国商务部发布的声明中称,进口自印度、韩国以及意大利的耐蚀钢也将被征收惩罚性关税,但税率低于中国。进口自意大利钢铁企业Marcegaglia SpA的产品则被认定未构成倾销。此次和中国内地钢材同样面临征收关税的还有印度、韩国和意大利对美出口钢材,但美国对后三国所产钢材拟征税率都明显低于中国,幅度在3.5%~6.9%之间。调查还认为,中国台湾对美出口钢材并未构成倾销。(中国化工报) 商务部终止对进口甲醇实施反倾销措施
12月23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称,自2015年12月24日起,终止实施对原产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的进口甲醇的反倾销措施。
2010年12月23日,商务部发布2010年第91号公告,公布了对原产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的进口甲醇反倾销调查的最终裁定,并决定暂不实施该反倾销措施。根据该裁定倾销幅度如下:印度尼西亚公司9.1%~32.5%;马来西亚公司9.1%~37.5%;新西兰公司8.9%~36.4%。
2015年1月20日,商务部发布2015年第4号公告,告知利害关系方上述反倾销措施将于2015年12月23日到期。自该公告发布之日起,国内产业或代表国内产业的自然人、法人或有关组织可在该反倾销措施到期日60天前,以书面形式向商务部提出期终复审申请。在公告规定的时限内,国内甲醇产业未提出期终复审申请,商务部亦决定不主动发起期终复审调查。(中国证券报)
商务部:希望欧盟尽快终止对华光伏双反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2月5日,欧盟委员会发布立案公告,决定对适用于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措施启动日落复审调查。
欧盟委员会发布立案公告,称基于今年9月4日欧洲光伏制造商协会EU ProSun的调查请求,决定对适用于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措施启动日落复审调查,调查将“判定双反措施到期会不会可能导致”中方重启相关倾销和补贴,继续伤害欧盟的光伏产业。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表示,2012年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在双方领导人的关注下,中欧通过多轮磋商谈判,最终达成了价格承诺协议,妥善处理了光伏贸易争端。中欧光伏协议的执行总体是顺利的。
该负责人指出,目前欧盟太阳能的利用及光伏市场发生了重大结构性变化。欧盟各主要成员国大幅削减补贴,加之进口最低限价的约束,欧盟光伏装机容量已由2012年的24GW大幅下降到2014年的7GW,占世界装机容量份额由74%下降至14.5%。欧盟太阳能行业就业人数大幅度减少,使用清洁能源的步伐有所放缓。
该负责人强调,光伏电池及组件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产品,其快速应用与发展有利于各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对于各国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中方认为,继续延长措施,既损害中方利益,也不符合欧盟自身利益,希望欧方认真考虑欧盟整体利益,从维护中欧经贸合作大局出发,尽快终止光伏双反措施。
2012年9月和11月,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晶体硅光伏组件及关键零部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2013年12月,欧盟对此案作出肯定性终裁,同时接受121家中国企业的价格承诺,该措施将于2015年12月7日到期。(中国网) 我国出台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
12月21日,为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废塑料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是指采用物理机械法对热塑性废塑料进行再生加工的企业。所涉及的热塑性废塑料原料,不包括受到危险化学品、农药等污染的废弃塑料包装物、废弃一次性医疗用塑料制品等塑料类危险废物,以及氟塑料等特种工程塑料。(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
12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下调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结构优化。这意味着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政策“组合拳”打出实招,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节能减排和工业结构调整。
根据发电成本变化情况,从2016年1月1日起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全国平均每千瓦时降低约3分钱,降价金额重点用于同幅度降低一般工商业销售电价、支持燃煤电厂超低排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并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支持地方在淘汰煤炭、钢铁行业落后产能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等。同时,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对高耗能行业继续实施差别、惩罚性和阶梯电价,推动产业升级。2016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其中明确提出要降低电力价格,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中国政府网)
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发展5类高精尖产品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京市经信委”)发布《北京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发展5类高精尖产品,包括代表产业制高点的创新前沿产品、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核心产品、体现制造业服务化的集成服务产品、推动产业轻资产化的设计创意产品和保障基础民生需求的名优民生产品。根据《纲要》,北京将通过“关停淘汰一批、转移疏解一批、改造升级一批”,进行分类引导,推动存量产业“转领域、转空间、转动力”,再造产业发展新势能。
北京还将实施8个新产业生态专项,包括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云计算与大数据、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通用航空与卫星应用。北京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表示,行动纲要在人才、资金、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也提出了配套政策措施,不断推动北京制造业向高精尖转型,尽早实现“在北京制造”向“由北京创造”的转变。(人民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结合《中国制造2025》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
12月25日上午,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圆满结束。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作总结讲话。苗圩强调了5项工作,突出化解产能过剩、网络强国和结合《中国制造2025》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
一是下大力气抓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我国传统产业规模体量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必须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方法就是做好“加减乘除”。要按照“产业政策要准”的要求,在有限的资源和政策手段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突出重点、增强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各地区要认真落实即将出台的分业施策行动计划,推动行业在脱困中实现升级、在升级中实现脱困。
二是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去产能”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招,要严格按照中央要求打好这场攻坚战,因业、因地、因企制宜,主动压减产能,严控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优势产能。化解产能过剩最迫切的是处置好“僵尸企业”,要抓住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进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各地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决抛弃“熬过去”的思想,杜绝观望等待的态度,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同时也要兜好民生和社会稳定这个“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