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万吨合成氨脱碳工段工艺设计方案

年产30万吨合成氨脱碳

工艺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指导教师:姚志湘

学生:魏景棠

- 1 - / 14

目 录

第一章总论3

1.1 概述3

1.1.1工程名称3 1.1.2合成氨工业简况3 1.2 工程背景及建设必要性4

1.2.1工程背景4 1.2.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4

1.2.3建设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建设规模4

第二章市场预测…………………………………………………….….......................................6

2.1

测………………………………………………………..................................6 2.2 产品分析…………………………………………………......................................6 第三章脱碳方法及种类.... …………………………………………………….............................7 3.1 净化工序中脱碳的方法.. ……………………………….…………………......................7

3.1.1

法……………………………….…………………………………...….7 3.1.2

法…………………………………………………….…........................8

3.1.3物理化学吸收法 .................. ………………………………………….…………........8 3.1.4 固体吸收法 ………………………………………….……………………….…........10 3.2碳酸丙烯酯

3.2.1

PC

…………………………………………..……........10 3.2.2

………………………………………………………….……….………........10 3.2.3

………………………………………………………….……….………........11

- 2 - / 14

3.2.4

工艺流程

…………………………………………………………….…….………........11 3.2.5

…………………………….……………….….….…......12

3.2.6 PC脱碳法发展趋势 ……………………………………….………….………........13

第一章 工程总述

2.1 概述

1.1.1

工程名称

年产30万吨合成氨脱碳工段工艺设计

1.1.2 合成氨工业简况

1898年,德国A.弗兰克等人发现空气中的氮能被碳化钙固定而生成氰氨化钙<又称石灰氮),进一步与过热水蒸气反应即可获得氨:

CaCN2+3H2O

在合成氨工业化生产的历史中,合成氨的生产规模<以合成塔单塔能力为依据)随着机械、设备、仪表、催化剂等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而有了极大提高。50年代以前,最大能力为200吨/日,60年代初为400吨/日,美国于1963年和1966年分别出现第一个600t/d和1000t/d的单系列合成氨装置,在60-70年代出现1500-3000t/d规模的合成氨。

世界上85%的合成氨用做生产化肥,世界上99%的氮肥生产是以合成氨为原料。虽然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减少了用户的选择范围,但市场的稳定性却相应地增加了,世界化肥生产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集中到那些原料丰富且价格便宜的地区,中国西北部有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发展合成氨工业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2.2 工程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1.2.1 工程背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化肥。氮肥是农业生产中需要量最大的化肥之一,合成氨则是氮肥的主要来源,因而合成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我国合成氨工业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合成氨工业得到很大

- 3 - / 14

的发展,建国以来合成氨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至今,我国陆续引进了三十多套现代化大型合成氨装置,已形成我国特有的煤、石油、天然气原料并存和大、中、小规模并存的合成氨生产格局。目前我国合成氨产能和产量己跃居世界前列。

但是,由于在我国合成氨工业中,中小型装置多,技术基础薄弱,国产化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开发新技术的同时利用计算机数学模型来提高设汁、生产、操作和管理等的核算能力,促进设计、管理和生产操作的优化,从而推动合成氨工业发展,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己成为国内当前化学工程科研、工程设计的重要课题。

1.2.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的合成氨原料主要集中在重油,天然气和煤,到目前为止,中国化肥产量己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7%,而人口在本世纪中叶将达到约16亿,粮食始终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化肥对农作物的增产作用己为大家所公认,中国施肥水平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尤其是中西部市场。

与国外比较,我国氮肥行业主要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集中表现为装置规模小,因而有效生产能力不足,致使行业整体竟争能力差。进入WTO后,氮肥行业这种结构性矛盾日趋显著,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对原有合成氨装置进行改扩建,利用国家对农业的倾斜政策,节能技术改造见效快、可很快提高企业生产规模,改扩建改造会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2.3 建设意义

随着合成氨工业的飞速发展与国际经济的迅速变化,合成氨工业的经济性急需要提高,来降低成本,抵御风险。就碳酸丙烯酯法脱碳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以达到成本最低化,资源有效化。

因此,在国际经济与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将合成氨的风险和利润投入到中间工序脱碳工段,对陷入困境的化工行业是一个很好的出路,对内外交困的合成氨行业来说,可以避免风险,降低成本。此工艺能有效缩短流程,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在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也填补了脱碳工艺的国内空白,并且为合成氨领域的进步积累了难得经验。

1.2.4 建设规模

全厂应主要包括厂前区、动力区、生产区、仓库区等。

厂前区:包括行政楼、研发楼、职工食堂、医务室等主要建筑。

动力区:包括变电站、锅炉房等。他们尽量靠近其服务的车间。这样可以减少管路的铺设和运输过程的损耗。

生产区:应包括七大车间:原料车间、热电车间、造气车间、压缩车间、碳化车间、合成车间和尿素车间。还应有备件库、机修车间、消防车间等辅助车间。

仓库区:应靠近主干道以便于运输。

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各部门负责人直接受厂长负责,并实行三级管理,厂、科、车间及人员编制以组织好生产为原则。生产车间实行三班制,每班八小时,机械设备大修每

- 4 - / 14

二年一次,机械设备保养每一年一次。

表2.1 合成氨全厂人员编制

工种 班制 热电岗3 位

原料岗3 位

造气岗3 位

变换岗3 位

脱碳岗3 位

甲烷化3 岗位

压缩岗3 位

脱硫岗3 位

尿素岗3 位

司炉岗3 位

技术员 1 安全员 1 辅助人1 员

车间主1 任

总计

男 3 3 3 3 3 3 3 2 5 4 32

女 3 3 3 3 1 13

总人数 3 3 3 3 3 3 3 3 3 3 4 2 5 4 45

- 5 - / 1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