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企业的运输成本是由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方面构成的。变动成本是指与每一次运输直接相关的运输费用,包括路桥费、燃料费及维修保养费等。固定成本是指与每一次运输没有直接关系的费用,包括不受装运量直接影响的费用。 运输过程中的运输量与运输成本密切相关。运输量越大、单位运输成本就越低。在运输活动中,固定成本在一定时间是保持不变的,固定成本随运输量的增加而被分摊,运输量越大,单位运输量的固定成本越小,单位运输成本随之下降。这就是运输的规模经济效益。因此在运输活动中,应尽量通过拼装整车运输,将小批量的装载整合成更大的装载量,使运输工具在准许的载重量下进行满载,提高运输量,降低运输成本。
5.2.2.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运输空间,增加运输货物的平均密度。
货物密度是指货物重量与体积之比。货物密度是把货物重量与空间的因素结合起来考虑运输成本。通常,密度小的货物每单位所占的运输成本比密度大的要高。在重量和空间方面,单独的一辆运输车辆更多受到空间的限制,而不是重量的限制。即使该货物很轻,车辆一但装满,就不可能再增加装运的数量。所以运输的货物密度大,相对的可以把固定成本分摊到增加的数量上,因此增加产品的密度一般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企业在运输货物时,可以通过轻重配装变相增加运输平均产品密度,从而有效提高运输工具的使用率。另外,还应该通过解体运输和多样堆码充分提高运输工具空间利用率。某些运输产品可能具有不规则的尺寸和形状,以及超重或超长等特征,通常不能很好地利用空间。运输企业可以根据运输工具的吨位情况以及所运输货物的形状,将体积大、笨重的货物,拆卸后分别包装,以减小占用空间,方便搬运,提高运输效率。
5.2.3.注意起点和终点相向运输货物的平衡,避免返回空载现象。
运输的起点和终点相向运输货物是否平衡,必然会引起运输成本的增减。如果来回程货物不平衡,会出现返回空载的现象,造成运力的浪费,使运输成本增加。所以企业在运输活动中,应和其他企业进行联合运输,保持来回货物的平衡,降低运输成本。 5.2.4.减少转运次数。
在货物运输时,两端的装卸费用要算入运输成本。转运次数越多装卸次数越多,运输成本越大。所以企业在进行货物运输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达运输,减少货物转运。
5.2.5.企业应制定合理的油耗标准,控制油耗成本。
每一辆车在制造完成出厂时,一般都有最低的油料消耗标准,但是油料的消耗与车辆的车型、驾驶员操作、路面等级、车辆新旧程度、季节变化等都有关。企业应根据具体线路,用正规操作的驾驶员,总共消耗多少升的油料,然后除以总行程,进行多次测算,以求取平均值来做为油耗标准。并据此对驾驶员进行奖励或者处罚。
另外,企业应该加强燃料发票管理,堵塞报销漏洞。企业应对每一辆车的油耗严加控制,将同一辆车、同一线路、不同驾驶员的油耗进行对比,或将同一车型、不同线路的油耗进行对比。如果有明显超支,则应进行分析每一次加油所行驶路程,是否与实际相符。另外应当尽量采取磁卡加油方式,预防驾驶员与定点加油站互相勾结,一旦发现有不正当的交易,对当事者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5.2.6.加强维修费用的控制。
一方面,车辆的维修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修理费用与修理人员技术的好坏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设置技术监督部门,就很难界定是否需要修理,是更换小零件还是更换总配件。因此,企业应该做好以下两点:
(1)规维修站点管理,提高维修人员业务素质。正常的保养及小修都应在修理厂进行,月底由单位统一结算。由于车辆的维修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一般管理人员是很难全面掌握的。这就要求业务人员提高素质,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如果企业没有自已的修理厂,应指定修理厂定点维修,月底由单位统一结清费用。如果车辆需要大修理时,应经有关技术鉴定部门审核及领导的批准。
(2)严格把好临时维修费用关。如果车辆是在行驶过程中损坏,那么这就有可能存在维修时驾驶员与临时维修点相互勾结,存在虚开发票多报销的现象,以及修理人员为图方便,不更换小零件而更换配件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同意进行更换修理,但是,要求将所更换的零部件带回,以备技术鉴定人员对整个更换的零件进行仔细检查。 5.2.7.优化运输路线。
不合理运输,如重复运输、迂回运输的存在,造成了运力的浪费,增加了不必要的运输成本。而优化运输路线可减少不合理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5.2.8.减少运输事故损失。
在运输途中,有可能发生货物丢失、货物变质、甚至出现事故,这些都造成了运输成本不必要的增加,因此对运输事故的关注十分必要。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点:日常防;购买保险;积极理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成本控制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更好的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