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

的电阻调节而得到。 3.2.3.方波电路的参数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方波幅值为2V,因此稳压二极管可选用两个稳压为3.3V的。

3.3.4 三角波电路的参数设计

由于是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因此在第二个集成块的输出端加上个限流阻

R5=2K,根据设计要求锯齿波的峰—峰值为2V,且占空比可调。 Uo=-T=

11Uz(t1-t0)+UO(t0) 当Uo=Uz(t2-t1)+UO(t1)

(R8?R9)CR8C2R5(2R8?R9)C ,取R9、R5为10K的电位器,R8为50K电位器。解之可得:

R6R6=282/T=282f=0.0968K~9.68K,因此取R6=10K,积分电路中C=220nf,改变占空比的二极管可选用2个1N4007,补偿电阻R12可选取10K,以保证集成运放输入级差分放大电路的对称性。

12

第四章 安装与调试

1.直流稳压电源

(1)按所设计得电路图在电路板上做好布局,准备焊接电路板。

(2)用万用表测得输出为+12.0V和-12.06V,与理论值有一定的误差;并且测出7812、7912输入与输出的压差,并记录。 2.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1)按所设计得电路图在电路板上做好布局,准备焊接电路板. (2)经“起振”调试后用示波器可测得各输出端的波形,并记录。 (3)用示波器读出格数,计算峰—峰值;

(4)调节各个电位器,用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测出各个波形的频率范围,并记录。

13

第五章 性能测试与分析

1.直流电源部分

用万用表测得输出为+12.0V和-12.06V,与理论值有一定的误差;并且测出 7812、7912输入与输出的压差。 (1)数据处理:

输出:LM7812输出12.0V;

LM7912输出-12.06V。

稳压块电势差:LM7812为8.9V,LM7912为8.6V。 (2)误差计算:

LM7812:(12-12)/12?100 %=0%。 LM7912:|12-12.06|/12?100 %=0.001%。 2.波形转换部分

经“起振”调试后用示波器可测得各输出端的波形,并记录。用示波器读出格数,计算峰—峰值;然后用数字毫伏表读出其有效值,并记录。调节各个电位器,用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测出各个波形的频率范围,并记录。 (1)正弦波(幅值可调、频率可调)

峰-峰值:Up-p=2?3.4=6.8V 有效值为:U=6.8/22=2.4V 频率调节范围为:225.7HZ——14.7KHZ (2)方波

峰-峰值:Up-p=2?2V=4V 频率调节范围为:225.7HZ——14.7KHZ 相对误差:|2-2|/2?100%=0 (3)三角波(占空比可调)

峰-峰值:Up-p=1?2V=2V 频率调节范围为:225.7HZ——14.7KHZ

相对误差:|2-2|/2?100%=0 3.误差分析:

(1)直流电源输出不是标准的正负12V。 (2)集成块不是理想的集成块;

14

(3)对电位器进行调节时,由于是手动控制,难以准确的到达所需的阻值; (4)电路之间的连线不是理想的,有电阻,使实验存在误差;

第六章 结论与心得

6.1实验结论:

(1)实现本次实验的方法不唯一,但相较而言,方案一所用的元器件最少,提高了实验电路的稳定性,且实验的调节方法也很简单,做到了节约、简便、迅速的基本要求。

(2)通过调节10k电位器,可以改变正弦波的幅值; (3)方波的幅值由稳压管稳压值决定。

(4)调节稳压管并联的电位器可以调节方波的幅值;调节RC振荡电路的调频电位器可以调节频率大小。

(5)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以RC串并联网络为选频网络和正反馈网络,以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为放大环节。

(6)在调试过程中,采取逐级调试,逐级校准的方法得到试验结论。

6.2心得:

由于是第一次做课程设计,对设计的具体操作过程还不是很了解,总是觉得很难做。还好老师在课堂上多次讲解了,提出了一些要注意的问题,让设计更好。

首先是在网上查到了一些资料,然后小组一起讨论了电路图的设计以及参数计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后,开始做仿真电路图,想通过仿真结果来初步验证设计电路,得到了正确的实验结果,设计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其次实验提高了同学们的分工合作精神,使同学们学会了如何设计电路,熟练了电路焊接方法以及掌握调试方法与测试参数,同时还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测试技术能力。

15

参考文献:

[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 (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谢自美 .电子线路设计.

[3]、毕满清编 .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 机械工业大学出版社 [4]、李万臣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与课程设计.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5]、电子线路设计应用手册.张友汉主编,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研究与设计.陈兆仁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1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