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作者:肖海波

来源:《新一代》2017年第23期

摘 要:教师的幸福源于领导的关心和理解、源于学生的快乐与拥戴,源于劳动的公平与认可。本文从学校人文关怀的管理、多元开放的教研、合理公正的评价和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等几个方面表述自己的观点,只要多为教师提供学习发展的机会,为他们创造自我成长的平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困难,给予他们鼓励和认可,让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工作激情,他们就会在工作中找到欣慰,在生活中找到快乐,在学校里找到幸福。 关键词:教师;职业;幸福感

随着新课改和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到实施,教师角色是不断在发生变化,教师的工作不再单纯,除课题教学外,还要开展安全、营养餐、示范校创建、校园文化建设等各类繁杂工作,加强各类资料建设,让教师手忙脚乱,精力分散。多数教师怨声载道,进而产生心理抵触,加上考核、评价机制的不健全,致使部分教师满腹牢骚,工作懈怠,教师工作找不到幸福感。笔者在《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实践探索与研究》课题实践研究中,对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行了全面调查,让人心有余悸、感概万千。因此,如何激发教师工作激情,提高教师工作情趣,让教师在本职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幸福和快乐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正确评价机制,改善现有的教育管理制度

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学校的管理者要把教师当成学校的主人, 充分的让其发挥主人翁精神, 不要对教师行为做过多的限制。管理者应协调好教师的各种人及关系,创造条件促进人际关系,特别是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交往。学校管理者要注意根据信息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沟通渠道,增加教职工的相互理解,减少由缺乏沟通或沟通不良造成的破坏性冲突。同时学校要确立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以及工会应多创造教师有效沟通的机会。学校应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淡化量化考评制度。可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如:重视教师专业精神的培养;通过成立书友会,举行教育论坛,创建工作室等平台,使教师的思想在碰撞中闪光。

正确合理地运用奖惩措施,提高教师心理满意度。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以区别教师的教学效果,体现竞争精神,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必须对教职工工作进行客观评价。 二、加强校本教研,让教师收获幸福

刚踏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教师都是满腔热忱的、充满希望希望的,都憧憬着要干一番事业。当走上岗位后,发现学校冗繁庞杂的工作事务占据了课余辅导、备课、批阅的有效时间。因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身教学经验的不足,对新理念掌握不到位、新知识学习不深入、新方法运用不科学、新技能培养不系统,在新课改推进中觉得身心疲惫、精疲力尽,尽管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扑在工作上,可成绩不理想,领导的指责、同事的嘲讽、家长的不理解和社会的舆论让这些新教师喘不过气来。因此,加强新教师教学技能和业务能力培训培养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要让他们融入学校教研组活动中,让有丰富教学经验、有系统教学技能、有专长教学方法的老教师对他们进行结对帮扶,帮助他们提高树立课改理念、成长思维和发展意识。根据现代教育需求和学科教学特点,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认真把脉诊断、对症下药,在校本教研中帮助他们转变角色、提升技能,取长补短,增长经验。合理安排新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积极参与教师专业发展、教材创新实践、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健康成长等校本主题研究,形成“培、教、研、专”、“听、评、观、议”一体化教师成长机制,多渠道、多方式提升他们教学技能,激发他们教学热情,使新教师时常保持阳光心态和进取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中感知、在感知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收获快乐与幸福。 三、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一个人的幸福感来自于自己内心的感受。生活中,之所以有人总觉得自己生活的不幸福,是因为过分的强调了自我。总是埋怨、指责、不满,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很糟糕,自然,是没有幸福感而言的。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定期开展关于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讲座,同时做一些\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让教师多了解社会、正确看待社会问题。关心教师生活,要不断地深入到教师中,对教师的性格、家庭等了如指掌,当教师遇到困难时,幼儿园要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对教师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心。要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多组织教师进行文体娱乐活动,使教师的紧张情绪得到宣泄,使教师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化解种种不良情绪,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宽松和谐、民主自由地人文环境有利于教师的稳定性,也会让教师对工作产生幸福感。具体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建立良好人际的关系。领导和教师之间要能够开展平等的对话,要以个人魅力感染、号召、鼓舞、影响教师。作为管理者,要善于发现每位教师的闪光点,接纳、理解教师的缺点。其次,要加强沟通。沟通能加强相互理解,能营造一种舒畅的心理环境。管理者想做什么、做了什么、为这么这样做,要适时地通过各种渠道让教师了解,这样才能得到教师的支持;教师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意见或者困难,管理者要及时的去听取,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创造一种宽松、民主、融洽的氛围,让教师开心、满意地工作。

五、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

幸福不是单纯的精神体验,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而物质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幼儿教师待遇低的现实已经为社会各阶层普遍认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待遇与地位。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应该在工资待遇、福利、工作环境等方面对于教师作出适当合理的满足,缓解教师的不满和倦怠,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创造条件。

幸福感是一种状态、一种感受,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能告诉,不能复制,也不能灌输,它只能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滋生、膨胀。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要了解教师的工作状态,关注教师的心声,减轻教师的负担,促进教师的职业幸福,使教师能更科学、更合理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束从敏.《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3) [2]葛喜平.《职业幸福感的属性、价值与提升》.学术交流.(2010) [3]秦明华张欣.《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谭友坤.《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与其专业发展的相关分析》.教育导刊.(201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