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油库总平面布置

浅谈石油库总平面布置

摘 要:油库平面布置在满足输油工艺、防火、安全、环保、卫生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合理紧凑的布置相关设施。在总平面布置时贯彻分区明确、布局紧凑、流程顺畅、节约用地、本质安全、方便管理、降低能耗、节省投资、提高效益、美观实用的原则,同时还要注意适应弹性生产,合理的预留发展。

关键词:平面布置 竖向设计 合理紧凑 流程顺畅 节约投资

按照《石油库设计规范》的要求,油库内的设施平面布置应采取按功能分区布置的方式,做到分区明确、规模合理。同时,石油库内的各种建、构筑物,火灾危险程度、散发油气量的多少、以及生产操作的方式等差别较大,在进行平面布置时,要考虑按照生产操作、火灾危险程度、经营管理等特点进行分区布置,特殊的区域需要隔离。对于改造油库,在总平面布置时要考虑原有设施的使用状况,结合地形和油库现状,合理的调整布局。对于新建油库,应该结合地形、地貌、地质以及库外的交通设施、市政设施等条件,优化总平面布置,确保新建油库布局紧凑合理、管理方便、工艺流畅、而且能够节约投资,绿化优化油库的总图布置。在此,本人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就油库内的总平面布置按照功能分区做一些评论。

一、公路发油区

从平面布置的角度来说:公路发油区最好布置在靠近库外公路的一侧,最好是面对库外道路,并且设置单独对外出入口。同时,公路发油区要与辅助生产区、油罐区隔开,有利于油库管理,也可减少安全隐患。因为油库公路装卸区是外来人员和车辆往来比较多的区域,业务比较繁忙。将该区域布置在面向公路一侧,设单独的出入口,外来车辆可不驶入其他区域,出入方便,比较安全。若设置围墙与其他区域隔开,并设置业务室、休息室等,外来人员只限在该区域活动,更有利于安全管理。油库的出入口外设置停车场,待装车辆在此等候,有秩序的进库装油,这样会使库内秩序协调顺畅,切不至于由于待装车辆停在公路边等候而影响公共交通。

从竖向设计的角度来说:公路发油区一般情况下要比油罐区低,有利于油库的工艺流程。特殊的情况下,油库地形竖向高差比较大,为节省投资,可将公路发油区设在比油罐区高的位置。同时公路发油区的竖向标高最好高于库外道路,以防止库外的雨水进入油库内,影响生产,在特殊情况下,可结合现有地形,节省投资,库内地平可低于库外地坪,但是必须在库外设置有效地排水设施,防止防止库外雨水回流,影响生产。

二、铁路装卸区

铁路装卸区应该布置在油库的边缘地带,不致因铁路油罐车进出影响其它各区的操作管理,也可以减少铁路与库内道路的交叉,有利于安全和消防。但有可

能受地形条件或其他条件限制,不能在边缘地带布置时,可全面综合考虑进行合理布置。铁路线如与石油库出入口处的道路交叉,常因铁路调车作业影响石油库正常车辆的出入,平时也容易发生事故,尤其在发生火灾时,可能妨碍外来救护车辆的顺利通行。并且在铁路装卸区应该设有环形消防通道,有利于事故状态时消防扑救。

三、行政管理区以及辅助生产区

首先,行政管理区应该布置在油库的合理位置,远离油气挥发,并且有利于油库的安全管理。在满足此要求的前提下,油库内的建、构筑物可以把使用功能相近或者相似的,尽量合建在一起,节约用地,节省投资,同时不影响其使用功能,我们现在的设计过程中都贯彻了这一原则,对于改造油库,尽量的保留原有能够使用的建构筑物,同时,对于新建建、构筑物尽量执行这一原则,在不影响其使用功能和总体布置的前提下,能够合建的就建在一起,节省投资。对于新建油库,尽量把综合楼、站控室、库控室、化验室等合建在一起,消防泵房、变配电间以及车库尽量合建在一起。对于管道配套油库,管道分油站用电量较小,配电间不需要单独修建,尽可能与油库配电间合在一起。同时要是管道下载油库,应考虑站场位置应该尽量的靠近办公楼,以便站控室和办公楼合建在一起,有利于管理,节省投资。

消防泵房在满足安全间距的前提下,尽量靠近罐区,有利于消防安全。油污水处理装置应该尽量的布置在地势较低的角落里,既有利于油库排水处理,又不影响美观。

四、储油罐区

在油库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储油罐区,总图布置也是围绕着储油罐区的布置而作相应的调整。

首先,需要明确所储存油品的性质。甲、乙和丙A类油品的火灾危险性相同或相近,布置在同一罐组内有利于油罐之间相互调配和统一考虑消防设施,既可节省输油管道和消防管道,也便于管理。而丙B类油品性质与它们相差较大,消防要求不同,故不能与其合建在一个罐区内。沸溢性油品在发生火灾时容易从油罐中溢出,导致火灾流散,影响非沸溢性油品安全,故沸溢性油品与非沸溢性油品储罐不应布置在同一罐组内。

其次,一个罐组内油罐数量越多,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大;单罐容量越大,发生火灾事故时损失及危害就越大。为了控制一定得火灾范围和火灾损失,对油罐区内的油罐数量有下列要求:单罐容量大于或等于1000m3是,不能多于12座,油罐布置不应超过2排;单罐容量小于1000m3的油罐和储存丙B类油品的油罐组内的油罐数量不限;单罐容量小于1000m3的储存丙B类油品的油罐组内的油罐布置不应超过4排。但是最好不要多于12座。并且,固定顶罐组及固定顶和内浮顶、浮顶油罐的混合罐组,罐组内油罐总容量不应大于12万m3;浮顶、内浮顶油罐组内油罐总容量不应大于60万m3。

储油罐区的布置要满足防火安全间距,按照规范的要求,拱顶油罐之间的距离最小为相邻油罐中直径最大的罐直径的0.6倍,内浮顶罐为0.4倍的间距。同时,油罐到防火堤的距离不小于罐高的一半;其次在满足安全距离的情况下,要考虑排与排之间的距离,要能够满足工艺管道的敷设。在平面布置方面,要尽量的利用地形条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尽可能的把油罐集中在一起布置,少分罐区,减少消防道路和节约用地,也可以方便工艺流程。同时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预留部分油罐用地,以供以后油库发展生产所用。例如长岭油库,充分的结合地形条件,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把油罐区集中在一个罐区里面,即可以减少用地,节省投资,又方便工艺流程。在竖向设计方面,储油罐区尽量布置在油库中比较高的位置,有利于油库排水,不至于把雨水积在油罐区,影响油罐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工艺流程。在靠近山体的地方,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利用山体当罐区的防火堤,油罐罐壁距离山体不能小于1.5m,同时要能够满足消防要求。

五、罐区安全设计

罐区是油库重点保护对象,必须做好安全设计。对于大型油库应该设置事故应急池,防止事故状态时,油品外溢,造成更大的损失。当用地紧张时,可利用防火堤作为事故应急池。当使用防火堤作为事故应急池时,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应该满足罐组内最大罐容量和需要的消防水量之和。才能保证油品不能蔓延到防火堤外,造成重大损失。

总之,油库的总平面布置比较复杂,总平面布置要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布置。尽量做到分区明确、布局紧凑、流程顺畅、本质安全、节约投资、绿化美观、方便管理、提高效益。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的利用现有的地形条件和库外市政条件,紧凑合理的布局,设计出最好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主编部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2003年.

[2]《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油库建设标准》,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油品销售事业部 ,2005年1月实施.

[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雷明编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元月.

[4]《工业企业总图运输设计常用规范摘编》,化工部总图运输设计技术中心站编.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