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计算题汇总

环比发展速度 % 定基增长速度 % 环比增长速度 %

— — — 130.21 116.26 105.58 128.23 111.41 30.21 30.21 51.38 16.26 59.83 5.58 104.95 128.34 28.23 11.41 “十五”时期工业总产值平均发展速度=5各种指标的相互关系如下:

783.9=117.96% 343.3⑴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如2001年工业总产值发展速度为130.21%,同期增长速度=130.21%-100%=30.21%

⑵定基发展速度=各年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如2005年工业总产值发展速度228.34%=130.21%×116.2%×105.58%×128.23%×111.41%

⑶累计增长量=各年逐期增长量之和,如2005年累计增长量440.6=103.7+72.7+29.0+154.9+80.3

⑷平均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再用其项数开方。如“十五”期间工业总产值平均发展速度=51.3021?1.1621?1.0558?1.2823?1.1141=117.96% ⑸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如“十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17.96%=117.96%-100%

⒋某国对外贸易总额2003年较2000年增长7.9%,2004年较2003年增长4.5%,2005年又较2004年增长20%,请计算2000-2005每年平均增长速度。 解:2000-2005年每年平均增长速度=6.2%

⒌某厂职工人数及非生产人员数资料如下:

职工人数(人) 其中:非生产人员数(人) 1月1日 2月1日 3月1日 4月1日 5月1日 6月1日 7月1日 4000 724 4040 716 4050 682 4080 694 4070 666 4090 666 4100 660 要求:⑴计算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非生产人员比重,并进行比较;⑵计算上半年非生产人员比重。

解:⑴第一季度非生产人员比重:17.4%;

第二季度非生产人员比重:16.4%;

∴第二季度指标值比第一季度少1%。 ⑵上半年非生产人员比重:16.9%。

⒍某地区2001年至2005年水稻产量资料如下表:

年份 水稻产量(万吨) 2001 320 2002 332 2003 340 2004 356 2005 380 试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并据此方程预测该地区2008年水稻产量。 解:yc=345.6+14.4x;y2008=417.6万吨

⒎某企业历年若干指标资料如下表: 单位:万元 年度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发展水平 285 增减量 累计 — 106.2 逐期 — 平均增减量 — 42.5 发展速度% 定基 — 环比 — 136.0 增减速度% 定基 — 45.2 环比 — 3.2 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表中所缺的数字。

解:各指标计算见下表: 单位:万元

发 展 年份 水 平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⒏已知我国1997年自行车产量为2800万辆,若今后以每年递增15%的速度发展,则到2005年将达到什么水平?

解:已知:y0=2800,x=115% 或1.15,n=8

258 327.5 391.2 413.8 562.8 580.8 累计 — 42.5 106.2 128.8 277.8 295.8 逐期 — 42.5 63.7 22.6 149.0 18.0 增减值 — 42.5 53.1 42.9 69.5 69.2 定基 100.0 114.9 137.3 145.2 197.5 203.8 环比 — 114.9 119.5 105.8 136.0 103.2 定基 — 14.9 37.3 45.2 97.5 103.8 环比 — 14.9 19.5 5.8 36.0 3.2 增 减 量 平 均 发展速度(%) 增减速度 x?nyyn0 ,y?nyx0??

nyn=2800×(1.15)8=8565.26(万辆)

9.某县2001-2004年各季度鲜蛋销售量数据如下(单位:万公斤)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一季度 13.1 10.8 14.6 18.4 二季度 13.9 11.5 17.5 20.0 三季度 7.9 9.7 16.0 16.9 四季度 8.6 11.0 18.2 18.0 ⑴用同期平均法计算季节变动 ⑵用趋势剔除法计算季节变动;

⑶拟合线性模型测定长期趋势,并预测2005年各季度鲜蛋销售量。 解:⑴ 2001-2004年各季度鲜蛋销售量(同期平均法)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同季合计 同季平均 季节指数(%) 季节指数(%) 各季平均 一季度 13.10 10.80 14.60 18.40 56.90 14.23 101.43 101.21 14.13 二季度 13.90 11.50 17.50 20.00 62.90 15.73 111.32 111.08 三季度 7.90 9.70 16.00 16.90 50.50 12.63 89.38 89.19 四季度 8.60 11.00 18.20 18.00 55.80 13.95 98.73 98.52 99.7855 校正系数(%) ⑵ 移动平均法消除季节变动计算表(一)

四项移动平均值 10.88 10.30 9.70 移正平均值 — — 10.59 10.00 0.75 0.86 季节—不规则指数 Y/T 年别 2001年 季别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鲜蛋销售量 13.10 13.90 7.90 8.60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10.80 11.50 9.70 11.00 14.60 17.50 16.00 18.20 18.40 20.00 16.90 18.00 10.15 10.75 11.70 13.20 14.78 16.58 17.53 18.15 18.38 18.33 9.93 10.45 11.23 12.45 13.99 15.68 17.05 17.84 18.26 18.35 1.09 1.10 0.86 0.88 1.04 1.12 0.94 1.02 1.01 1.09 2001—2004年各季度鲜蛋销售量的季节指数表(二)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同季合计 同季平均 季节比例(%)

⑶上表(一)中,其趋势拟合为直线方程:T?8.6925?0.6399t。 根据上表计算的季节比率,按照公式Yt?TtSt?KL计算可得: 2004年第一季度预测值:

???????一季度 1.09 1.04 1.01 3.14 1.05 107.14 二季度 1.10 1.12 1.09 3.31 1.10 112.24 三季度 0.75 0.86 0.94 2.55 0.85 86.73 四季度 0.86 0.88 1.02 2.76 0.92 93.88 Y17?T17S1??8.6925?0.6399?17??1.0714?20.9682

2004年第二季度预测值:

Y18?T18S2??8.6925?0.6399?18??1.1224?22.6845

2004年第三季度预测值:

???Y19?T19S3??8.6925?0.6399?19??0.86734?18.0837

2004年第四季度预测值:

???Y20?T20S4??8.6925?0.6399?20??0.9388?20.1753

第五章

???六、计算题.

⒈用同一数量人民币、报告期比基期多购买商品5%,问物价是如何变动的? 解:物价指数为95.24%;即物价降低了4.76%

⒉报告期和基期购买等量的商品,报告期比基期多支付50%的货币,物价变动否?是如何变化的?

解:物价上涨了,物价指数为150%,即报告期比基期物价提高了50%

⒊依据下列资料计算产量指数和价格指数:

产量 产品 甲 乙 丙 计量单位 2004年 件 台 米 100 20 1000 2005年 100 25 2000 2004年 500 3000 6 2005年 600 3000 5 出厂价格(元) 解:⑴个体指数:

甲 乙 丙

⑵综合指数:

产 量 118.1% 出厂价格 105.8%

⒋某厂产品成本资料:

单位成本(元) 产品名称 甲 乙 丙 计量单位 基期 件 个 米 10 9 8 报告期 9 9 7 基期 1000 400 700 报告期 1100 500 800 产品产量 产量指数(%) 100.0 125.0 200.0 出厂价格指数(%) 120.0 100.0 83.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