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综合题型练习卷: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综合题练习卷-word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综合题练习卷

1.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选官方式,在北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与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古取士无如本朝路狭,唯有进士、明经二科。虽近设制举,亦又取人不多。是三者,大抵只考文辞、念诵而已。天下之士,有大才大行而赋性不能为文辞就举试者,率皆遗之。向时天下无事,则此等人或在场屋,或在农亩,或为商贾,或为僧道,屈伏不能有所为,但怨望思乱而已。今昊(西夏王元昊)贼寇边,西陲用武,覆军杀将,中外震恐,兵寡粮匮,调发无所。当是之时,乃此等人踊跃快意,皆欲助贼为患,或更有盗贼屯聚,则为之倡首,惊劫州县,自图富贵之时也。其间忠义者,尚思因时驻屯而愿为朝廷之用者。然朝廷至今未悟,不加搜访。臣恐为他人所得,则中国处处皆为敌国也。

——(北宋) 富弼《上仁宗乞诏陕西等路奏举才武》

材料二 统治者首先是不断完善科举制度本身,力求在最大程度上解决科举考试程式方面的不公。实行锁院制、糊名制、誊录制、殿试、覆试等,尽力减少在考试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保证考试的相对公正与公平。对于考试过程中官员舞弊现象,予以严惩,以此减少落第士人的不满心理。其次是增加科举录取名额,充分发挥科举制度的縻士功效。

——黄云鹤《唐宋落第士人抗争及政府对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科举取士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 (2)据材料二,概括政府应对科举弊端所采取的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科举制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 【答案】(1)问题:录取人数少;开科少;录取标准单一;人才流失。

危害:落第士子参与造反,引起社会动荡;落第士子流向少数民族政权,威胁北宋政权。 (2)措施:完善科举制度,保证考试公正公平;严惩舞弊官员;增加科举录取名额。

(3)作用:提高官员素养;行政效率提高;加强中央集权;形成社会重学风气;推动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世纪后期,欧洲逐渐形成了四个精英阶层:国王、贵族、教廷和后起的城市中产阶级。四个精英阶层为各自的利益长期斗争,使欧洲既回不到罗马时代的统一,又达不到一个较为稳定的平衡,逐渐发展出一些弱专制的地域性国家。在斗争中,宗教势力在天主教和新教的斗争,以及理性意识形态的冲击下逐渐下降,欧洲的国家力量得以进一步加强;贵族阶层部分转化为国家官僚和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城市中产阶级一起,共同为欧洲殖民打开了空间,促进了商业和工业技术的发展,也为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提供了条件。

第 1 页

——摘编自赵鼎新《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精英阶层逐渐结晶为两个主要群体,那就是皇族和通过科举获得功名的士绅官僚集团,而其中的大部分是由科举出身。即使是那些未进入政府的儒士,也和进入政府者一样,都在预备考试的岁月中培养起了一种儒家意识形态。他们忠君爱国,讲和谐重仁爱,政权和儒家精英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共生关系。这在欧洲是很难想象的,因为很多欧洲贵族精英,拥有独立于国家之外的权力基地。

——摘编自王国斌《转变的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精英阶层对近代欧洲社会发展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精英阶层与中世纪欧洲精英阶层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

处及其原因。

【答案】(1)避免了欧洲国家的高度专制;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了欧洲殖民扩张进程,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并发展;为近代民主政体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同:居于社会上层,拥有较大力量;影响国家发展方向。

异:欧洲阶层构成多元化,中国以科举出身的儒士为主体;欧洲追逐本阶层利益,中国服务于皇权;欧洲权力角逐,斗争不断,中国注重和谐,共生关系。

原因 欧洲:专制集权力量弱;教会势力强大;商品经济发展;人文精神的影响。中国:专制集权制度的影响;科举制的实施;儒家的贵和思想;小农经济占主导。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科举制度与君主制的强化

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化。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学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注疏为准,表明儒学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科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上述史实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书·文帝纪》写道:“二千石(指郡太守)遣都吏(即督邮)循行,不称者督之。”《后汉书·卓茂传》写道:“平帝时,天下大蝗……独不入密县界,督邮言之。太守不信,出自案行,见乃服焉。”李贤注:“《汉书》曰:‘郡监县有五部,部有督邮掾,以察诸县也。”《晋书·隐逸传·陶潜》写道:“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材料二 明代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职掌纠察,它可以“纠察内外百司之官”,对全国所有官吏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

第 2 页

纠劾,另外还创设了六科给事中这一独特的监察组织,负责纠察六部官吏的违法事件。清朝还以皇帝的名义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监察法典《钦定合规》。

——摘编自马举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评述汉晋的督邮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监察制度的发展,并说明古代加强监察制度建设的历史作用。

【答案】(1)评述:督邮是汉代到魏晋时期各郡的重要属吏;当时把每郡分若干部,每部设一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 督邮的设立,一方面有利于郡守了解下情,督促地方格尽职守:另一方面由于督邮位卑权重,往往容易凌驾于地方官吏之上,出现弄权现象。

(2)发展: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扩大职权,增强其独立性;创设六科给事中,纠察六部官吏的违法事件;颁布《钦定合规》,完善监察法规。学科%网

作用:对中国古代封建统治的发展与稳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后来社会的反腐败斗争等提供经验和借鉴。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巡视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历代也特别重视巡视制度的建设,唐代制定的“六察法”,内容详细具体,成为历代开展巡视工作遵循的原则;宋辽金时期制定了《御史台仪制》《御史弹奏格》等;明代制定《出巡相见礼仪》《巡历事例》等制度,从巡视内容、巡视程序、巡视官台仪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巡视立法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历代巡视官员的品级一般较低,但巡视时代表皇帝和中央政府,所以权力很大。如汉代巡察郡国的刺史只是俸禄为六百石的小官,却能监察二千石的地方长官;明代巡按御史的品级只有七品,但三品以上的布政使、按察使也对之十分敬畏。官员巡视地方时,主要有明察和暗访两种方式,但具体巡察方法非常灵活多样,注重发现问题,讲求实效。历代也特别重视巡视官员的选任。唐代时规定巡视官员要有刚正疾恶的品质,要有真才实学,要有实践经验,并规定五品以上的巡察御史由皇帝亲自选任;明朝时还对巡视官员的最低和最高年龄作了规定;清代特别规定,对于受过处罚的人员,出现降级、革职等情况者,一律不能选为巡查官,要求日益严苛。

研究古代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借鉴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推动当代中国巡视工作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摘编自余少祥《中国古代巡视制度考略》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巡视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巡视制度的作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巡视制度对当代中国巡视工作的启示。

【答案】(1)巡视有法律保障或重视巡视立法建设;巡视官员的品级较低,但权力较大;巡察方法灵活多样,讲求实效;重视巡视官员的选任或巡视官员选拔条件严格。

(2)有利于加强对官员的监督,一定程度上抑制官员腐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治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3)要不断加强巡视立法建设或巡视制度要法制化、科学化;要不断加强巡视官员的选拔;要不断创新巡视方式,

第 3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