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教学指导微案例的基本框架

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的基本框架

微案例:指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小问题,所采取的小策略、小方法、小技能。

一、问题标题:简明扼要概括本案例所要解决的小问题(30字以内) 彤彤小朋友极其好动,上课两三分钟注意力就会转移,容易受身边的事物所影响,窗外的脚步声就能转移他的注意力。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并常伴有某种习惯性小动作,如咬指甲、吸手指、抠鼻子等,做什么事大都半途而废,有头无尾。有点口吃,与老师小朋友语言交流有障碍。 ?二、问题描述/呈现? 1、在上分享阅读课时,小朋友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彤彤老是站起来,咬着手指头, 一下又望望黑板,一下又望望其他小朋友,或是望着地板,神情游离不定,又像关注某个东西,又似在沉思,但他什么也没做,也不说一句话。其他小朋友在朗读时他并没有读,而且常常被外面其他事物所吸引,总把一只腿搭在旁边小朋友的椅子上,一下又去与旁边的小朋友嬉戏,或是打扰其他小朋友,当我提醒以后他才停止嬉戏,但眼神还是没有关注老师和黑板; ?2、彤彤吃饭比较快,但是喜欢做些小动作,例如用勺子靠近旁边陈卓立的头发,有时把不爱吃的东西放在别人的碗里,他还是习惯性地到处望来望去,饭粒经常掉到桌子上、衣服上、地上; 3、彤彤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做游戏,但是常常注意力不集中,一下就到处望望,打扰其他的小朋友。在玩玩具时,其他小朋友都是安静的靠墙坐着玩,他总是喜欢一个人站着在窗前把玩具摆上去。每次收玩具时他从不会主动交过来,而且老师叫了很多次他就是不肯交,后来不想玩了他就随便乱放个地方跑了。 三、原因追溯? 1.小动作多,为手脚不停让其安静下来难度较大;? 2.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举止行为缺乏思考和判断,意识不到到处乱跑的危险性; ?3.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学习困难,还有语言障碍—口吃,讲话少。 四、方法/策略选择或者技能应用? 1.对父母的指导方案:? 孩子多动不是有意的顽皮而是对自己的行为难以控制,因此要对孩子有耐心,对缺点要反复帮助改正,对优点要及时表扬巩固。不管工作多忙都不能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平时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也要关心孩子其他各方面的教育,尤其是个性发展、心理健康方面。要营造一种温馨、祥和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的心理产生安全感。同时及时的与老师联系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听取老师的意见;??? 2.对教师的指导方案: ??老师的教育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仔细耐心的帮助他,对他微小的进步要加以肯定。不时的鼓励会让他对自己充满自信,也会渐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心,这样会让他慢慢与老师和小朋友接触,也会逐渐知道做任何事都要顾及到周围人,而不会孤僻行事,任自己乱动乱跑,最后在老师的监督下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教育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创造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合作的机会,多鼓励他去自由的交谈,这样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五、实施过程(不少于500字) 具体描述实施过程,并形成相应的文本,可以配合展示过程中的照片或者成果图片等。 1.爱心交换信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我关注着彤彤的一言一行,常常主动与他交流,后来我发现他其实是很喜欢老师的,和他交流得多了他也会主动与我讲话了,慢慢我发现他有时也能讲出几句完整流利的话,这是我成功的第一步。后来当我在开展活动时发现他开小差乱动时,只要走到他身旁, 或是微笑的与他讲,他还是能够尊重我,马上不乱动了;? 2、细心发现亮点:??? 每个孩子都有好的方面,都有“闪光点”。在每日的观察与交流中,我发现彤彤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每次他需要什么东西时总是亲热的叫:“老师,我想??”而我们班其他的小朋友几乎都没有叫“老师”的习惯,而且每次我给他发水果他都要回答一声“谢谢!”而其他大多数孩子都做不到这一点,每当这时我总是很感动,我也会利用这个教育机智,表扬他同时教育其他孩子要懂礼貌,经过多次以后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越来越有礼貌了; ??3.用耐心期待蜕变:好动的孩子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自控能力差,缺乏毅力,不能持之以,经常会出现反复动摇现象,因此幼儿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次教育或辅导就能奏效的, 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与家长加强交流。我把彤彤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多沟通,通过家园双 向对他进行教育;(2)教育目标要切合实际,适度。对好动孩子不应苛求过分安静,不要制定过多的清规戒律,而是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少到多;??? ?(3)加强自制力的训练。在一日活动中,我利用一切机会训练其自制力。彤彤经常把书本和玩具乱丢,不懂得归位放好,我就带他捡起来并整理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他扔东西的毛病也改善了很多;?)加强注意力的训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时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活动,因此我把他的座位安排在老师容易顾及的地方,在各项活动中培养他的注意力,督促他集中精力完成任务。逐步培养其耐心、专注的习惯。 六、实施成效(不少于500字) 简要描述:所选策略、方法及技能对实际问题的解决(矛盾冲突的化解)所起的作用? 通过一个学期的家园配合训练,彤彤各方面都有了一些进步:开始知道去习惯集体生活, 上课坐姿有所改善,动作协调性有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当然对一般幼儿来说, 这些几乎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了。? 七、评价与反思(不少于750字) (一)所选策略、方法和技能是否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或冲突的化解)?有助的话,为什么?如果所选方法、策略和技能并未达到预期成效,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二)就上述分析,以及问题解决的现有状态,提出进一步的改进策略。 我在本次观察中领悟到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作为老师要善于观察,要多跟孩子和家长沟通。我作为当班老师跟随彤彤一起经历了小班和中班阶段,所以在本学期进入中班后,对于彤彤的语言发展的点滴成长是深有感悟的。彤彤很聪明,也很敏感,她有时候即使不说话,她的小眼睛会仔细观察,观察老师怎样对她,观察同伴怎样玩,她的心里会清晰地记录下老师和同伴对她的影响。所以,关注能干、自信、开朗的孩子的同时,也让我们的眼睛看一看在角落里不被吸引、内向的宝贝吧。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