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掺伪鉴别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目前我国已将( )、( )、( )作为食品工业发展的方向。 2、食品质量的三项基本要求:( )、( )、( )。 3、什么是食品掺伪?

4、食品掺伪是( )、( )、( )的总称。 5、伪劣食品的范围。

6、掺伪食品的危害。(简答题) 7、食品掺伪的方式有哪些? 4、都有哪些掺伪食品鉴别检验方法。

5、什么是食品的感官检验。食品感官检验的重要性。

6、视觉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7、味觉检验的最佳温度是( )℃~( )℃。

8、进行感官检验时,通常先进行( )检验,再进行( )检验,然后进行( )检验和( )检验。

9、感官检验样品时,用( )鉴别组织状态,( )鉴别色泽,( )鉴别气味。 10、食品卫生标准最主要的三个方面的指标是什么。

11、目前,我国制定的食品卫生标准,内容包括( )、( )和( )。 12、我国现行食品质量标准分为四级,依次是( )、( )、( )和( ) 13、根据标准执行的力度可将标准分为( )标准和( )标准。 14、食品安全质量指标有( )、( )、 ( )、 ( )和( )。 15、( )是判定食品能否食用的主要依据; 16、( )是判定食品质量优劣的主要依据

第二章

1、粮谷的感官指标可从下列哪些方面检验 ( B )

a.色泽 b.滋味 c.纯度 d.气味 e.水分A.abcd B.abcde

1

C.abce D.acde

2. 碘呈色度测定方法中直链淀粉分子的螺旋结构可结合碘形成( )复合物, 支链淀粉只能吸附<1%的碘,形成( )复合物 ( A )A.蓝色 紫色 B.蓝色 红色 C.红色 蓝色 D紫色 蓝色

3.吊白块的醋酸铅试纸检验法中,甲醛合次硫酸氢钠分解产生二氧化硫及( ),与醋酸铅反应,生成( )化合物。 ( A )A.甲醛 棕黑色 B.甲醇 棕黑色 C.甲醛 红色 D甲醇 红色

1.工业用增白剂“吊白块”,化学名称为甲醛合次硫酸氢钠[CH2(OH)SO2Na·2H2O],其在水中或潮热环境中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硫及甲醛,工业上用作还原剂和漂白剂。

2.粮食酸败时,脂肪分解并部分转化为醛类,醛类与希夫试剂作用,生成醌型化合物,使无色的希夫试剂呈现红紫色。

3.姜黄试纸与硼砂反应,生成浅蓝色产物,若试纸呈浅蓝色,则证明食品被硼砂污染;若试纸是褐色,则表示未被硼砂污染。 1、碘呈色度是判断方便面有没有完全熟化的一个指标。(T) 2、姜黄粉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F)

3、糕点中是否掺入非食用色素的检验依据是脱脂棉不退色,则证明样品中存在非食用色素。(T) 1、粮谷的质量指标注意包括哪两方面? 答: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

2、简述一下陈旧米面的检验当中,呈色检验法的实验原理。 答:粮食中存在过氧化氢酶,新粮中该酶的活力较高,陈粮中该酶由

2

于变性而丧失活力。本法利用过氧化氢酶分解过氧化氢,并把邻甲氧基苯酚(愈疮木酚)氧化而呈色来确定粮食的新、陈程度。(P30) 3、粮谷制品的掺伪有哪些主要表现?

答:不按指定配方添加原料,以霉变米面、酸败油脂加工制品;用陈旧糕点碾碎制馅重新制作糕点;用长期使用的煎炸油制作糕点;馒头、米粉中使用吊白块;油条中掺洗衣粉;使用非食用色素;过量使用防腐剂、糖精钠等。(P39)

4、请简要叙述一下粮食酸败的检验原理。

答:粮食酸败时,脂肪分解并部分转化为醛类,醛类与希夫试剂作用,生成醌型化合物,使无色的希夫试剂呈现红紫色。

5、请简要叙述一下用分光光度法测增白剂“吊白块”的原理。 答:吊白块在酸性条件下可分解出甲醛,甲醛沸点很低,因此可对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