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教学预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教学预案

作者:韩洪刚

来源:《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7年第06期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P106-08第八单元《统计》第一课时。

目标预设:

1、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对比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了解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2、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奥运福娃”和“课余生活”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孩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魅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发需要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5位奥运朋友,知道它们是谁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依次出示五位福娃的图片) 师:对于刚才的5个奥运会福娃,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师:看来小朋友都能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福娃,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在它们当中,谁最受大家的欢迎?

师:好!那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统计一下!(板书:统计)

[设计意图: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统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奥运福娃”作为切入口,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中去,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 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收集与整理

师:请小朋友仔细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哪个福娃最受大家的欢迎? (请35位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师:刚才这些方法中,都能统计出人数。而在这儿,让大家先举手,再数一数的方法,既方便又可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举手表决,好吗? (依次统计喜欢5位福娃的学生人数,教师板书)

师:刚才我们统计得对不对,可以怎么来检验?(加起来是否等于全班总人数) 师:将刚才统计的数据,填入统计表里(事先发给每人一张统计表)。 2.描述与分析

师:从这些统计的数据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学生根据表中数据进行个性化的分析)

师:三(1)班同学也开展了“我最喜欢的奥运福娃”评选活动,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班的情况(出示三①班同学“喜欢奥运福娃”统计表)。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又获得了什么信息? 3.比较与体验 (1)合并表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师:由于这两张统计表都是统计喜欢奥运福娃的情况,所以韩老师忍不住要对两张统计表的数据作些比较,你觉得两张统计表这样放好吗?(实物投影同时出示两张统计表,但两张表距离较远)

生:两张统计表距离太远,比较起来有点麻烦,能不能把它们放得近些。

师:(把两张表稍稍移近)现在觉得怎样?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靠近) 生:把三(1)班的一栏折进去,接到二(1)班的地方。 (2)生成表格:

师:那怎样把这两张表的内容编成一张表呢?请各学习小组先议一议,然后合作完成统计表的制作,并把数据填入表里。请小朋友试一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填写,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制作的情况?

(一组学生代表上台进行成果展示,其余小组进行评价,教师随机点拨) 4.认识表头

师:韩老师也制作了一张,黑板上的统计表与小朋友制作的统计表有什么不一样?(在表头写明:福娃、人数、班级)

师:这一格我们称为表头,看得懂吗?谁来解释一下。 (学生解释表头内容)

师:老师事先已经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这里的内容。(师对横栏、纵栏及表中的内容作介绍)

[设计意图:如何让学生经历把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这里,我没有简单地让学生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成复式统计表,而是在学生比较两张单式统计表的数据时,让学生自发地感觉比较的不便与繁琐,从而产生学习(或者说创造)一种新表格的需要。通过讨论(评价)、尝试以及实践经验,学生提炼了一种新的表格,而且在不断的讨论评价中,学生对新知(复式统计表)也不断完善。] 5.比较感悟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