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计算题填空题

27. 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0.1mol/LpKa=4.0的弱酸,突跃范围为7.0——9.7,则可用0.1mol/LNaOH滴定0.1mol/LpKa=3.0的弱酸时突跃范围为:(6.0——9.7) 28. 以同浓度NaOH溶液滴定某一元弱酸(HA),若将酸和碱的浓度均增大10倍,两种滴定

pH相同时所相应的中和百分数是(50)

29. NaOH标准溶液滴定一元弱酸时,若弱酸和NaOH的浓度都比原来增大十倍,则滴定曲线中:(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不变,后0.1%的pH增大

30.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0.1mol/LHCl——0.1mol/LH3PO4混合液,在滴定曲线上出现个突跃(2)

31. 测定(NH4)2SO4中氮时,不能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这是因为(NH4+的Ka太

小)

32. 以甲基红为指示剂,能用NaOH标准溶液准确滴定的酸是(硫酸) 33. 下列溶液用酸碱滴定法能准确滴定的是(0.1mol/LHF ) 34. 甲基红的变色范围是(4.4——6.2) 35. 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

36.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0——9.6)

37. 某弱酸指示剂KHIn=1.0*10-5,其变色范围应为:(4——6)

38.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相同浓度的HCOOH(Ka=1.8*10-4)溶液。对此滴定适宜的指示剂

是(酚酞pKa=9.1)

39. 有一碱液,可能为NaOH或NaHCO3或它们的混合物,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

液滴定至终点时,用去盐酸V1mL,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用去盐酸V2mL。若V1>V2,则此碱液为:(Na2CO3+NaOH) 40. 有一碱液,可能为NaOH或NaHCO3或它们的混合物,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用去盐酸V1mL,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用去盐酸V2mL。若V1

1.选择指示剂的主要原则是(使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处于或部分处于化学计量点)

2.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来标定HCl溶液的浓度,有人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这样,对标定HCl溶液的浓度会(偏低) 3.Na2CO3溶液的质子平衡方程为:([H+]+[HCO3-]+2[H2CO3]=[OH-] 4.HCl溶液的质子平衡方程为:[H+]=[OH-]+[Cl-]

5.NaH2PO4溶液的质子平衡方程为:[H+]+[H3PO4]=[OH-]+[HPO4-]+2[PO43-] 6.根据酸碱质子理论,OH-的共轭酸是(H2O),HAc的共轭酸是(HAc+) 7.根据酸碱质子理论,HPO42-的共轭酸是(H2PO4-)

8.根据酸碱质子理论,H+的共轭碱是(H2O),H2SO4的共轭碱是(HSO4-) 9.根据酸碱质子理论,H3PO4的共轭碱是H2PO42-,C6H5OH的共轭碱是C6H5O- 10.已知柠檬酸的pKa1——pKa3分别为3.13,4.76,6.40.则pKb2=(9.24),pKb3=(8.60) 11.已知碳酸的pKa1,pKa2分别为6.38,10.25.则pKb1=(8.62),pKb2=4.75

12.当用强碱滴定强酸时,若浓度增大10倍,则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 减小(1)个单位,化学计量点的pH(不变),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增大(1)个单位。 13.当用强碱滴定强酸时,若浓度增大10倍,则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 (减小)1个单位,化学计量点的pH(不变),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增大)1个单位。 14.六亚甲基四胺的pKb=8085,用它配置缓冲溶液时的pH缓冲范围是(4.15——6.15) 15.NH3的pKb=4.74,用它配置缓冲溶液时的pH缓冲范围是(8.26——10.26) 16. HAc的pKa=4.74,用它配置缓冲溶液时的pH缓冲范围是(3.74——5.74)

17.二元弱酸H2B,已知平pH=1.92时,δH2B=δHb-;pH=6.22时,δHB-=δB2-,则H2B的Ka1为(10-1.92),Ka2为(10-6.22)

18.对于缓冲溶液,影响缓冲容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缓冲溶液的浓度)与(组成比) 19.1.0 mol/LnaOH与2.0mol/LHAc的混合溶液是否构成缓冲溶液(是) 20.1.0mol/LHAc与2.0mol/LNaOH的混合溶液是否构成缓冲溶液(否)

21.用0.100mol/LHCl滴定同浓度的NaOH的pH突跃范围为9.7——4.3.若浓度均减小10倍,则pH突跃范围是(8.7——5.3)

22.用0.100mol/LHCl滴定同浓度的NH3溶液(pKb=4.74)时,pH突跃范围为6.3——4.3 ,若用0.100mol/LHCl滴定同浓度的某碱B(pKb=3.74)时,pH突跃范围是(7.3——4.3) 23.分布系数是指(某一存在形式的平衡浓度占总浓度的分数),以(δ)表示

24.缓冲溶液一般是由浓度较大的(弱酸弱碱)及其(盐)所组成,这类缓冲溶液除了具有抗外加(少量酸碱和水)的作用外,还具有(控制溶液的pH)的作用 25.一元弱酸能否被准确滴定的判别式是(cKa≥10-8) 26.一元弱碱能否被准确滴定的判别式是(cKb≥10-8)

27.酸碱滴定曲线是以(pH)变化为特征的,影响突跃范围的因素有(解离常数)和(浓度) 28.有一碱液,可能为NaOH或NaHCO3或Na2CO3或它们的混合物,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盐酸V1ml,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用去盐酸V2ml.请依据V1,V2的关系判断该碱液的组成

(1)当V1>V2时为(NaOH,Na2CO3) (2)当V1

(4)当V1=0时为(NaHCO3) (5)当V1>0时为(NaOH)

29.某三元弱酸的电离常数pKa1——pKa3分别为:2,6,1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该酸至第一化学计量点,溶液的pH=(4),可选用(甲基橙)指示剂;滴定该酸至第二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9),可选用(酚酞)指示剂

30.常用于标定HCl溶液浓度的基准物质有(无水Na2CO3)和(硼砂)

31.常用于标定NaOH溶液浓度的基准物质有(H2C2O4.2H2O)和(邻苯二甲酸氢钾)

第五章 配位滴定

一.选择题

1. 质子化的EDTA在水溶液中总以(7)种形式存在

2. 当溶液的PH<1时,EDTA主要以(H6Y2+)离子形式存在 3. 在pH>12时EDTA几乎完全以(Y4-)离子形式存在

4. 若溶液酸度减小,pH增加,EDTA的主反应能力(增大)

5. EDTA能与许多的金属离子如Ca2+形成配位比为(1:1)的稳定的配合物

6. EDTA 与金属离子反应的本质是(Y4-)与金属离子的反应

7. 在一定温度下解离常数为定值,因而酸效应系数仅随溶液酸度而变,溶液的酸度增大,酸效应系数(增大)

8. 如果氢离子与Y4-之间没有发生副反应,则αY(H)(=)1

9. 考虑了酸效应后,pH增大,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MY(增大),配位反应

越完全,对滴定越有利

10. 用EDTA滴定时实际应用的pH与理论上允许的最低pH值(大)

11. 指示剂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必须(<)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 12. EDTA配位滴定的直接终点法呈现的颜色是(B和C的颜色)

B.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C.EDTA与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13.若溶液中含有金属离子M和N,且C m=Cn,它们均可以与EDTA形成配合物,今欲滴定M则要求ΔlgK至少应为(5),才能利用控制酸度进行分别滴定 14.配位滴定终点变色时指示剂所发生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15.在非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溶液的pH将(降低)

16.在下列叙述EDTA溶液以Y4-形式存在的分布系数(δY4-)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δY4-随酸度的减小而增大)

17.EDTA的酸效应曲线是指:(lgαY(H)——pH)

18.在pH=13时,以EDTA滴定同浓度的 Ca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pCa=pY)

19.以EDTA为滴定剂,下列叙述中那一种是错误的(不论溶液pH值的大小,只形成一种形式的络合物

20.在下列两种情况下,以EDTA滴定同浓度的Zn2+:一是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二是在pH=5.5的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滴定之前,对[Zn2+]值的大小叙述正确的是([Zn2+]值相等)

21.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M,若要求相对误差小于0.1%,则滴定的条件必须满足(CMKMY/αY≧106

二.填空题

1.配位滴定法是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2.配合物的稳定性以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表示,其值越大表示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同时说明反应进行的越(完全)

3.各种配合物都有其一定的稳定常数,从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大小可以判断(配位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以及(是否满足滴定分析的要求)

4.配位滴定中常用的滴定剂有两类(无机配位剂)和(有机配位剂)无机滴定剂在滴定过程中(形成配合物)故不常用

5.最常用的有机配位剂为(乙二胺四乙酸)简称(EDTA),其结构式为((HOOCH2C)2N-CH2-CH2-N(CH2COOH)2).EDTA是一个多元酸,可用(H4Y)表示,若将其溶于酸度很高的溶液,它的两个羧基可以再接受H+而形成(H6Y2+),相当于一个六元酸,故质子化的EDTA在水溶液中(七)种形式存在

6.EDTA中各种存在形式之间的浓度比例取决于(溶液的pH),若溶液的酸度增大,pH减小,(H6Y2+)离子浓度增加,反之,若溶液酸度减小,pH增加(Y4-)离子的浓度增加

7.在EDTA分子结构中,具有(六)个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两个(氨基氮)和四个(羧基氧),因而EDTA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数为(4)或(6)的稳定配合物。EDTA能与许多的金属离子如Ca2+形成配位比为(1:1)的稳定的配合物

8.无色金属离子与EDTA生成的配合物为(无色),有色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其颜色将(加深)

9.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对配位滴定的完全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用(lgKMY)衡量在不发生副反应情况下,配合物的稳定程度

10.金属离子与EDTA的配位反应可简写(M+Y≒MY)其稳定常数Kmy为(Kmy=[MY]/[M][Y] 11.EDTA与金属离子的反应(Y4-与金属离子的反应)

12.由于H+离子与Y4-离子作用而使 Y4-离子参与主反应能力下降的现象称为EDTA的(酸效应),其大小用(αY(H))来衡量

13.酸效应系数表示在一定的pH下未参加配位反应的EDTA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Y4’]),与能参加配位反应的([Y4-])之比。即(αY[H]=[Y’]/[Y4-])

14.酸效应系数与EDTA的(各级解离常数)和(溶液酸度)有关。在一定温度下解离常数为定值,因而酸效应系数仅随溶液酸度而变,溶液酸度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大),表示酸效应引起的副反应越严重。如果氢离子与Y4-之间没有发生副反应,即未参加配位反应的EDTA全部以(Y4-)形式存在,则αY[H]=(1)

15.在配位滴定中,金属离子常发生两类副反应,一类是金属离子在水中的羧基配位效应,另一类是金属离子与辅助配位剂的作用,故对于含配位剂 L的溶液,金属离子的总的副反应系数αM=(αM(L)+ αM(OH)-1)

16.考虑了酸效应后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称为条件稳定常数(K’MY),lgK’MY=(lgKMY-lgαY[H]).pH越大lgαY[H](越小),K’MY(越大),配位反应越完全,对滴定越有利,反之pH降低K’MY(减小),不利于滴定

17.若综合考虑EDTA的酸效应和金属离子的配位效应,则条件稳定常数应写为(KM’Y’),此时lgKM’Y’=(lgKMY-lgαM-lgαY[H])

18.配位滴定中适宜 pH条件的控制由EDTA的(酸效应)和金属离子的(羟基配位效应)决定

19.根据酸效应可以确定配位滴定时允许的(最低)pH值,根据金属离子的羟基配位效应大致估计滴定时允许的(最大)pH值。从而得出滴定的适宜pH范围

20.通常将式(lgCK’MY≧6)作为能否用配位滴定法测定单一金属离子的条件。用稳定常数来表示可得lgαY(H) ≤(lgC+lgKMY-6)

21.除了从EDTA酸效应和羟基配位效应来考虑配位滴定的适宜pH范围外还要考虑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对pH的要求,滴定实际应用的pH比理论上允许的最低pH值要(大)一些

22.如果指示剂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必须(小于)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这样在滴定达到化学计量点时,指示剂才能被EDTA置换出来,而显示终点的颜色变化 23.如果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更稳定的配合物而不能被EDTA置换,虽加入过量的EDTA也达不到终点,这种现象称为指示剂的(封闭)。若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胶体或沉淀,在滴定时指示剂与EDTA的置换作用将因进行缓慢而使终点拖长,这种现象称为指示剂的(僵化) 24.在混合滴定中一般常以(ΔlgK=5)作为判断能否利用酸度进行分别滴定的条件

25.用EDTA溶液滴定某一金属离子时,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与溶液的pH有关,溶液的pH越小,滴定曲线突跃部分(越短)

26.一般在配位滴定中,当不存在辅助配位效应时,滴定允许的最大pH即为金属离子开始水解时的pH,通常可粗略的由M(OH)n的(水解溶度积常数)求得

27.采用EDTA为滴定剂测定水的硬度(Ca2+,Mg2+)时,因水中含有少量的Fe3+,Al3+,应加入(三乙醇胺)作掩蔽剂,滴定时控制溶液的PH=(10)

28.EDTA的酸效应曲线是指(lgαY[H]——pH),当溶液的pH越大,则(lgαY[H]突跃)越小 29.在络合滴定过程中,随着滴定的不断进行,体系的pH会不断(降低)为保持体系的pH不变,必须加入(缓冲溶液)

30.影响络合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有(酸效应)和(配位效应);当降低体系的pH值,则滴定突跃将(短)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

1.用KmnO4滴定Fe2+时Cl-的氧化反应速度被加快的现象属于:(诱导反应)

2.已知在1mol/LH2SO4溶液中,φ0’MnO4-/Mn2+=1.45V, Φ0’Fe3+/Fe2+=0.68.在此条件下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Fe2+,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值为(1.32V)

3.用Ce4+滴定Fe2+时,下列有关滴定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滴定分数为1.00处的电位为计

量点电位)

4.影响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数值的因素是(温度)

5.在含有Fe3+和Fe2+的溶液中,加入下述何种溶液,Fe3+/Fe2+电对的电位将升高(邻二氮菲)

6.条件电极电位是指:(电对的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总浓度都等于1mol/L时,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的实际电位)

7.用0.02 mol/LKMnO4溶液滴定0.1mol/Lfe2+溶液和用0.002mol/LKMnO4溶液滴定0.01mol/LFe2+溶液两种情况下,滴定突跃的大小将(浓度大突跃大) 8.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滴定至终点时) 9.溴酸碘法测定苯酚的反应式如下:BrO3-+5Br-+6H+=3Br2++3H2O; C6H5OH+3Br2=C6H2Br3OH+3HBr; Br2+2I-=I2++2Br-;I2+2S2O32-=2I-+S4O62-

再此测定中,Na2S2O3与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10.下列氧化还原电对中,标准电极电势值最小的是(AgI/Ag)

11.反应3A2++2B=3A++2B3+在标准时电池电动势EΦ=1.8V,在某浓度时该反应的电池电动势E=1.6V,该反应的lgKΦ为(6*1.8/0.0592)

12.某氧化还原反应在标准状态下其平衡常数KΦ=104,其电子转移数为2,则该反应的标准电池电动势为(0.12V)

13.点击MnO4-+5e-=Mn2++4H2O的EΦ=1.51V,当除了H+外其他物质处于标准状态时,电极电势与pH的关系是(E=EΦ-0.094pH)

14.由2Fe3++Sn2+=2Fe2++Sn4+,在标准状态下,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Φ为(EΦ=EΦ(Fe3+/Fe2+)-EΦ(Sn4+/Sn2+)

15.在某溶液中,同时存在几种还原剂,若它们在标准状态时都能同一氧化剂反应,则此时影响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先后次序的是(除了反应速率外,还决定于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极电势差)

16.所谓歧化反应就是(某一元素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17.在酸性介质中,用KmnO4溶液滴定草酸盐,滴定应(在开始时缓慢进行,以后逐渐加快) 18.用氧化还原法测定钡的含量时,先将Ba2+沉淀为Ba(IO3)2,过滤,洗涤后溶于酸,加入过量的KI析出的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则BaCl2与Na2S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 19.用0.1mol/LK2Cr2O7溶液滴定0.1mol/LFe2+溶液,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为0.86V,对此滴定最适宜的指示剂为(二苯胺磺酸钠(Φ0’=0.84V) 20.用Fe3+滴定Sn2+时,下列有关滴定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滴定分数为1.00处的电位为计量点电位)

21.若两点对在反应中电子转移数分别为1和2,为使反应程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差至少应大于(0.27V)

22.已知Φ0I2/I-=0.54V, Φ0Br2/Br-=1.09V.若将Cl2水加入到含有Br-和I-的混合溶液中,所发生的反应是(首先析出I2)

23.以K2Cr2O7为基准物标定Na2S2O3溶液,请选择指示该反应终点的指示剂(淀粉) 24.用KmnO4滴定C2O42-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的现象属于(自动催化反应)

25.以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0.4000g褐铁矿,若选用K2Cr2O7溶液的体积(以ml为单位)与试样中的Fe2O3百分含量相等,则K2Cr2O7溶液对铁的滴定度为(0.002797g/ml) 26.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不稳定,容易改变,下列哪一个不是主要原因(暗处放置所致) 27.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 28.由于碘几乎不溶于水,所以配置该溶液时通常加入过量的(KI)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