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理学考试重点整理

47、代偿间歇的产生是由于( )

A、 窦房结一次冲动在期前收缩有效不应期中 B、 窦房结冲动少发放一次 C、 房室传导速度减慢 D、 心肌需要休息

48、心内兴奋传导途径中,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 ) A、心房肌 B、房室交界 C、房室束 D、浦肯野纤维 49、心肌收缩性的特点不包括( )

A、对细胞外液Ca2+依赖大 B、呈同步收缩

C、不发生强直收缩 D、收缩期长、舒张期短

52、平均动脉压约等于( ) 51~55 ADDCD

A、(收缩压+舒张压)/ 2 B、收缩压-舒张压

C、收缩压+1/3脉压 D、舒张压+1/3脉压

53、有关动脉血压的正常值,错误的是( )

A、收缩压为13.3~16.0KPa B、舒张压为8.0~10.6KPa C、平均动脉压为13.3KPa D、脉压为5.3~8.0KPa

5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不包括( )

A、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之比 B、搏出量与心率 C中心静脉压 D、外周阻力

56、关于中心静脉压的描述,错误的是( )56~60 ABCBB A、是指深部静脉的血压

B、正常值为4~12cmH2O C.右心衰时,中心静脉压升高 D、可作为临床控制补液速度与量的指标 57、关于静脉血回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心脏收缩力强,静脉回流快

B.吸气时,促进静脉回流,呼气时,静脉回流停止 C.平卧体位有利于静脉血回流 D.骨骼肌交替舒缩,促进静脉回流

58、控制真毛细血管开放的主要因素是( )

A、交感缩血管神经 B、副交感舒血管神经 C、局部代谢产物 D、儿茶酚胺类激素

60、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不包括( )

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 D、淋巴回流受阻

61、淋巴循环的意义,错误的是( )61~65 DBDCB A.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B.回收蛋白质

C.运输脂肪及其它营养物质 D.维持血压相对稳定

62、关于心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作用,错误的是( )

A.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 B.使心率减慢细胞膜上的B1受体 C.使传导速度减慢

D.使心肌收缩力减弱

63、心血管的基本中枢位于( ) A、大脑皮层 B、下丘脑 C、脑桥 D、延髓 64、关于减压反射,错误的是( ) A、是一种具反馈调节机制

B、能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C、高血压患者可通过该反射使血压下降

D、血压突然下降,通过该反射使血压回升 65、过敏性休克宜用下列哪种方法恢复血压( )

A、 补液、输血增加循环血量 B、 用去甲肾上腺素收缩血管 C、 用肾上腺素提高心输出量 D、 用阿托品提高心率

66、下列物质中,升压作用最强的是( )66~70 DCDBC A、血管紧张素II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血管升压素

四、名词解释

1、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2、心音:在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脏的机械活动产生的声音称心音,一个心动周期一般有4个心音。

3.心输出量:指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等于搏出理×心率。正常成为安静时约为5~6 L/min。

5、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包括心率贮备和搏出量贮备。 8、自动节律性:指自律细胞在无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能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或特性。 9、窦性心律:指由窦房结控制的心跳节律。

10、期前收缩:又称早搏。心肌在有效不应期之后,下次窦房结冲动传来之前,受到一次额外刺激(为工式病理),心肌会提前产生一次兴奋称期前兴奋。由期前兴奋引起的收缩称期前收缩。

11、代偿间歇:期前收缩之后出现的数长的舒张期,称代偿间歇。 13、收缩压:心室收缩,动脉血压升高所达到的最高值。称收缩压。

14、舒张压:心室舒张,动脉血压下降到最低值,称舒张压。 16、平均动脉压:指心动周期中,各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约等于

舒张压+1、3脉压。

18、中心静脉压:指胸膜大静脉和右心房的压力。正常成为约4~12cm H2O。 19、微循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20、有效滤过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中,滤过动力与重吸收动力之差称

有效滤过压。等于(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静小压)。

第五章 呼吸

一、是非题1~5 √××√× 6~10 ×√√√×

1.平静吸气是由膈肌、肋间外肌收缩引起,呼气是吸气肌舒张所致。 ( ) 2.吸气末和呼气末,肺内压与大气压相等,胸内负压亦相等。 ( ) 3.肺的顺应性与弹性阻力(肺回缩力)成正变关系。 ( ) 4支气管哮喘病人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困难为主。 ( ) 5.呼吸频率越高,每分肺泡通气量便越多。 ( ) 6.肺通气/血流比值越大,肺换气效率越高。 ( ) 7.肺炎、肺水肿、肺纤维化可使呼吸膜增厚,气体交换速率降低。 ( ) 8.CO2是维持呼吸中枢正常兴奋和促进呼吸的重要生理性刺激。 ( ) 9.人工呼吸的原理是利用人为的方法造成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来

维持肺通气。( )

10.血氧含量是指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能结合O2的最大量。( ) 二、A型题 11~15 DCCAB

11.正常人安静时以膈肌舒缩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 ( ) A.平静呼吸 B.用力呼吸 C.胸式呼吸 D.腹式呼吸 12.肺通气的原动力是( )

A、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B、肺内压的变化 C、呼吸运动 D、胸内压的变化 13.肺内压高于大气压的时刻是( ) A、吸气之初 B、吸气之末 C、呼气之初 D、呼气之末 14.维持胸内气压的必要条件是( ) A、胸膜腔密闭 B、吸气肌收缩 C、气道阻力 D、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15.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可能导致 ( ) A.肺膨胀 B.肺萎陷 C.肺泡表面张力减小 D.气通阻力增大

16.下列哪种情况下,肺的顺应性增加( )16~20 BCCDD A、肺弹性阻力增大 B、吸气肌收缩 C、气道阻力增大 D、气道阻力减小 17.气阻力与气道口径的关系是 ( ) A.二次方成反比 B.二次方成正比 C.四次方成反比 D.四次方成正比

18.肺总容量等于( )

A、潮气量+肺活量 B、功能余气量+肺活量 C、余气量+肺活量 D、余气量+补吸气量 19.肺的有效通气量是指 ( ) A.肺活量 B.潮气量 C.每分通气量 D.肺通气量 20.平静呼气末,肺内容纳的气体量称为 ( ) A.潮气量 B.肺活量 C.余气量 D.功能余气量 21.肺换气的结构是( ) 21~25 DBBAA 26~28 CAB A、支气管 B、呼吸道 C、肺泡壁 D、呼吸膜 22.血液中去氧血红蛋白超过50g/L时可出现( ) A、紫癜 B、发泄 C、樱桃红 D、PCO2增高 23.产生和维持正常呼吸节律的中枢位于 ( ) A.脊髓和延髓 B.延髓和脑桥 C.脑桥和间脑 D.间脑与下丘脑 24.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生理性刺激是( ) A、血液中一定浓度的CO2 B、血液中一定浓度的O2 C、血液中H+浓度的变化 D、肺牵张反射 25.血液中H+浓度增加,使呼吸加强是通过( ) A、外周化学感受器 B、中枢化学感受器 C、脑桥呼吸调整中枢 D、肺牵张感受器 23.产生和维持正常呼吸节律的中枢位于 ( ) A.脊髓和延髓 B.延髓和脑桥 C.脑桥和间脑 D.间脑与下丘脑 24.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生理性刺激是( ) A、血液中一定浓度的CO2 B、血液中一定浓度的O2 C、血液中H+浓度的变化 D、肺牵张反射 25.血液中H+浓度增加,使呼吸加强是通过( ) A、外周化学感受器 B、中枢化学感受器 C、脑桥呼吸调整中枢 D、肺牵张感受器

三、X型题

29.胸内负压形成的因素有 ( BCE ) A.呼吸的方式 B.胸膜腔的密闭性 C. 肺内压 D.肺回缩力 E.呼吸频率 30.有关胸膜腔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BCE ) A、维持肺的扩张状态 B、有利于静脉血回流 C、胸膜腔内压= -肺回缩压 D、开放性气胸可引起肺气肺 E、胸膜腔内压一般为负压

31.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BCD ) A、由II型肺泡上皮分泌 B、能降低肺表面张力

C、能防止肺水肺 D、它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的表面 E、缺乏时,肺回缩力减小

3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 ( ABCE )

A.化学结合量多于物理溶解量 B.O2与Hb中的Fe2+结合运输 C.CO2主要以NaHCO3形式 D. 物理溶解意义不大 E.气体的化学结合和解离与气体分压差有关

33.有关气体扩散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DE )

A. 气体分压愈大,扩散速率愈大 B. 气体溶解度愈大,扩散速率愈大 C. 气体分子量愈大,扩散速率愈大 D. 温度愈高,扩散速率愈大 E. CO2扩散速率比O2大

34.使氧离曲线左移的因素有 ( ABC ) A.血液PCO2↓ B.血液PH↑ C.血液温度↓ D.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 E.Na+浓度↓ 35.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 BCDE ) A、呼吸频率 B、呼吸膜厚度 C、呼吸膜面积 D、通气 / 血流比值 E、气体的溶解度

参考答案

四、名词解释

36.呼吸:指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的O2和CO2气体交换的过程。 37.顺应性:是指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扩张的难易程度。 38.潮气量:指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39.胸膜腔内压:指胸膜腔内的压力。

40.胸式呼吸:指人肋间外肌舒缩为主,伴以明显胸壁起伏的呼吸运动。

41.用力呼气量:指最大吸气后再尽力以最大速度呼出气体时,第1、2、3秒末呼出气量分别占

肺活量的百分比。

42.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新鲜空气量。 43.通气/血流比值:指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 44.氧离曲线:是表示PO2和血氧饱和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45.血氧饱和度:指血红蛋白氧含量占血红蛋白氧容量的百分比。 46.肺牵张反射:指肺扩张或缩小引起的呼吸反射变化

五、问答题

47.何谓呼吸?呼吸的全过程及生理意义是什么?

机体与环境之间所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称呼吸。呼吸的全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 (1)肺通气;(2)肺换气;(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4)组织换气。

呼吸的生理意义是:维持内环境O2与CO2浓度及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

进行。

48. 胸膜腔负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

肺是弹性组织,肺回缩力的作用方向与大气压通过肺作用于胸膜腔压力的方向相反,因而使胸膜腔承受的压力被部分抵消,故胸膜腔内压低于大气压为负压,它等于肺内压减肺回缩力。其生理意义: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