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岸电电能替代技术与效益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港口岸电电能替代技术与效益分析

作者:倪杰

来源:《科技信息·上旬刊》2017年第07期

摘要:电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电能的使用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尺度。电能替代,是指在能源消费环节,以电能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直接消费,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实现能源的清洁利用,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电气化水平。港口岸电电能替代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港口污染物排放,节约船舶靠港供电的成本,直接节省船舶自身发电设施的维护费用以及提高港口的能效。文章就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港口岸电;电能替代技术;效益 1.电能替代的指标

电能替代指标分为:电能替代容量、电能替代电量。电能替代容量:热泵、电锅炉、电蓄冷(热)、电窑炉、岸电工程、电动汽车、轨道交通、居民电气化、农村电气化及电力排灌等技术实现的供电容量提升。

电能替代电量:热泵、电锅炉、电蓄冷(热)、电窑炉、岸电工程、电动汽车、轨道交通、居民电气化、农村电气化及电力排灌等技术实现的售电量增长,均可计入电能替代电量。 2.电能替代管控一体化的实现 2.1建立了“三级联动”的工作体系

在推进电能替代相关工作中形成了以市公司为主体,向县公司、供电所级推进“市公司—县公司—供电所”的三级联动工作体系,在人员和机制上给予了基本保障。同时在电能服务平台上线后,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指标的提前完成,除建立三级联动的工作网络体系外,还设置专职人员,采取市公司统一培训和按县公司(供电所)逐一上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逐渐规范各类操作。

2.2指标分解并严格执行里程碑计划

供电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制度、市场工作指标分解表及电能替代月度里程碑计划,把电能替代指标分散到各县公司,充分调动力量,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3多角度促进电能替代

(1)与政府相关部门(单位)合作,配合开展节能减排、重现美好蓝天的相关工作,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开展电能替代推广工作。(2)拓宽电能替代和节能宣传范围,开展电能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代宣传活动。旧模式的宣传仅限于对节能减排的宣贯,新的宣传应加强对完成电能替代、节能减排及取得社会经济效益和减少雾霾所做的贡献进行广泛宣传,让客户切实看到电能替代不仅能对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而且也能产生经济效益,让客户实施电能替代后真正得到实惠。(3)从业务受理开始落实电能替代管理,用电报装时供电企业提供服务的第一环节,工作人员从接到新投资兴建客户的用电申请开始,深入了解新客户的用电需求、用电设备以及用电设施的技术性能,宣传电能消费的优势,提议用电客户积极采用电能替代一次能源在终端的消费,想客户用电之所想。(4)按照该模式不仅能够实现电能替代管控一体化,而且年度电能替代指标超额完成50%。

3.促进电能替代技术水平提升的重要措施

3.1充分发挥国家电网公司节能服务体系作用,发挥技术研发优势,积极开展有关标准和技术研究,做好技术储备和支撑,促进电能应用技术更新升级。在省属节能服务公司设置电能替代专职人员专门负责搜集相关厂商的技术资料及联系方式,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方式为客户提供电能替代相关的咨询、设计、施工等服务,发挥能效服务网络作用,与下属供电公司实现资源共享,既可以为供电企业的电能替代培训工作提供资料,又可以在电能替代推广工作中为客户提供相关厂商资源。

3.2在市、县级供电公司设置市场拓展人员,主动与已完成替代的典型客户联系,搜集有关电能替代设备厂商联系方式、相关技术资料及客户实际使用效果,并反馈到节能服务公司,形成互通有无,在客户需要时主动邀请设备厂家人员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

3.3在营业厅增设电能替代专项窗口,定期对营业厅窗口人员及市场拓展人员进行电能替代知识培训,使其掌握电能替代相关技术、政府鼓励政策等相关知识,了解电窑炉、热泵、电力蓄冷蓄热等重点项目技术的原理及能效优势,在各基础营业厅全面开展碳晶电采暖技术展示。

3.4制定发策、运维、营销、调度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将电能替代项目嵌入业扩报装环节,开辟电能替代项目业扩报装“绿色通道”,实行电能替代项目预受理及主管领导督办制,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

3.5市场拓展人员结合节能服务公司提供的新技术、新设备在本供电区域内开展全行业市场调研,摸清各领域替代潜力,对有改造意向及潜力的地域,将电网配套项目及时纳入本公司的储备项目管理系统,提前安排电网技改工作。 4.船舶岸电技术应用效益分析 4.1船舶岸电技术系统介绍 4.1.1高压变频变压船用岸电系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压变频变压船用岸电技术,其技术优点为采用分离式设计,通过有效的利用码头现有设施资源,合理分布设备,在码头区域上配置高压变频变压装置,占用场地小,不影响码头正常作业。仅需一根高压电缆,船体上设置降压变压器,供电末端则采用IT供电模式(保证了不间断供电要求),连接十分便捷。这种方式解决了电制差异、电缆拖接和电力切换等技术难题,具有一键操作、全自动数字化控制、一个接口、操作简便、高压上船和不间断供电等特点。船岸以太网通信,实现船岸实时监测、实时控制保护、自动电压跟踪、自动调整等功能,运行安全智能。高压岸电电源所提供的供电容量大,可以满足船舶在靠港期间的作业用电。 4.1.2船用低压变频变压供电系统

船用低压变频变压供电技术,实现了50Hz/60Hz双频供电,使用了快速软接触的插头插座和柔性电缆,推广高压变频变压船用岸电系统,但同样存在设备的闲置率和使用寿命等问题。 4.2船舶岸电技术应用效益分析 4.2.1环境效益

港口岸电技术的应用对港口码头的废气污染物减排意义重大,可作为国家大气污染治理的主要手段之一。以连云港港号59号泊位岸电技术应用为例,该泊位主要供“中韩之星”号客滚船停靠,岸电技术应用前,“中韩之星”靠港时使用辅机发电,提供船上冷藏、空调、加热、通信、照明等电力需求。船上有3台880kW辅机,根据需要启用1台或2台,年靠泊连云港约2000h,年用电量100万kWh,年靠泊期间消耗油料约780t(重油624t,轻油156t)。实施岸电供电系统改造后,该船年减少消耗重油624t,轻油156t,当地每年减排大气污染物一氧化碳约2430t、二氧化硫62t,氮氧化物70t,环境效益显著。 4.2.2经济效益

在使用岸电进行供电后,该船年使用岸电电量约100万kWh,购电成本约180万元,较原燃油辅机发电的运行方式,该船年节约运行成本约216万元(年节约运行成本=使用岸电前能源费用396万元-使用岸电后购电费用180万元=216万元),该船船上设备投资的年收益率为54.5%(船上设备投资的年收益率=年节约运行成本约216万元÷原使用燃油费用396万元×100%=54.5%),静态回收期约为2年。

综上所述,大力发展港口船舶岸电项目,在实现节能减排、改善港口环境的同时,还可以建立电能替代工作的新模式,增加电网企业终端用户,促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消纳使用。

参考文献:

[1]楼炯铭,蔡永自.港口岸电定价机制研究[J].企业管理,2016,(S1):112-11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