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作者:黎敦灵

来源:《语文天地·初中版》2014年第07期

一、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已经对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性质、模式等方面都做出了新的规定。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又受到当前教学环境和教育制度的制约,现阶段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还有很多。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教学偏离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和性质,也偏离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并最终影响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总体来讲,其中的问题主要为以下两方面。

1形同虚设的“对话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理论”由巴西教育学家保罗·弗莱雷提出,他认为在传统意义的教学里,学生是“存储装置”,教师的角色是“灌水者”,教师和学生教学互动的模式是一种“存储—灌输—存储”的过程。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先进行自身的存储,然后让学生记忆、接受,并完成重复性的存储。总的来看,“对话理论”内涵十分丰富。但是,现实的阅读教学却把原本内涵十分丰富的“对话教学”变成机械意义的“问答式教学”。这种教学严重背离了“对话理论”的内涵,使得阅读教学最终没能摆脱“灌输—存储”的禁锢。

具体来说,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大多机械地迎合老师提问,没有自己动脑思考。并且,学生们的回答看上去已经是在和文本、教师对话,也有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但是这种教学已经严重偏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教育的引导作用更是得不到发挥,更谈不上理解课文的真正的内涵了。最后,这种“对话”的整个过程都是缺少真实的情感体验的,文本一直游离于学生的思考范围之外。

从理论参照与具体案例都可以看出,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弊病就是对“对话理论”的歪曲乱用。

2教学过程中文本阅读的缺失

广义的文本指的是所有的有待于解释的事物。狭义的文本指的是所有被书本记录的东西。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文本是在狭义解读中被使用的,这就是我们的课文。在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文本的阅读缺失同样是个重要的问题。原因也在于两方面。 第一,歪曲或者浅薄分析文本的内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创新教学和自主教学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完全脱离文本内涵,随意去挖掘和理解文本,而是告诉我们要在文本内涵还原、作者写作初衷得到尊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和创新。例如,王富仁先生说:“语文教学应该尊重作者的主体性,阅读者必须接受文本设定的空间,避免自己天马行空的发挥和脱离于作者的理解进行的不找边际的艺术挑衅和思想批判。” 第二,过度依赖于多媒体的运用。

现代教学中媒体技术得到广泛的运用,但仅仅依赖于多媒体的运用是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多媒体教学设备是我们教学活动中运用的一种辅助设备,它的优势在于其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大容量、及时性等。它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学活动,各科的教学也被其带进了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媒体技术在帮助我们的同时,也使得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大打折扣。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进行辅助教学时,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很多应有的情感体验和语言理解。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也就变成了过眼云烟。所以说,我们必须认识到钢笔与课本是永远不能被鼠标键盘代替的。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教学模式、文本阅读问题,必须采取如下两大改进策略。 1重建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是“以生为本”,其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与功能都有了全新的界定,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得到了重视,语文教学的落脚点与归宿都十分明确。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要想实现转变,关键的还是重新建立语文教学的评价体系。 第一,转变评价功能。

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重新建立要求订立的评价指标是能力型的,评价的功能也要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施行)》指出了评价体系的自身改革目标,要求改变原先过分强调选拔、甄别功能的状况,转为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以及促进教学实践的改进。这就对评价的本身做出了界定,原本对结果的认定被弱化,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得到了强化。这样的能力型的评价不但可以减轻教师、学生在应试上的负担,还能够提高师生在整个教学中的积极性。

第二,转变评价重心。

过去的评价体系注意力大多都集中在评价所得到的结果上,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关注的唯一焦点就是分数。学生的考试分数不仅关系到他自己的升学,而且关系到他所获得的教育资源的优劣。当然,分数也会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比如教师考评。所以,在当前的教学环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之下,我们应该尽量去弱化我们自身以及评价体系对于结果的关注,尤其是对分数的关注,师生对分数的依赖都必须减少。只有将师生从关注分数的阴影中解脱出来,他们才会把自身的精力聚焦到教学过程中去。 2在实践中发挥“对话”实效

新的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指出了阅读教学是一个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那么,怎么样才能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三者对话,这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性课题。要使“对话”走出“问答”误区,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践之中进行改进。反观当前我们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改进。 第一,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

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始时,学生虽然是一张张白纸,但并不是说学生是任由老师摆弄的机器,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老师的责任是引导,引导学生尝试去理解文本的意义,然后去挖掘、去反思作者给我们的各种信息。因此,教师、学生和文本这三者之间应处在民主、平等的状态之下,这既要求教师走出驾驭者的误区,又要求教师不能天马行空,漫无边际。老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文本和学生之间建立沟通的平台。 第二,全方位、多维度解读文本。

文本虽然看起来只是在简单地进行文字堆砌,但实际上是在给读者展现另一个主体,即作者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另外,文本包含的内容也不单单有语言文字,还有很多历史、文化信息。只有教师与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深入理解“对话”的实质,然后发挥它的真实功能,阅读教学才能够真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每个教师都有自身的教学技巧和教学风格,对教学本身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同时,每一位学生也有着不同的接受能力、学习兴趣。这就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成为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在现实的、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做出一些适当的调整,才能真正实现阅读教学的初衷。但是,怎样调整还是今后的整个教育界需要继续探索的话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