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排查落实练1化学与STSE练习新人教版

排查落实练一 化学与STSE

一、构建知识体系,熟记重要名词 名词 空气质量日报 含义 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新纳入的强制监测指标是PM2.5。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酸雨 温室效应 臭氧空洞 指pH小于________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它是由人为排放的________和________转化而成的,绝大部分是硫酸型和硝酸型酸雨 指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到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的大量增加,致使地表温度上升的现象 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致冷剂“________”以及汽车排放的废气中的________在臭氧转化成氧气中起到催化作用,从而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形成空洞 指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光化学烟雾 (紫外线)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 一般把密度在4.5 g/cm(或5 g/cm)以上的金属称为重金属,如钡、铜、银、重金属污染 铬、镉、镍、铅、铊、锡、汞等。重金属的化合物(以及少数重金属单质)对环境的污染称为重金属污染。如2013年7月贺江受到含镉、铊污水的严重污染 水体富营养化 赤潮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________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流、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气量下降,水体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海水中的红藻、褐藻由于吸收较多的营养物质(N、P等)而过度繁殖,引起海潮呈赤色的现象。它会造成海水的严重缺氧 人为向淡水中投入(或排入)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N、P等)后,导致水面上的藻水华 类疯长、繁殖,并使水质恶化而产生腥臭味,造成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绿色化学 指从根本上消灭污染,能彻底防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原料绿色化”“化学反应绿色化”“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 指目标产物占反应物总量的百分比。即原子利用率=(预期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原子经济利用率 绿色食品 白色污染 总和/全部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100%。按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指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且有营养价值的卫生食品 指各种________垃圾对土壤所造成的污染。它们很难降解,会破坏土壤结构 33 1

2

续表 名词 一次污染物 含义 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物质性质(物理、化学性质)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也称“原发性污染物”。由它引起的污染称为一次污染或原发性污染 由一次污染物转化而成的。排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在多种因素(物理、化学、生二次污染物 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新污染物,也称继发性污染 是水与天然气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坡中,可燃冰 一级能源 二级能源 荒漠化 答案 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5.6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CO2 CH4 氟利昂 氮氧化物 碳氢化合物 氮氧化合物 N、P 塑料 煤、石油、天然气

二、化学与STSE知识正误判断

1.赤潮、白色污染、绿色食品中的“赤”“白”“绿”均指相关物质的颜色。( ) 答案 ×

2.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 答案 √

3.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 )

答案 ×

4.回收废弃塑料制成燃油替代汽油、柴油,可减轻环境污染和节约化石能源。( ) 答案 √

5.铝元素无毒,生活中可以大量使用含铝的膨松剂、净水剂等。( ) 答案 ×

6.用大量SO2熏制过的柿饼外观光鲜、不易霉变,食用后对人体无害。( ) 答案 ×

7.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 答案 √

8.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 答案 ×

9.“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 答案 √

3

其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体(CH4·H2O),它是人类的后续新能源,具有高效、使用方便、清洁无污染等优点 指自然界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如__________等 指需要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如氢气、电力等 指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的现象。由于大风吹蚀、流水浸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都称为荒漠化。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大多数是沙漠化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