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举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举措

作者:霍明宝

来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2年第02期

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学校特色的重要表现,是素质教育的潜在课程,是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是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形成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调动师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安全发展和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人本性原则。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文化育人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培育人、愉悦人、塑造人和发展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升健康的文化品位,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育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文化的育人作用,使校园真正成为文化育人的摇篮,使学生通过先进文化的熏陶、文明风尚的感染、优良环境的陶冶,得到思想引导、性格培养、意志磨炼、心灵感应、观念认同、品格定型和精神升华。

3.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校园文化建设要整体规划,注重各种文化有机结合,有效开发与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注重学校细节文化,让学校的一切融入文化之中,保证校园文化的协调发展。达到学校自然文化景观与人文文化景观相和谐;传承学校历史文化底蕴与高扬时代精神相和谐;学校文化建设与社会文化发展相和谐;办学行为、办学特色与办学理念相和谐。

4.主体性原则。校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培植者、引领者,教师和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全员参与、群策群力、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让师生在参与中建设,在建设中接受熏陶和教育。

5.实践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参与,重在实践,所以,开展符合学生特点、能引导学生全面成才、形成喜闻乐见、学生参与性强、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和支持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注意发挥学校、班级、学生、家长及社区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活动,逐步形成规范、和谐的校风,科学务实的教风,兴趣浓厚的学风,进取向上的班风。

6.个性化原则。校园文化建设在体现民族优秀文化特点、时代精神、现代办学理念的同时,在充分传承学校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要深入挖掘学校文化内涵,继承学校办学传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以积极鲜明的个性彰显办学理念和办学文化,形成与时代特征相符的办学特色。

7.与时俱进原则。校园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所以要与时俱进,对学校的文化传统进行重新发现、认定和弘扬。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要弘扬主旋律,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校训、校歌、校徽、校标和雕塑的设计要体现学校特点和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

8.遵循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思想道德实践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必须坚持遵循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发动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二、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举措

(一)以正确导向为核心,培育生动活泼、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精神

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资源,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办学思想和理念,培养优良的校园文化精神,并将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大力加强校风建设

在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明礼、兼容、创新、图强”的新滦县人文精神,加强爱学校、爱教育、爱唐山教育,使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形成学校精神。通过宣传阵地,宣传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大力弘扬正气。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之间构建相互尊重、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努力营造求真务实、和谐创新的优良校风。具体做法:

一是加强爱校教育。通过成立校史展览室,设计校徽、校标,创作校歌,确立校训,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强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 二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学校广播室、宣传板报、校园网、电视台等宣传阵地,弘扬正气。

三是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构建相互尊重、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 2.大力加强教风建设

结合创先争优“百千万”工程的开展,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引导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争做健康向上、大方得体的礼仪标兵,争做教书育人、践行社会主义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辱观的表率,争做严谨治教、关心每一名学生成长的模范,形成敬业乐群、德艺双馨的严谨教风。具体做法:

一是全体教师从最基本的礼仪做起,塑造健康向上、快乐得体的教师形象。

二是全体教师崇教厚德、教书育人、以身作则,成为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和模范。

三是全体教师严谨教学,在教学工作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知识能力的传授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过程中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3.大力加强学风建设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报国志向,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课改为契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和能力,把勤奋好学、积极向上、诚实守信转化为自觉行为,逐步形成勤学好问、知行合一的良好学风。具体做法:

一是加强《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是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从小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是以课改为契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二)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丰富愉悦身心、熏陶思想的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文化活动,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与“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全体学生的参与,注重知识性、科学性,突出趣味性、娱乐性,使学生在活动中熏陶思想,愉悦身心。 1.坚持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

2.利用有纪念意义的重大节庆日和中华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中小学校要利用每年“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等纪念日、“十一”国庆节及教师节等重大节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