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初探

烟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初探

烟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全国烟草工商企业提供的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烟草企业资产规模庞大,加之烟叶及其制品卷烟属易燃品,因此安全工作在烟草企业中应占据重要地位,做好烟草企业的安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我国烟草企业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烟草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不足:一、现阶段烟草企业员工对安全工作重要性认识程度参差不齐,企业之间、班组之间、员工之间对安全知识掌握程度不平衡,具有烟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二、目前烟草企业主要采用有形的安全管理方式,往往采用强制手段与处罚措施,解决暂时的安全矛盾,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矛盾容易激化,被管理者存在逆反心理,未充分发挥企业安全文化的无形管理作用;三,目前相当一部分烟草企业的安全管理阶段性强,偏重于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作用,全员性与全阶段性规范管理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文化的全面管理作用有效发挥不够;四,部分烟草企业安全文化网络尚未健全,安全体系与质量体系关系未完全理顺,依靠烟草企业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偏重于基础设施等硬件投入,对安全文化建设等软件有效投入相对不足,烟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待上一个台阶。本文对烟草企业安全文化及

其建设途径作一些探讨。

一、烟草企业安全文化概念及特点“安全文化”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其英文名为

“SAFETYCULTURE”由“SAFETY(安全)”与“CULTURE(文化)”构成。“安全”是指人们在生产经营及社会活动中,不给自身、他人及所处的环境造成伤害和带来负面影响。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机构等。通常所说的“安全文化”是指狭义的“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烟草企业安全文化即指烟草工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给企业和员工自身、他人及环境带来伤害或被伤害,造成负面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有关安全的道德规范、意识观念、价值形态、文化形式和行为的总和。

烟草企业安全文化包括以下基本要素:安全价值取向、安全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管理哲学、任务、指导方针及战略等。

烟草企业安全文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安全管理方式,具有以下特点:一,它是一种无形管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相互信任,能有效地减少两者之间的矛盾,提高烟草企业安全管理的绩效;二,它是一种全面管理,以文化的方式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烟草企业中,弥补烟草企

业目前仍大量采用的传统管理方式上的不足,做到“润物细无声”;三,这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对人的安全素质认识已经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扩展到思想、观念、品德、伦理、情感等,有利于树立全面的烟草企业安全观。

二、安全文化在烟草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引起烟草企业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一般分两类: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由于烟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物质、能量等客观存在的不安全状态。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是依靠安全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来实现。目前烟草企业往往偏重于投巨资解决安全科技与工程技术,而对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所忽视。由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目前仍存在局限性,不能解决所有的安全问题,因此控制与改善人们的不安全行为更为重要。控制人的行为一般应用管理的方式,即用管理的强制手段约束被管理者的个性行为,使其符合管理者需要。但是,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烟草企业即使有了安全管理科技手段和管理手段,但对于全方位搞好安全生产还是显得远远不够。在烟草企业内部,被管理者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忽视,必然会体现在不安全行为上。然而不安全行为不一定都会导致事故发生,往往可能带来某些的便利,被管理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存在安全上的侥幸心理而铤而走险。而且在安全管理中,时时、事事、处处监督每一个员工遵章守纪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这必然带来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在这种情况下,企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