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六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 济南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六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

网》教案 济南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说明问题和进一步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自然界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食物链中的每一种生物都极其重要,树立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会画简单的食物链。 【教学难点】

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的现象(生物富集)。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各种生态系统的图片:草地、树木、昆虫、鸟、狐、兔等;足够长的绳子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展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图片 思考:

1.看到这幅图片,你能想到哪个成语?

2.在这幅图中,黄雀与螳螂,螳螂与蝉,蝉与树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图片、讨论、反馈: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吃与被吃的关系。(或捕食关系)

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在生物之间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题——食物链。

二、 问题引导,探究质疑 (一)食物链

(过渡)在生态系统中,一般情况下植物作为生产者,动物作为消费者,那么植物和动物,动物以及动物之间是通过什么联系起来的呢?

1.课件展示:草原上的四种动物——草、青蛙、蚱蜢、蛇。

(1)活动:请同学到讲台上,分别把上列四种生物的头饰带到各自的头上,并把左胳膊伸直,各自指向自己的捕食者,站成一排。

(2)质疑:这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那么什么是食物链呢? 学生讨论、交流、反馈,明确:

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动植物之间就是借助食物链相互联系起来的。 (3)如何正确书写食物链呢?

课件展示:某一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思考:

(1)食物链由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组成?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食物链的起点是什么? (3)通常怎样书写食物链?

(4)可以用线段代替箭头吗?箭头的指向是一定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反馈,师生共同总结:

(1)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它们之间是捕食与被捕食关系。 (2)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

(3)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丙→丁……”

(4)不能。因为箭头代表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其方向总是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5)根据图片,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表示这条食物链。

草→蚱蜢→青蛙→蛇

(6)这条食物链中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在这条食物链中,青草作为生产者,是最基础的环节,蚱蜢为初级消费者,青蛙为次级消费者,蛇则是三级消费者。

2.学以致用

请判断下列食物链正确吗?为什么?

(1)阳光→草→鼠→蛇 (× ,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 (2)草→昆虫→食虫鸟→蛇→鹰 (√) (3)蘑菇→草→鹰 (×,出现了分解者) (4)虾→小鱼→大鱼 (×,起点不是生产者) (5)树→虫→鸟→鹰(√)

(6)树←虫←鸟←鹰(×,箭头不能反向) 3.生物富集 小知识:

DDT又称滴滴涕、二二三,是一种有机杀虫剂,也是一种农药,为白色晶体,无味无嗅,不溶于水,极易溶于脂肪。它的杀虫功效在1939年由瑞士化学家穆勒发现并推广,在20世纪上半叶防止农业病虫害、减轻疟疾伤寒等危害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其在环境中非常难降解,一旦被生物体吸收,就难以分解,会不断积累,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禁止使用。

阅读图6.2-5,分析DDT在食物链中的传递过程。 (1)利用所学知识推测DDT是如何进入鱼鹰体内的? (2)为什么消费者级别越高,体内的DDT浓度越大?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观察图片,分析、讨论,明确: (1)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鱼鹰

(2)DDT一旦被生物体吸收很难分解,通过食物链在体内不断积累,因此会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增加。

小结:

(3)什么是生物富集? 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尝试总结:

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

(4)如果这些积累了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人类是食物链中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这些有毒物质会在人体内积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4.拓展延伸

1956年日本水俣湾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怪病”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

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症状表现为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发疯,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这个实例给大家怎样的启示?

人类活动会通过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我们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要随意将有毒物质排放到自然环境中。

(二)食物网

1.观察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思考:

(1)我们一起数一数有几条食物链?注意从哪开始数?

(2)这些食物链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结构类似生活中的什么东西? 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明确:

(1)6条,数食物链的条数时,要从绿色植物(生产者)数起,按箭头指向依次下去,直到最高的营养级,而不能中途停止。

(2)类似一张网。 (3)食物网的概念:

学生根据以上学习,尝试总结:

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

2.这些食物链为什么会出现交叉?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模拟活动来解开这个奥秘。 (1)活动:模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课件展示:农田生态系统 游戏规则:

①六位同学分别代表禾谷类、昆虫、吃草籽鸟、食虫鸟、兔、鹰。

②每位同学根据自己所扮演的生物介绍有关特性(尤其是食物的来源),并将绳子有结的一端递给自己的的主要捕食对象。连接完毕后将持绳子的一手高高举起。

③一学生扮演猎人,手指向某种动物,扮演该动物的学生就松开绳子,表示该动物已被消灭。 (2)讨论:

①选择一条食物链,依次说出其中的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等。 ②鹰在食物网中的消费级别是固定不变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反馈、师生共同总结:

①以禾谷类→吃草籽鸟→鹰为例,禾谷类是生产者,吃草籽鸟是初级消费者,鹰为次级消费者。 ②不是,鹰在最长的这条食物链中是三级消费者,其他两条是二级消费者。

③如果某种动物被大肆捕杀,哪些生物将会受到影响?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只要某一种生物的数量突然发生变化,就会牵动整个食物网,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比一比:在农田和湿地这两个生态系统中,哪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强?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反馈、师生共同明确: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丰富,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网就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4)总结:

①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食草动物的食物,而一种食草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成为多种肉食动物的捕食对象,所以一种生物往往并不固定在一条食物链上。

②食物网内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③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5)知识拓展:食物网是“生命之网”

一切生物都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这是生态学一个最基本的观点。生物圈中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编织成一个无形的网络,把所有的生物都联系在一起。每一个物种便是“大网”的一个网结,一个网结的破裂,就有可能导致整个食物网破碎,而修复是一件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食物网就是一张“生命之网”。

(6)拓展延伸

面对人类的肆意猎杀和破坏环境,作为青少年的你有何感受?

每一个生灵都是我们这个孤独而美丽的星球上的主人,我们要保护每一种生物,与生物和谐相处,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果人类不遵循生态规律,受伤害的将会是人类自己。

三、总结收获,反思提升

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把你学的知识梳理总结,看看你学到了什么? 四、挑战自我

1.下列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 ( D )

A、阳光→草→兔→狐 B、田鼠→蛇→鹰 C、草→羊→鹿→狼 D、小麦→田鼠→蛇→鹰

2.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水草→虾→鱼→鱼鹰”食物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是 ( D )

A、水草 B、虾 C、鱼 D、鱼鹰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