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14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1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的表达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观赏葫芦,引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和《寒号鸟》两个小故事,故事中隐含的道理让我们受到启发,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读读故事的题目。 2、这葫芦究竟长什么样啊?我们来看一看。 (1)出示葫芦图片:板书“葫芦”,念好轻声。 (2)了解葫芦自古以来的功用、葫芦文化。(课件出示相关葫芦制品、葫芦工艺品图片。) (3)教师补充板书课题,学生读好课题。(指导读好题目,师生问答:我要的是什么?指导重读“是葫芦”)

二、初读正音,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的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同桌合作互读,归类识字。 3.教师和学生合作归类识字。 重点指导: (1)“藤”是后鼻音,借助插图,了解藤的特点,由“葫芦藤”拓展生活中常见的丝瓜藤、南瓜藤等帮助识记汉字。 (2)“葫、芦、藤”都是上形下声的生字,“谢、啊、蚜、盯、慢”都是左形右声的生字。特别讲解“盯”表示集中注意力。这儿的“目”字旁还可以换成哪些偏旁呢?可在学生联想基础上补充儿歌:“小丁丁,开电灯。拿起锤子修板凳,眼睛盯着灯,锤子敲不停,叮叮当,当当叮,妈妈夸他爱劳动。” (3)区别认读“棵”和“颗”。(棵,木字旁,形容植物的数量;颗,页字边,形容颗粒状的小物件)

(4)了解字义:谢(通过组词理解“感谢”之义;出示文中句子“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赛(通过组词“赛过”,近义词“超过”理解) 4、生字回文,串读课文。 三、图文对照,梳理因果

1、呈现两幅对比图片,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2、我们先来看看这幅茂盛、美丽的葫芦图,谁来这句话?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3、这是一棵怎样的葫芦?请您说一说,(可爱、漂亮)看得出你很喜欢小葫芦,带着你喜爱

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是呀,葫芦藤细长细长的,小花雪白雪白的,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呀!(点红词语)谁再来读?重读关键词语,我们就能把句子读好!

看到这么可爱的小葫芦,种葫芦的人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找一找,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指导有感情朗读句子: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关注种葫芦人的行为,抓住关键词“每天、看几次”,指导重音朗读,体会种葫芦人内心的喜爱与渴望。 4、可是这些可爱的小葫芦最后怎么样了呢?谁来读读这句话?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我听出了你的伤心,还有谁想读?我听出了你的难过!

同学们,我们就这样对比着读书,就读出了葫芦的变化,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小葫芦变成这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找找相关的句子。开始吧。 四、着眼“葫芦”,探究联系

1、有的同学已经找到了,举起了小手,我们大家可以交流了吗? (1)指名生读句子。

(2)同学们真会读书!我们大家合作着读。

①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②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动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A他看见叶子上的蚜虫,他心里想,生读。----听了邻居的话,他感到很奇怪,他说,生读---

B这个种葫芦的人可真有意思,对待虫子的态度是:请你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谁再来读?你能猜一猜,种葫芦人心里在想些什么吗?是呀,------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真了不起!你已经走进种葫芦人的内心了!

别人劝告他时,他的态度是,谁想读?-----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他嘴里是这样说的,他心里也在想?-谁在来猜猜看?----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请你说,

C同学们真了不起啊,说着说着就学会了一样新本领,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两种句式来表达。 老师和大家合作着读一读。老师:有几个虫子怕什么!生: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老师: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生: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 D像这样的句子,我们刚刚读过的坐井观天中也有,谁来读?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你会换一种说法吗?谁来呀?聪明的孩子一学就会啊!

你看不一样的说法却表达同一个意思,多么有趣的语文呀,我们大家再来读读句子!

2、同学们,那叶子上的虫子到底用不用治?这个问题值得大家静静想一想。谁有想法了?请你说说看。还有谁有话要说?有道理,我同意你的观点。(了解蚜虫以及蚜虫与叶子、葫芦直接的关系)

3、小结:看来葫芦和叶子是有联系的,这个人错就错在他只盯着葫芦,忘掉了叶子,叶子被蚜虫吃光了,葫芦自然也就保不住了,你看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这个小故事也藏着这样的大道理呢。

五、书写指导,练习写字

1、学写汉字“棵、盯、治、怪”。

(1)学生看范字,归纳“左窄右宽”的结构特点。 (2)教师提醒“棵、怪”中的穿插笔画位置。 (3)学生书写、组词。

(4)反馈交流 2.出示:“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点明三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之间的穿插。评价反馈。 3.出示:“言”和“邻”,提醒“言”第一个长横与中间两个短横是等距的;注意“邻”右耳旁适当写得大一些,使得左右匀称,学生自行练习并组词。 六、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蚜虫多了→叶子黄了→小葫芦落了【互相联系】

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