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习题集新

14.器质性与功能性收缩期杂音鉴别要点如下:

鉴别要点 功能性收缩期杂音 器质性收缩期杂音 年龄 儿童、青少年多见 不定 部位 肺动脉瓣和(或)心尖区 不定

性质 柔和,吹风样 粗糙,吹风样,常呈高调 持续时间 短 较长,常为全收缩期 强度 一般为2/6级或以下 常在3/6级以上,可有震颤 传导 较局限 较广泛而远

心脏形态 正常 有心房和(或)心室增大

第六章 腹 部 检 查

习 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选择) 1.区别腹部肿块来自腹腔或腹壁最简易的检查方法:

A.腹部体检 B.钡餐检查 C. 超声检查 D.腹部X线检查 E.胃肠镜检查 2.腹部检查方法以哪种最为重要:

A. 视诊 B. 触诊 C. 听诊 D. 叩诊 E. 嗅诊

3.检查一腹壁静脉曲张患者,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由上至下。该患者符合下列哪项? A. 门静脉阻塞 B. 下腔静脉阻塞C. 上腔静脉阻塞 D. 髂内静脉阻塞E. 髂外静脉阻塞 4.腹部揉面感最多见于:

A.弥漫性腹膜炎 B.急性胆囊炎 C.急性胃穿孔 D.急性阑尾炎 E.结核性腹膜炎 5.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游离腹水量至少达:

A. 500ml B. 800ml C.1000ml D.1500ml E.2000ml 6.腹腔积液的体征不包括:

A. 移动性浊音 B.液波震颤 C.蛙腹 D.振水音 E.脐疝 7.鉴别右心衰与肝硬化的主要点是:

A.肝脏是否肿大 B.颈静脉是否充盈 C.脾脏是否肿大D.有无肝功能损害 E.有无腹水 8. 腹部触诊内容不包括:

A.液波震颤 B. 腹肌紧张度 C.移动性浊音 D. 压痛及反跳痛 E.振水音 9.弥漫性肝肿大在临床上最常见于:

A.肝炎 B.早期肝硬化 C.肝淤血 D.脂肪肝 E.酒精性肝病 10.患者,男,47岁,肝脏逐渐肿大,质地坚硬如石,可触及结节,考虑为:

45

A. 急性肝炎 B.慢性肝炎 C. 脂肪肝 D.肝淤血 E.肝癌 11.下列哪种情况出现肝浊音界消失:

A. 肺气肿 B.急性胃肠穿孔 C.急性肝坏死 D.肝癌 E. 膈下脓肿 12.下列哪项不会出现振水音:

A.正常人餐后1小时 B.正常人大量饮水后 C.正常人清晨空腹 D.幽门梗阻 E.胃扩张 13.下列哪种病变可使肝浊音界下移:

A. 肺气肿 B.肺不张 C.大叶性肺炎 D.肝脓肿 E.肝硬化 14.触及液波震颤时,游离腹水量至少达到:

A.1000mL B.1500mL C.2000mL D.2500mL E.3000mL 15.触诊正常脾脏,下列叙述哪项正确?

A.正常情况下脾不能触及 B.左卧位可触及 C.右卧位可触及 D.仰卧位可触及 E.前倾坐位可触及 16.肠鸣音消失常见于:

A.机械性肠梗阻 B. 麻痹性肠梗阻 C.急性胆囊炎 D.大量腹水 E.巨大卵巢囊肿 17.因咳嗽、呼吸、转动体位均可使疼痛加剧,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被迫采取何种体位? A.侧卧位 B. 俯卧位 C.半卧位 D.仰卧位,两下肢屈曲 E.仰卧位,两下肢伸直

18.男,37岁,腹部剧痛5小时,腹部检查发现腹式呼吸运动减弱,腹部稍隆起,触诊全腹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胆囊炎 B.急性阑尾炎 C.急性腹膜炎 D.结核性腹膜炎 E.门静脉性肝硬化

19.男,52岁,2周来饭后上腹胀痛不适,每晚或次晨发生呕吐,呕吐大量酸臭的宿食,吐后感舒适,食欲正常,腹部检查发现胃型及蠕动波。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胃扩张 B.急性胃炎 C.急性胆囊炎 D.肠梗阻 E.幽门梗阻

20.患者,男性,34岁,持续性右上腹痛1天,疼痛放射至右肩部,腹部体查发现右上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胆囊炎 B.急性肝炎 C.急性胃炎 D.急性胰腺炎 E.右肾结石

21.患者,男性,53岁,畏寒、发热7天,肝区疼痛2天。腹部检查:肝右肋下3cm,质软,触痛,边缘整齐,肝右侧肋间隙局限性压痛,并有叩击痛。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肝癌 B.肝脓肿 C.肝炎 D.肝囊肿 E.肝包虫病 22.听诊时正常肠鸣音的次数为:

A.1~2次/分 B.4~5次/分 C.5~7次/分 D.7~9次/分 E.9~11次/分 23.莫非氏征(Murphy's sign)阳性见于:

A.急性胃炎 B.急性胰腺炎 C.急性肝炎 D.急性胆囊炎 E.胆管结石 24.腹腔大量积液时,触诊肿大肝脾时宜采用:

A.浅部触诊法 B.深部滑行触诊法 C.冲击触诊法 D.双手触诊法 E.深压触诊法 25.肿大的脾脏与腹腔肿块的主要鉴别点是:

A.质地 B. 部位 C. 有无切迹 D.叩诊音不同 E.活动度

46

26.巨脾是指:

A.肋下触及脾脏 B.脾大在肋下2cm C.脾大在肋下3cm D.脾大达脐水平线 E.脾大超过脐水平线 27.转移性右下腹痛常见于:

A.肠结核 B.急性胆囊炎 C.急性阑尾炎 D.盲肠肿瘤 E.右侧输尿管结石 28.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脾脏高度肿大:

A.早期肝硬化 B.感染性心内膜炎 C.败血症 D. 慢性溶血性贫血 E.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29.关于肾下垂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在深吸气时能触到肾下极

B. 在深吸气时能触到1/2以上的肾 D. 在深吸气时能触到2/3以上的肾

C. 在深呼气时能触到1/2以上的肾 E. 在深吸气时能触到1/4以上的肾

30.腹腔积液与腹腔积气鉴别,下列哪项最有价值? A. 腹部外伤 D. 肝浊音界改变 四、简答题:

1. 简述正常腹部可触到的包块。 2.简述腹部触诊的内容。

3.如何鉴别腹水与巨大卵巢囊肿。 4.简述肝脏触诊内容。 5.简述腹部包块触诊内容。 6.腹式呼吸改变有何临床意义? 7.简述急性腹膜炎的体征。 8.简述肝硬化的体征。

9.简述脾肿大的测量法及临床分度。

10.腹壁静脉曲张有哪几种?其血流方向如何? 11.脾脏肿大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2.简述肝脏肿大的临床意义。 13.简述对肝脏质地的三度描述。 一、选择题

1.A 2.B 3.A 4.E 5.C 6.D 7.B 8.C 9.A 10.E 11.B 12.C 13.A 14.E 15.A 16.B 17.D 18.C 19.E 20.A 21.B 22.B 23.D 24.C 25.C 26.E 27.C 28.E 29.B 30.B 四、简答题

1.正常腹部可触到的包块有:腹直肌肌腹及腱划;腰椎椎体及骶骨岬;乙状结肠粪块;横结肠;盲肠;右肾下极;腹主动脉;充盈的膀胱;妊娠子宫等。

2.腹部触诊的内容包括:(1)腹壁紧张度;(2)压痛及反跳痛;(3)脏器触诊:肝脏、胆囊、脾脏、肾脏、膀胱、胰腺;(4)腹部包块:正常腹部可触及的包块及异常包块;(5)液波震颤等。

47

B. 腹壁张力 E.移动性浊音

C. 移动体位时其形态有无改变

3.腹水与巨大卵巢囊肿的鉴别:

视诊:卵巢囊肿腹部膨隆多呈圆形;腹水膨隆多呈蛙腹。 触诊:卵巢囊肿可能扪及异常游走的包块,尺压试验阳性。

叩诊:卵巢囊肿浊音区于仰卧时常在中腹部,鼓音区在两侧;而腹水患者浊音区于仰卧时常在两侧,鼓音区在中腹部。卵巢囊肿的浊音不呈移动性,腹水>1000ml时,移动性浊音阳性。 4.肝脏触诊的内容:大小、质地、表面形态及边缘、压痛、搏动等。

5.腹部包块触诊内容: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及表面状况、质地与硬度、压痛、活动度、搏动及与邻近脏器、皮肤和腹壁的关系等。 6.腹式呼吸改变的临床意义:

①腹式呼吸增强常见于癔病性呼吸或胸部疾病;

②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常见于腹膜炎症、腹水、急性腹痛、腹腔内巨大肿物、膈肌麻痹或妊娠。 7.急性腹膜炎的体征:

视诊:急性危重病容,表情痛苦,被迫采取仰卧位,两下肢屈曲,呼吸频速表浅,腹式呼吸明显减弱或消失,腹壁运动受限,有积液时,腹部膨隆。

触诊:脉搏频速而无力,腹肌紧张,腹壁压痛和反跳痛。

叩诊:有胃肠穿孔时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有积液时可叩出移动性浊音。 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8.肝硬化的体征:

视诊:面色灰暗,无光泽,皮肤、巩膜多有黄疸,面、颈、上胸部可见毛细血管扩张或蜘蛛痣及肝掌,男性患者可见乳房发育,腹部膨隆,呈蛙腹,可见腹壁静脉曲张,脐疝。

触诊:脾肋下可扪及,液波震颤阳性。 叩诊:腹水移动性浊音阳性。

听诊:脐周或剑突下有时可听到静脉营营音。

9.测量法:当触及巨脾时,临床上常以三条线记录其大小:

①甲乙线(“1”线):指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叉点至脾下缘的距离,以厘米表示; ②甲丙线(“2”线):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最远脾尖端之间的距离;

③丁戊线(“3”线):如脾肿大向右越过正中线,测量脾右缘至正中线的最大距离,以“+”表示,未超过正中线,则测量脾右缘至正中线的最短距离,以“-”表示。脾轻度肿大只测“1”线,脾明显肿大时,加测“2”线和“3”线。

分度:临床将脾肿大分为轻、中、高三度,深吸气时,脾脏在肋缘下不超过3cm,为轻度肿大;自3cm至脐水平线,为中度肿大;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则为高度肿大,即巨脾。 10.腹壁静脉曲张常见的有:

①门静脉高压所致循环障碍,其血流方向常以脐为中心向四周流动; ②上腔静脉梗阻,脐水平线以上及以下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均向下; ③下腔静脉梗阻时,脐水平线以上及以下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均向上。

11.脾脏轻度肿大见于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及肝静脉血栓形成等,质地一般较软;中度肿大见于肝硬化、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等,质地一般较硬;高度肿大、表面光滑者见

4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