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等信息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把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主张“非乐”,他认为非乐并非认为乐不美,而是因为乐会“亏夺民衣食之材”,所以要禁止。上述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2.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
A. 宣扬复古守礼 B. 肯定汤武革命 C. 追求仁政德治 D. 主张重构秩序
3.在董仲舒看来,君主受命于天,但天却不是为君主个人而立,并认为灾异谴告理论作为“天人感应”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天对人间政治得失与治乱兴衰的回应。可见“天人
- 1 -
感应”思想()
A.从理论上论证了君权合法性B.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 C.对君主权力滥用有一定约束D.有利于维护政治的大一统
4.两宋时期,乡村伦理建设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张载弟子所创制的乡约,强调邻里互助与道德互勉;一种是朱熹所改进的乡村族约,主要是宗族内部的改过迁善教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宋时期()
A. 儒学的社会化 B. 教育的平民化 C. 社会的宗族化 D. 理学的哲学化
5.南宋时期,继承程颐理学的朱熹、宣传心学的陆九渊等人,各立学舍,聚徒讲学,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其各派门人为了宣传师学又大办书院。南宋书院的繁荣
A.体现儒学陷入矛盾困境 B.促使各派思想趋于合流 C.源于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推动了理学传播和发展
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到:“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这反映出他的政治设想是
A. 士人参政分享国家政治权利 B. 君主应该利用学校培养人才 C.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 D. 恢复宰相与君主共议国事传统
7.在价值层面上,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
A.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8.韩国客轮“岁月”号发生事故下沉,船长李俊锡却抛下乘客率先逃离。甲同学说:“求生本能使然,没有必要指责人家”;乙同学说:“丧失了一个船长应有的责任心,应受到强烈谴责”。如果承认他们的说法都有道理,这与谁的观点最接近( )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9. 伊拉斯谟在其代表作《愚人颂》中,对以罗马教廷为代表的宗教权威极尽讽刺之事,劝人们学“愚人”,任性而为,无所顾忌。因此,“愚人”一词成为快乐和幸福的同义词。下列各项与该作品反映主题相同的是( )
- 2 -
A.《理想国》 论》
B.《十日谈》 C. 《论法的精神》 D.《社会契约
10.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并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广为流传。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这一现象()
A. 弱化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宗教信仰 B.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C.开始打破神学对人们的精神束缚 D.直接推动德意志地区的统一
11.卢梭指出:“公共的力量,必须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工作机关来使力量集中,并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始工作,以成为国家与主权间的一种交通工具。”该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
A.政府应充当人民的公仆 B.政府权力来自国家主权 C.公共意志即为国家法律 D.按照社会契约成立政府
12.法国启蒙思想家写作的大多是历史、小说、喜剧、讽刺文学和有关宗教、道德和政治问题的小册子,而不是正规的哲学论文。采取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
A.批判教会并宣传理性思想 B.更多致力于启迪民众 C.实现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 D.避免天主教会的迫害
13.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构建民权政府 B.批判神权统治 自由
14.下表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作品中的部分章节,它可以作为个例来说明()
《喻世明言》第八卷 《喻世明言)第十六卷 《警世通言)第八卷 《醒世恒言》第二十卷 《西湖二集》第六卷 吴保安弃家赎友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姚伯子至孝受显荣 C.鼓吹人性解放 D.主张平等
A. 市民文学具有一定教化功能 B. 八股取士抑制文学形式 C. 小说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 D. 民间文学注重彰显个性 15. 右图为清中期杰出画家郑板桥创作的《竹石图》。画面简洁,三五
- 3 -