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 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秀:草木茂盛。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负,背。 休于树:在树下休息。于,在。 伛偻提携: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这里指老人。提携:指小孩。 临溪而渔:靠近,这里是“在??旁”的意思。//捕鱼。
泉香而酒洌:泉水香,酒清而醇。洌,清澈貌。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交错的样子。//摆放,陈列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尽兴地喝酒。///弦乐器。///管乐器。 弈者胜:下棋。 觥筹交错:觥,酒杯。筹,酒筹。 颓然乎其间者:醉醺醺的样子;//于。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跟从。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鸣声上下:鸟到处鸣叫。 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前一个“乐”:以??为乐;后一个“乐”:乐趣。 太守谓谁:为,是。 四、复习文章知识。
1、归纳段意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2、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答:由远到近。3、“太守自谓也”在文中作用是什么?答:制造悬念,引出下文。4、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5、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别有用心。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7、看看作者在文中写了哪几种乐?答: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8、本文主旨是“与民同乐”,写“滁人游”与本文的主旨有什么联系?“滁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勤政爱民是分不开的。 五、理解背诵。 1、“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 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3、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4、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5、请写出归后情景(禽鸟乐)的句子。 答: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6、概括本文的主旨。 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醉乐统一的句子),“乐”字贯穿全文。
7、领起全文(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8、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9、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0、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11、 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
21
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2、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3、 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4、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5、《醉翁亭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前人说本文“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16、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7、从句子“水落而石出者”中找出一个成语:水落石出。
18、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是指什么?“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 六、对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醉翁亭里欧阳修借景抒情。 七、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太守“醉”的原因有那些?
(1)被眼前的优美山水所陶醉(2)为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陶醉(3)确实不胜酒力(4)自得其乐。(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原文地址:2010年文言文基本篇目复习要点(4)作者:杨标记 6.九上《出师表》
一、作者: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
题解:表: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二、重点字词解释。
中道崩殂:死(皇帝) 益州疲弊:民力困乏。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果真,实在;//时 不懈于内:懈怠
盖追先帝殊遇:表推测原因;特殊待遇。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恢弘志士之气:扩大,发扬 妄自菲薄:过于小看自己。菲薄:轻视,小看。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 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 陟罚臧否:提升;//惩罚;//善恶,这里指评论人物好坏。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法律条文。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显示,表明;//治理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因此;//选拔;//给予 悉以咨之:都,全;//询问, 裨补阙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性行淑均:性格品行善良公正 必能使行阵和睦:军队。 优劣得所: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 亲贤臣,远小人:亲近;疏远 痛恨于桓灵也:痛心和遗憾。
臣本布衣:平民。 躬耕于南阳:亲自耕种。 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保全。 不求闻达于诸侯:做官扬名。闻,扬名。达,显贵。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猥自枉屈:亲自降低身份。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次拜访由是感激:由于这样;//感动激奋。
遂许先帝以驱驰:于是;//答应;//奔走效劳。 后值倾覆:遇到;//兵败。 有一年:通“又”,表余数。 临崩寄臣以大事:托付;//国家大事。 夙夜忧叹:早晚。 恐托付不效:成效。
深入不毛: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 南方已定:平定, 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武器装备;//勉励和率领。
庶竭驽钝:表示希望;比喻低下的才能。 攘除奸凶:排除,铲除;//奸邪凶恶的人。
22
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用来??的事。//职责、职务范围中应做的事。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功效。则责??等之慢:怠慢,疏忽。 以彰其咎:表明,显扬;//过失
陛下亦宜自谋:想想自己的问题。 咨诹善道:询问
察纳雅言:识别采纳;//正确的言论。 临表涕零:面对;//流泪。零,落下。 三、通假字:阙(通“缺”当“缺点、疏漏”讲)漏。 四、古今异义字:
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低下。今指言语行为恶劣、不道德。 感激:古义:感动激奋。今义与“感谢”相近。 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憎恨。 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商店开始营业。 五、 一字多义: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ai)陛下。(给予) 深追先帝遗(yí)诏(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恐托付不效(成效)。 不效(功效)则治臣之罪 六、 成语及名句:
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七、理解性背诵:
(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怎样实施严明赏罚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9)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0)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1)《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说明蜀国当时所处不利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12)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4)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5)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3
(16)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他在《出师表》中写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言白帝城托孤之事,交代此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及思想基础的语句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严明赏罚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9)诸葛亮《出师表》中写作者回忆先帝不惜降低身份拜访自己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由本文叙述某件事概括而来的成语是:三顾茅庐,本文中作者认为西汉所以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文中高度概括郭攸之、费袆、董允等人的语句是: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亲贤远佞。
(20)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1)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2)诸葛亮的政治愿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3)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4)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5)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八、课文内容理解 1、“使内外异法”中,“内”指宫内,“外”指相府;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宫中和府中。
2、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 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 3、文中“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魏、蜀、吴三国。
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和临崩寄大事。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5、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答案要点:①为了解除后顾之忧 ②为了汉室之隆 6、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感恩图报之情,表达其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九、开放性试题 1、《出师表》情词恳切,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你欣赏的一句。结合文章内容,说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写出文中任一名句,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亲贤臣,远小人”。。如:忠君报国,深谋远虑。
2、下面是杜甫的一首七律《蜀相》,诗中哪些句子的意思与文章意思是一致的?请把它摘录到横线上。(2分)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4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1)六出:六出祁山(2)七擒:七擒孟获(3)东和:东和孙吴(4)北拒:北拒曹魏(5)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6)排八阵:摆设八阵图4、回忆全文内容,从诸葛亮对刘禅“宜开张圣听”、“不宜偏私”、“宜自谋”、“不宜妄自菲薄”、“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导中,你悟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不自私,要自信、自立、自强,要审慎交友。
3.九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一、重点词语解释
舜发于畎亩之中:起,指被任用;//田地。畎,田间小沟。举于版筑之间:被举用,被选拔。//筑墙用的夹板和木杵。
管夷吾举于士: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举用。士:狱官。百里奚举于市:市场,做买卖的地方。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责任,担子。 行拂乱其所为:违背(意愿)。所以动心忍性:用这些方法。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曾,同“增”。人恒过:常。//犯过失。
衡于虑:思虑堵塞。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征:征验。
而后喻:明白,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里面,指国内 //有法度的世臣 。//辅佐君主的贤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指国外。国恒亡:常。 生于忧患:生存发展。
二、通假字 1、衡于虑衡:同“横”, 梗塞,指不顺 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读bi,辅佐 3、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三、古今异义词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2、饿其体肤(古义;严重饥饿,能威胁人的生命。今义:与“饱”相对,指一般的肚子饿,词义与古义相比变弱 )
四、词类活用 1、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痛苦 2、劳其筋骨,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劳累 3、饿其体肤, 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受饥饿 4、空乏其身, 空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受到贫困之苦 5、行拂乱其所为 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颠倒错乱
五、中心意思:
阐述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人才的培养中,逆境作用不可小视;国家的治理中,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和邻国的侵扰,国家就会在安逸享乐中灭亡。 六、课文内容理解:
(1)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3)第一段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4)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曾益其所不能。
(5)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