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位置
单元教学总述
本单元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认知的基础上,教学生如何准确地判断这些方位。
一般来说,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具有相对性,但在学习左、右时,为了降低教学的难度,不涉及相对性,只以一个物体作为判断位置关系的标准,这个参照点就是观察者或者参与活动的活动者。学习本单元时,应该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辨认位置关系,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潜力。
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 2.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在具体情景中,培养初步的空间方位感。
重点: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难点:感受“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
课时教学设计
上、下、前、后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 册次:上学校: 教师: 课题 教学内容分析 上、下、前、后(P9)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日常生活中对方位的感知→上、下、前、后→左、右 观察教材中的图片,使学生根据轮承前启后 船、火车、汽车之间的位置关系,认识上、下、前、后这四个方位。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 2.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重难点 重点: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难点:体验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化解措施 观察比较、引导解答。
教学设计思路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轮船、汽车、火车、大卡车等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情景引入:同学们,上课啦!请同学们把双手放在桌子上面,双脚放在桌子下面。 1.认识“上、下”。 (1)老师先拿出卡片,让学生认一认。 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看看谁认识的交通工具多。 老师再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轮船在水中行驶,汽车在桥上行驶…… (2)老师提问:大家回答的非常好,请大家再认真观察图片,找出水中的轮船,请问轮船的上面有什么?卡车的下面有什么? (3)让学生理解:轮船的上面不仅有火车,还有汽车。只要是空间方位上在轮船上方的,都是答案。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火车在轮船的上面,那么轮船就在火车的下面,让学生理解位置的相对性,从而加深学生对空间方位的理解。 2.认识“前、后”。 大家看一看,轿车在卡车的前面,卡车在轿车的后面,对吗?大巴车的前面有什么? 通过提问让学生感受前面和后面的相对性。 学生活动 认真按老师的要求做一做。 同步检测 1.自己说一说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自己说一说。 2.看一看,填一填。(P16) 1.(1)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给出的图片,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不认识的交通工具要问一问老师。 (2)首先在图中找到轮船,看到轮船的上面不仅有火车,还有卡车、轿车、大巴车。 学生跟着老师说一说,卡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卡车的下面,卡车的下面有火车…… (3)理解轮船的上面不只有一种物体。 2.学生根据老师的谈话,判断老师说的是正确的。仔细观察图片可以知道,大巴车的前面有卡车和轿车,轿车的后面有卡车和大巴车。 (1)小姑娘在桥的(上)面,小船在桥的(下)面。 (2)小船在小姑娘的(下)面,小姑娘在小船的(上)面。 3.看一看,填一填。(P17) 在的(后)面,在的(前)面;在的(前)面,在的(后)面。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页第1题。 1.学生按要求摆放物品。 4.小明、小亮、小丽2.仔细观察图片,认真完三人赛跑,小明在小成。 丽的前面,在小亮的后面,三人中谁跑在最前面,谁跑在最后面? 小亮跑在最前面,小丽跑在最后面。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1)位置在高处的就是“上”,与“下”相对;位置在低处的就是“下”,与“上”相对。 (2)一般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前与后是相对的。 板书设计 上、下、前、后 上→下 前→后 下→上 后→前 培优作业 1.在括号里填“上”或“下”。 (1)在的(下)面。 (2)在的(上)面。 2.森林运动会开始啦!(请将正确的答案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